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汶川特大地震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志》(浦东篇)

 国民一员 2016-02-17
总 述
      幸福镇位于都江堰市区东南部,幅员面积24.85平方公里,东与胥家镇接壤,南与聚源镇相连,西南隔金马河与玉堂镇相望,北与灌口镇隔岷江内江、柏条河毗邻,是成都到都江堰市的门户。幸福镇原为城市郊区,1989年7月,撤乡建镇,建立幸福镇,镇政府位于都江堰大道下段235号。辖太平、伏龙、奎光塔、观江、西川、观凤楼、翔凤桥、幸福、莲花、联盟10个城市社区,永丰、永寿、石马、民主4个农村新型社区,总人口139600人。拥有医院1所,学校4所。幸福镇党委下设一个党委(灌运处党委),13个党总支,6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278人。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全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基本形成以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导,房地产、城市新型工业为支撑,农业规模化种植为辅助的经济发展格局。2007年,全镇实现工商税收70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全年引进项目6个,实现招商引资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096元。
      幸福镇直线距离震中汶川映秀20公里,是全市出入成都、阿坝州及通往各旅游景点的主要通道,全镇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达到139600余人。这次地震发生突然、破坏巨大,所带来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前所未有,截至2008年6月28日,地震造成幸福镇651人遇难,数千群众受伤,24人失踪;倒塌房屋123栋,面积273221.46平方米,受损1149栋,2256219.6平方米,财产损失达28.9亿元。生产型企业停产18家,经营型企业停业96家,生产经营损失达2360余万元。其中,观风楼、幸福、观江、奎光塔、西川、翔凤桥、太平、伏龙等8个社区由于人口密集、倒塌房屋众多,人员伤亡情况较为严重。地震后,幸福镇始终坚信,有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援,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灾后重建的最终胜利。
      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震后更名为滨江街道办事处),位于都江堰市城区东南郊,始建于1990年,系省级重点开发区,全区幅员面积8.8平方公里,十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已成为都江堰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一张重要名片和“工业强市”的重要载体,逐步形成以医药食品、机械制造两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产业聚辐效应日益凸显。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1家,扬子江集团、五粮液集团、法国拉法基集团、瑞士乔治费歇尔、江苏雨润和山西榆次等国内外龙头企业纷纷投资入驻,形成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开发区区域还是城乡一体化的社区体制,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肩负社区管理和开发区建设双重职能,户籍人口近3万人,农业人口3000~4000人。
      “5·12”特大地震是都江堰市也是经济开发区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据统计,地震已造成112人遇难,200余人受伤;倒塌房屋面积达3.87万平方米、受损53.37万平方米,受灾企业72家,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58亿元。地震发生后,按灾后统一部署,开发区内设置滨河小区、勤俭人家等5个集中安置点,共建板房6481间,累计安置受灾群众2500多人,其中,接受安置开发区外受灾群众2万多人,现仍保留安置16000多人。开发区内街道、道路两侧现仍可看到许多倒塌房屋的废墟,尚未安排重建,看到更多的是众多破坏严重经评估需推倒重建的空房,以及需要重点加固才能入住的危房。
      按照成都市“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都江堰市提出“当年恢复秩序,两年显现活力,三年全面恢复”的工作目标,开发区正在按照此目标有计划、分阶段推进灾后重建工作。
      地震发生后,开发区是都江堰市恢复生产较快的地区,已有31家规模以上企业基本恢复生产,40%房地产企业复工建设,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正在积极抓紧重建或恢复,受影响较大的街道商业正在逐步恢复中。开发区内一大批永久性安置房正在抓紧建设,塔子坝中学、中医院、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妇幼保健院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全面施工。
      “5.12”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认真贯彻党中央“抗震救灾工作是关系全国、关系全局的大事,必须举全国之力,把这项工作做好”的指示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对口支援四川都江堰灾后重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根据市对口支援灾区重建的要求,浦东新区积极主动做好对口都江堰幸福镇、经济开发区重建家园工作,先后赴都江堰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工作,春节期间帮困送温暖工作,开展“社区守望计划”、“火凤凰计划”等一系列社区建设软件支援。至2008年9月,浦东新区财政投入资金共53.48万元;社会、个人捐赠资金2.63亿元;捐赠物资147.27万元,其中包括食品、衣服、帐篷、杀虫剂、充电器、手电筒等日常生活用品。
      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积极帮助因灾失业的劳动者通过多种渠道重新就业,努力让灾区群众有事做、有收入、有盼头。一是完成来自地震灾区的新区务工参保农民工实施一次性帮困救助工作。对来自地震灾区的参保农民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实施一次性帮困,其中83名来自四川六大重灾区参保农民工直系亲属遇难,受伤或财产损失12097名,累计发放救助金额980.28万元。二是在都江堰市开展就业援助工作。2008年7月初,浦东新区赴都江堰开展就业招聘工作之后,7月底,又组织18家诚信守法、管理规范、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企业赴都江堰市举行现场招聘会,接待3000多名都江堰地区求职者的咨询,经过面试和体检,现场录用103名灾区劳动力。2008年累计422名四川灾区劳动力到浦东就业。三是继续对来自灾区的农民工实施帮困救助。将在都江堰现场录用的灾区劳动力安全接到浦东就业,同时,继续跟踪关注已在浦东工作的灾区劳动力,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市区工作的灾区劳动力,将及时予以帮助推荐。2008年,累计帮助受灾农民工9774人,累计补贴金额759.71万元。
      浦东孙桥农业园区与都江堰开展农业合作,即将建成的“四川省都江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是上海农业对口支援都江堰的五个项目之一,总投资3100万元,孙桥都江堰方面联合成立都江堰孙桥园区开发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孙桥70%,都江堰30%,由双方投入,建设农业服务中心,为园区提供配套服务。
      浦东三义兴发食品有限公司农业产业服务项目以市场方式运营,为都江堰农产品打开销路。利用座落在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的优势,收购600吨来自都江堰市虹口乡的猕猴桃,加工后销往国内外市场,受到当地政府和种植户的欢迎,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近5000元。
      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浦东新区将都江堰幸福镇、开发区困难家庭纳入浦东新区帮困送温暖活动的范围,对5979户困难家庭每户赠送价值150元的过年物品。为14个结对居委会赠送办公用品,每个居委会约1万元,并向200位困难家庭小朋友每人送上价值200元的新年礼物。
按照市民政局在结对支援都江堰开展“社区守望”项目的要求,社区结合正在开展的和谐社区示范街镇、和谐社区示范居委会的创建工作,选择居委会建设能力较强,基础较好,且申报示范居委会的潍坊、陆家嘴、金杨、洋泾、东明路等5个街道的8个居委会,与都江堰幸福镇,幸福家园小区居委会进行对口支援,在居委会建设、居民自治方面、通过工作交流等方式,为结对居委会提供制度化建设方面的软件支援。2008年,浦东新区与都江堰14个居、村委会结对共建,接待对方16个社区干部到浦东培训。
      浦东新区在都江堰经济开发区滨江小区灾民安置点设立社工服务点,每期派专业社工10人,辅助人员2人,每期服务1个月,项目服务总时间为3年。2008年,新区派出6批54名社工,3批价值80万元的物资赴川,同时,驻川的浦东新区社工协会筹划6个社会服务项目,有6万名四川群众受益。一是“火凤凰计划”妇女技能培训项目。协会联合绒绣大师徐月玲女士,教援灾区妇女绒绣技巧,在四川设立绒绣加工点,并提供销售渠道,帮助她们重拾生活生产的信心,并通过自身的改变去影响周边的亲人和朋友,携手重建家园。2008年,有225名灾区妇女接受技能培训,其中,57名妇女可以用所学技能,通过加工完成来自上海的订单以维持生计。二是浦川鸿雁牵手助学援助行动。通过为灾区的孩子写封信,结对援助他们完成学业,带给他们长久的援助和心理的抚慰。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协助困难家庭重建家园。2008年,为12名孩子实现助学,2名孩子实现助医。2008—2010年,每年投入20万元资助幸福镇和经济开发区200名困难学生就学。三是“牵手童年·共享阳光”青少年社工暑期服务计划。通过以支持小组,个案辅导、成长辅导主题班会、阳光义工团行动、联谊活动、生命教育通讯出版、才艺成果展示等方式,倾听灾区青少年心声,给予心灵关怀与支持,使他们感受到被关爱、接纳与理解,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增强自信,做重建家园的小主人。2008年暑假,浦东新区接待21位青少年到浦东过暑假。四是“银龄计划”老年社工服务项目。针对灾区老年人的生理、心里和社会特点,结合灾区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以需求为导向,组织策划适合老年人的各类主题团康活动、怀旧和生命回顾小组活动,发挥和挖掘老人的潜能,帮助他们丰富晚年生活,运用家庭思维、协助他们调适与家人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支持网络。发挥社区优势,组织动员更多的热心人士关注社区老人,营造良好的尊老敬老护老的氛围。2008年,为灾区组建1个老年协会,4支文艺团队,1个助老志愿者服务队。
      为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地区加快灾后重建工作,根据“上海市区县对口支援都江堰市乡镇灾后重建工作要求”和区县合作交流办主任会议精神,原浦东新区围绕“小”“软”“民”“特”项目,帮扶资金400万元以帮助当地政府加大灾后重建工作的推进力度。区合作交流办积极联络,与“一镇一街道”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援建项目,签订“2009年度对口援建协议”和具体“项目援建协议”,对各具体项目实施跟踪监督,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其中: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徐麟和市政府副秘书长、区长李逸平率领浦东新区代表团赴都江堰市向幸福镇捐助300万元,向经济开发区捐助100万元;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一镇一街道”援助项目顺利推进,基本完成年度的援建任务。
      根据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最为紧迫的尽快恢复工业生产、旅游服务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实际状况,在上海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区合作交流办积极引导区属企业赴当地考察,牵线搭桥以推动两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一是推动区域企业合作项目。通过努力,已经落实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置业有限公司在都江堰市实施3个项目的开发建设,总投资约7亿元(在苏川科技产业园区内投资2.5亿元,建设10.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在“二王庙”山脚下的“人民医院地块”投资1亿元,建造兼具当地民俗特色与现代化设施的高档酒店及旅游商业设施;在紧邻都江堰市的走马河东侧地块投资3.5亿元,建设灾后居民居住改善性住房)。同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置业有限公司还向幸福镇、蒲阳镇100名学生及40名军烈属和残疾人捐助14万元帮困慰问金(每人1000元)。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合作项目。在市政府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的协调下,浦东孙桥农业园区与都江堰市开展现代农业项目的合作,总投资3100万元,双方联合成立都江堰孙桥园区开发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孙桥70%,都江堰30%,建设农业服务中心,为园区提供配套服务。该项目属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
      2009年下半年,南汇区正式划入浦东新区后,原两区合作交流办合署办公,继续做好对口支援都江堰市“二镇一街道”的工作。2010年初,浦东新区合作交流办根据援助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协调浦东新区财政局,并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具体关心下,落实了2010年度对口支援都江堰市“二镇一街道”灾后重建计划外800万元的援助项目资金,经过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考察、协调和沟通,2010年上半年已经划拨“二镇一街道”援助项目启动资金600万元。其中:援助幸福镇沟渠整治、村民安置点配套设施等3个项目200万元;援助安龙镇沟渠整治、村民安置点配套设施等3个项目200万元;援助滨江街道道路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等3个项目200万元。
                                                   
浦东新区合作交流办公室
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
2010.7.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