Gilbert King|文 Jiangyi|译 “我栽在你们手里了,”“伯爵”维克多·拉斯提格对警察说。 1935年5月,一个周日的夜晚,维克多·拉斯提格(Victor Lustig)正沿着纽约上西区的百老汇大街漫步。起初,美国特勤局的探员们并不能确认这人就是拉斯提格,他们已经跟踪了他七个月,煞费苦心的想要进一步了解这个神秘的、衣冠楚楚的男人,但他新蓄的八字胡还是一时蒙蔽了这些探员。就在他竖起切斯特菲尔德大衣上的丝绒领子,并加快步伐的时候,探员们一下扑了上去。 被包围后,拉斯提格微笑着,冷静地将手提箱交给了探员。“圆滑,”在场的一位探员这样形容他,并注意到他左颧骨上有一道“青紫色的疤“,“黑色的眼睛,眼神炽烈”。在追捕了他这么多年之后,探员们终于近距离观察到了这位号称“伯爵”的男人。他因温文尔雅、老于世故的风度而被冠以“伯爵”的绰号。探员注意到他留着长长的络腮胡,和“修剪整齐的指甲”。接受盘问时,他表现得平静、泰然自若。探员们以为手提箱里会装着刚印出的,各种面额美联储钞票,或者别的拉斯提格百万美元伪造伎俩的工具。但他们搜出来的,只是些昂贵的衣服。 最终,探员们从他的外套里搜出了一个钱包,钱包有把钥匙。他们设法让他交代钥匙是做什么的,但伯爵只是耸了耸肩,摇了摇头。探员顺着钥匙的线索找到了时代广场地铁站,在那里用这把钥匙打开了一个尘封的储物柜,里面有51,000美元假钞,以及印制这些假钞的印钞版。这拉开了“伯爵”终结的序幕,《纽约时报》把他比作是“E.菲利普斯·奥本海姆(E. Phillips Oppenheim)笔下活生生的人物“,这是向这位颇受人欢迎的英国小说家的致敬,其最著名的小说是《以假乱真》(The Great Impersonation)。 美国特勤局探员终于逮到了这个欧洲、美国四处通缉的世界头号骗子。他凭借巧妙奇特的骗局,积累了大笔财富。谁都不曾料到他的受害人能如此轻易上钩。他曾将埃菲尔铁塔卖给一个法国废铁收购商。他还把一种叫“储金盒”的东西卖给不计其数的贪婪的受害者,这些人相信这个奇妙的玩意儿可以印出仿真度极高的百元大钞(警察注意到,某些“精明”的纽约投机者花了46,000美元买这样一个“储金盒”。)拉斯提格甚至欺骗了一些最富有、最危险的黑帮老大,比如艾尔·卡彭(Al Capone),卡彭这样的人都没意识到他被骗了。 “伯爵”维克多·拉斯提格 如今,当局迫不及待,要在审讯中搞清他劣迹斑斑的犯罪史,以及他是否涉嫌参与纽约最近发生的几起谋杀案和“快腿”杰克·戴蒙德(Jack“Legs” Diamond)枪击案。戴蒙德遇袭当晚,拉斯提格所住旅馆房间的走廊尽头正是戴蒙德的房间。 “伯爵,”一个美国特勤局探员说道,“你真是有史以来最老道精明的骗子。” 伯爵彬彬有礼地以微笑回敬。”不敢当,“他回答道,“毕竟,我栽在你们手里了。” 尽管维克多·拉斯提格因持有伪钞和印钞版等多项罪名而遭到指控,但他的坑蒙拐骗之路并未就此终结。当局将其关押在位于纽约的联邦拘留总部(Federal Detention Headquarters),以为他在那里插翅难逃,并计划于1935年9月2日开庭审判他。但庭审当日,狱警来到他位于监狱三楼的牢房中,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伯爵在光天化日之下遁形无踪了。 拉斯提格于1890年出生在奥匈帝国,精通几门外语,当他决定去闯荡世界时,不由得想到:”要想发财致富,哪个地方能比得上满载富人的远洋班轮呢?他风度翩翩而且有着年轻人少有的沉稳大方。他先花些时间和成功商人攀谈闲聊,同时在心里估量他的潜在诈骗目标。他的话锋最终转到自己财富的来源上,他有些不情愿,但又信誓旦旦地将自己正在使用“储金盒”的事情透露给对方。最终,他同意私下里让对方看看这个新发明,而他又“碰巧”刚好随行携带着它。那东西形似一个扁平行李箱,外部由红木精心制作,内里安装了看似精密的印刷装置。 拉斯提格会现场演示“储金盒“的用法,将一张货真价实的百元美钞插入盒中,经过几个小时的”化学加工“后,他取出两张看似逼真的百元美钞。拉斯提格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船上将”储金盒“转手他人。因为不久他那些新结交的富人朋友就会询问他们如何也能拥有一个”储金盒“。 ”伯爵“再次显得勉为其难,表示会考虑在价格合适时忍痛割爱。航行中,几个潜在买主之间讨价还价数日的情况并不罕见,不过拉斯提格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谨慎。一般他会在临近目的地前以一万美元的总价出手他的“宝贝“,有时候,价钱比这个还要翻上一两倍。他会在盒中备上几张百元面值的美钞,成功演示几番,打消买主最后一刻的顾虑后,伯爵便消失了。 不过到了1925年,维克多·拉斯提格盯上了更昂贵的玩意。来到巴黎后,他在报纸上读到了一则新闻,内容是关于锈迹斑斑的埃菲尔铁塔和高昂的保养与维修费用的。巴黎人对埃菲尔铁塔看法不一,这座竣工于1889年的庞然大物是为迎接当时的巴黎世博会而建的,那时候已经超过预期使用年限十年之久。许多人都觉得该拆掉这座丑陋的铁塔了。 拉斯提格为此精心制定了一个计划,这也注定了他会成为诈骗史上的传奇。他调查了巴黎最大的几个废金属收购商,然后向他们寄出伪造的信笺,谎称自己是法属波利尼西亚邮电部的副主管(Deputy Director of the Ministere de Postes et Telegraphes),邀请他们来参加会议,称他们一定不虚此行。而他对与会者的要求就是要绝对的谨慎小心。 他选择了巴黎一家最高档的酒店“克里龙酒店”(Hotel de Crillon ),将其中一个房间作为会议地点。在和这些废金属收购商的会谈中,他向他们透露,有关方面已经决定通过竞标方式拍卖铁塔的拆除权和7,000吨金属的所有权。拉斯提格租了几辆轿车,载着这些收购商去实地考察,当然,所有这一切只是为了找到最好的下手对象。 安德烈·鲍里森(Andre Poisson)刚来这个城市不久,拉斯提格很快就将他锁定为目标。当鲍里森开始向他抛出各种问题时,拉斯提格也放出了他的诱饵。他表示,身为一名公务员,他赚不了多少钱,而为埃菲尔铁塔寻得买主又是个很艰难的决定。鲍里森上钩了。在巴黎待了这么长时间,他知道拉斯提格话中有话:规定上官员必须遵纪守法,谁敢主动要贿赂呢?鲍里森打算给这个冒牌的副主管送上两万美元的现金,而且如果拉斯提格能暗保他拿下竞标,另有五万元的额外大礼赠送。 七万美元到手后,不到一个小时,拉斯提格就已经在返回奥地利的路上了。他静候着这个骗局被公诸于众,随之公布的可能还有关于他的描述和画像。但是一切风平浪静。鲍里森害怕事情一旦大白于天下,自己还不知道要陷入怎样的窘境之中,因此,对这场骗局,他选择了忍气吞声。当然,对拉斯提格来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很快他回到巴黎,故技重施。但是,这位一贯谨慎小心的伯爵,开始怀疑这些新入局的废品收购商中,有个家伙已经通知了警察,于是他逃到了美国。 来到美国,拉斯提格重操旧业,做起了可以轻松敛财的“储金盒”生意。他利用变化莫测的化名一次次逃离“网捕之灾”。他一手导演了40多起诈骗案,却依然逍遥法外,要么是逃脱指控,要么就在候审期间越狱逃走。他曾被关进印第安纳州莱克县的一所监狱里等候审判,那里曾关押过约翰·赫伯特·迪林杰(John Dillinger),不过他又上演了一出胜利大逃亡的好戏。在德克萨斯,他祭出了“储金盒”的骗术,从一个地方的县司法和税收员那里骗取了123,000美元的税款。气急败坏的司法员穷追不舍,一直追到芝加哥,不过“伯爵”再次摆脱了麻烦,他将一切都归咎于司法官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个“神器”,他给了司法官一大笔钱,不过这些钱最后给这名官员带来了大麻烦。 在芝加哥,“伯爵”告诉艾尔·卡彭,他需要50,000美元来策划一出骗局 ,并承诺只要两个月就能让他的钱翻倍。卡彭有些怀疑,不过还是给了钱。拿到钱后,拉斯提格把钱塞到房间里一个安全的地方,两个月后,他将钱还给了卡彭,并告诉这位黑帮老大,骗局出了致命的大错,但他还是要来还上这笔借款。这下卡彭安心了,拉斯提格的骗局并不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在他的心目中,这位“伯爵”可是个“实诚人”,欣慰之下,他赏了拉斯提格5,000美元。 拉斯提格从来就没有打过那50,000美元的主意,他只是要博得卡彭的信任。 黑帮教父艾尔·卡彭。卡彭留给黑手党的3大遗产是:重机枪比冲锋枪好使;要按时向联邦政府纳税;以及做爱时一定要戴安全套。 1930年,拉斯提格与一位来自内布拉斯加州,名叫汤姆·萧( Tom Shaw)的化学家合作,开始真正制造假钞。他们使用了铅板,纸张和墨水,其中墨水用于伪造真钞上细小的红色和绿色的线条。他们组装了一个结构复杂的印钞系统,每个月可以印出100,000多美元币值的假钞,而他们雇佣的送货员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搬运假钞。同年晚些时候,各种币值的假钞已泛滥到全国各地,随着假钞不断“浮出水面”,美国特勤局逮捕了之前上过当的那位德克萨斯司法官,他们指控他曾在新奥尔良使用假钞。这位官员因拉斯提格给他假钞而怒不可遏,便向探员们供出了这位“伯爵”。然而这也没能使得他逃离牢狱之灾。 几个月过去了,更多的伪钞在银行和赛马场不断出现,数额已达百万之巨。探员处竭尽全力要设法逮捕拉斯提格。他们将这些假钞称为“拉斯提格钱”,并担忧泛滥的假钞可能会扰乱整个货币体系。拉斯提格的女友比利·玫(Billy May)发现男友与汤姆·萧的情妇有染。抓狂的嫉妒让她忍不住向警察局打了匿名电话,举报了“伯爵”在纽约的藏身之所。终于,联邦探员在1935年的春天把拉斯提格抓住了。 在等待审判期间,拉斯提格戏谑性地向世人证明没有监狱可以关得住他。在接受审判的前一天,他穿着监狱里的粗布囚服,用几张床单做了一根绳子,从曼哈顿下城的联邦拘留总部的窗户滑了下去。他假装自己是窗户清洁工,摇晃着滑下了大楼,其间偶尔还装模作样的擦一下玻璃,许多路人看到了他,但都没有意识到有何不妥。 “伯爵”一个月以后在匹兹堡落网,原先他被起诉的罪名也都被判成立。他被判入狱20年,囚于阿尔卡特拉斯岛(Alcatraz)。1949年8月31日,纽约时报报 道,维克多·拉斯提格的哥哥埃米尔·拉斯提格(Emil Lustig)曾对新泽西州卡姆登法庭的一位法官透漏了一条消息:声名狼藉的“伯爵”两年之前已死在阿尔卡特拉斯岛。这再合适不过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最肆无忌惮的骗子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人世。 |
|
来自: 昵称30252515 > 《法 律 (案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