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手当细读,新手莫轻心

 翱翔之鹰 2016-02-17

  钓鱼是一个小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如果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差错,不是钓不到鱼,就是钓获不多。“钓鱼大师”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大部分钓鱼人习以为常的钓鱼方式也可能是不良的钓鱼习惯。往往就是这些不良的钓鱼习惯导致渔获颇少的原因。作为老钓手的你,是不是也有这几种情形的事发生呢?

  一款饵料打天下

  很多钓友用惯了一种配方,效果不错,于是在其他的钓场都用这种配方,这是不对的。受气候、天气、鱼情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钓场、不同鱼种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摄食习惯,不可能用一个配方通杀四季。如果说一种饵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的话,那反过来讲就不科学了,有时候饵料的颗粒大小也不一样;有时候适合粗颗粒;有时候需要细颗粒;有时候只要是粉末就可以;有时要粘一些;有时候要不粘;有时候要多加拉丝粉;有时候要少加拉丝粉;有时候饵料里你不能加腥;有时候能加腥,但不能多加;有时候又要加浓腥等,加上一年四季,天气、气压,温度,水情、鱼情等等,再加上对象鱼不一样,当然也有通用的饵料,可有些鱼的鱼食就完全不一样了

  握竿姿势误区多

  台钓较为实用的握竿方法有三种:掌心握竿法、手背朝上握竿法、长柄式握竿法。(正确握手竿法,百度都有不多说了)

  打窝打到手抽筋

  打窝,目的是要诱鱼集聚以便钓之。但很多时候,撒了喂料后不一定有鱼进窝;进了窝,不一定有鱼咬钩,其间有天时、地利、钓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钓者要冷静分析,切勿片面认为鱼还没有喂拢,继续撒喂,甚至越喂越勤。这种喂法,别说窝里真的无鱼显得有些浪费,就是有鱼,也会因窝料过剩使它们摄食地下食,难咬钩上饵。

  搓拉不互切 无视饵状态

  开饵时,能够将几种饵料搭配得很好,但往往不知道如何控制饵料的状态,该搓的时候拉饵,该拉的时候搓饵,不是弄的窝子里小杂鱼发疯,就是好不容易聚到了鱼却不能连竿,耽误了上鱼的大好时机。控制饵料状态是一门大学问。

  不找原因 不分析总结

  某些钓友,虽然连续几次出征,都是败兴而归,但从不去查找一下原因,也不善于去总结一下。这样的行为会促使自己的钓技不能更快、更好的提升,更容易促使自己对钓鱼失去信心。俗话说:做任何事情都会拥有一把成功与失败的双刃剑,没有任何一位钓者,天生就是垂钓高手,都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而来的。

  意外中大鱼 霸王硬上弓

  钓鱼人在中大鱼后心情都会十分兴奋,甚至是激动,外加不同程度的紧张。新手在感受到来自鱼线传导的力道时,什么8字遛鱼法,什么失手绳,什么技巧手法的,都通通忘在脑后了,只是紧紧地擎住钓竿,使出吃奶的劲来,恨不得一下子把那水中大物拽到岸边。结果很可能是线断鱼飞。遛大鱼的技巧绝对不是从书上、网上学来的,而是要从多次与大鱼的较量中,从多次断线跑鱼的经历中得来的,没有别的好办法,多钓多练!

  迷信小药秘方

  在钓鱼用饵的过程中,小药、秘方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很多钓友对这些比较迷信,总是四处打听秘方配方,平时钓鱼看到旁边的钓友钓的不错,就问用的什么饵料,打听到配方以后回家如法炮制,但是下一次钓鱼并不一定钓的很好,所以平时配饵要多总结,饵料的各种味型的搭配、饵料的状态、垂钓的对象鱼不同饵料应该侧重那种味型等。配方可以做为参考,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断改进,遇到不同的鱼情添加不同的小药。如果我们不论组合什么饵料都往里面加同一种添加剂,为配饵之大忌。任何一种添加剂的用量过大,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大小通杀 断子绝孙

  有的钓友有着大慈大悲的心肠,一定要把钓到的鱼放生,这应该鼓励。但是钓到小鱼而不放生的钓友,也并非就没有高尚的品格。为了让垂钓活动能够天长日久地持续下去,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不会被破坏,垂钓者应该把钓到的野鱼留几条,放几条,为水中的水灵留下繁衍更多后代的机会。垂钓是一项好的体育活动,不是为鱼而渔,而是为娱而渔,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么将来可能会面临无鱼可钓的境地。在这里,还要严正谴责那些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电鱼、炸鱼、药鱼、密网捕鱼的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