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笔记30:项羽一生的总结

 风过竹笑 2016-02-17

《资治通鉴》笔记30:项羽一生的总结

楚汉相争的两大主角很难讲哪个正派,哪个是反派。

中国民间文化中一直把项羽尊为一个失败的英雄,却少有人强调他是个杀人的魔王。因为他的对手也是屠城高手。我们作为历史的看客,入戏太深就会变得可悲,因为那些所谓的英雄也好、枭雄也罢,常常都是最大的恶人,没人值得同情,更不值得敬仰!有时,你尽可以想象自己正坐在罗马角斗场的座席上,观看一头老虎与一群狼的撕打。

项羽的首秀是在叔叔项梁手下,读书读不下去,学剑也学不下去,对项梁讲:读书不过就是认几个字嘛,学剑不过是跟一两个人打打而已,我要学万人敌!于是,学兵法。而学兵法也不过浅尝即止。项羽的优势在于基因好,项家世代都是楚国名将,所以长得一副高大威猛的身材,气场十足,勇猛,能打,又有项梁的提携和贵族的身分。

前209年,项羽跟叔叔起事时,一口气杀了上百人,把人们都给震慑住了。

前208年,项羽首次单独带兵,攻打襄城,战打得很艰苦,攻下城后,所有俘虏全部活埋。

前207年。项羽杀掉宋义,夺回本属于项家的楚军领导权。然后,就是钜鹿之战,项羽让楚军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背水一战,以少胜多,大破秦军主力。把各路诸侯都给震了,从此具备盟主地位。

前206年,秦军主力二十多万人在大将章邯的带领下,向项羽投降。因为担心秦军反复,便把这二十多万俘虏全部活埋!这个数量仅次于白起。

同年底,项羽在刘邦之后进入咸阳,设下鸿门宴,关键时刻却犹豫了,放走刘邦。刘邦在咸阳秋毫不犯,他则屠城,烧光,火三月不灭。这比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的破坏可能还要大吧。

前205年初,项羽主持分封天下,自立为西楚霸王。这个名字霸气十足,很符合他的个性。颇具秦始皇的狂气,所以命运也相似。

此时,韩信正与刘邦初次会面,纵论天下之势:项羽名虽为霸,实际已失天下之心,其强易弱。韩信分析了项羽的几大问题:

一是,不会用人,手下没有名将,只靠自己的匹夫之勇;

二是,表面对下属仁爱,真到封赏时却很小气;

三是,没有定都于秦朝故都,没有政治远略;

四是,废逐之前项梁拥立的楚怀王,背信弃义,失人心;

五是,分封天下不公平,让诸侯失望;

六是,杀人太多,祸害百姓,不得民心。

前205年十月,项羽干脆杀了楚怀王。有人便建议刘邦: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

项羽这是大逆无道,您正可以此为兴兵之名,这样便是替天行道,顺应民心,是正义对邪恶的战争啊,从声势舆论上压倒对方。

刘邦照办,三军缟素,给楚怀王发丧,讨伐项羽,楚汉战争正式拉开大幕。

《资治通鉴》笔记30:项羽一生的总结

几番胜负之后,前202年十二月,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项羽带八百壮士突围,后迷路,被追上。当时身边只有二十八名兵将,汉军数千人。项羽对属下讲:我起兵八年,打了七十多场大仗,多未败北,今天困于此,不是刘邦赢了我,而是天之亡我!虽然现在汉军这么多人,但他们打不死我。然后,他把这二十八兵将分为四组,驾战马各朝一个方向猛冲,所向披靡。汉将杨喜紧追项羽,被项羽瞪眼大喝一声,连人带马便都吓惊了,跑出了好几里地才停下。项羽亲手斩杀了百人。然后四组兵将重新聚在一起,发现只少了两骑。大家都服了,确实,项羽是杀不死的。

最后项羽跑到了乌江边,只有一只小船,可以载他过江。过了江,他就可以回到江东,他跟项梁起兵的地方,那里还是他的地盘,还可以重整山河,卷土重来。可是项羽没有上船。他笑着说:既然是天要亡我,我就不回去了。当年江东八千子弟兵跟我一起出来打天下,现在我自己一个人回去,没脸见江东父老。于是回身与追上来的汉军短兵相接,又连杀数百人。最后看到汉军中有个将领是早年相识,便喊道:这不是我的老朋友吗,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万户侯,要我的人头,你拿去吧!说完自刎而死。

刘邦以王公的规格,亲自厚葬了项羽,大哭一场,也没有屠杀项家的人。对于当年在鸿门宴上救他的项伯,还给封了侯。

扬雄评:刘邦赢在群策群力,项羽败在只靠自己。

我总结项羽:勇猛,杀人魔王,不懂政治,不善用人,死得悲壮,一代枭雄。

按:这其实是《谷园讲通鉴》的文字初稿,也算是个提纲,后来决定做成视频脱口秀节目,稿子只好全部重写。干脆发上来与大家交流吧。

《谷园讲通鉴》的视音频目前在爱奇艺和蜻蜓FM脱口秀频道热播,敬请关注。

《资治通鉴》笔记30:项羽一生的总结

谷园

2016.2.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