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光绪年间清江十文铜元版式演变初探(1)
2016-02-17 | 阅:  转:  |  分享 
  
光绪年间清江十文铜元版式演变初探

贺传芬李银王惠毓

清江古名清江浦,属淮阴县辖,位于南

运河中段沿岸,是当时南北水运的枢纽。每

年经清江浦北运的漕粮高达六百万石,淮盐

也行销皖豫四十一个州县,年征课银达二十

七万两。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经驻清

江浦的漕运总督陆元鼎奏请,在清江浦设立

清江铜元局,地址在清江浦里运河北岸仁义

洼,占地40余亩。铜元局有各种房屋320

间,各式炉具132座,大小锅炉7座,蒸汽

机6台,碾片机12台,冲床13台,光边机

10台,印花机77台。机器设备是经由上海

洋行从外国购买的,可日产铜元200万枚以

上。后经继任漕运总督恩寿奏准,于光绪三

十一年正月开铸“清江光绪元宝”十文铜

元。光绪三十二年按户部章法,奉命改铸中

心“淮”字大清铜币。光绪三十二年七月,

清江铜元局停铸。之后归并于江宁局。

清末各省纷纷设立铜元局,其铸币都冠

以省名,清江铜元局独不用省名,而是冠以

地名“清江”或河名“淮”,这在近代铜元

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清江铜元局前后共铸造

十文铜元七亿四千多万枚,目前已经发现的

清江光绪元宝十文铜元各种版式约36种。虽

然清江铜元局前后只铸币一年零七个月,但

是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其铸额之多、版式之

丰富,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本文着重探讨

光绪年间清江十文铜元的版式及其演变。

一大珠圈清江光绪元宝

清江铜元局首铸的铜元当属“清江光绪

元宝”,正面中心大珠圈十文铜元(彩二图

1,以下简称“大珠圈”)。这种铜元分背飞

龙及背水龙两种版式(如彩二图1a,图

1b)),两种版式均常见,铸造数量差不多。

先期铸造的此类铜元均有齿边。“大珠圈”

铜元停铸后,在后期铸造“中珠圈”铜元

的时候,因部分“中珠圈”铜元的币模损

毁,为了赶时间,曾临时换用未损坏的

“大珠圈”铜元币模,因此产生了少量的光

边“大珠圈”铜元。飞龙背及水龙背均有

齿边与光边之分。这四种版别的铜元依

“清江”二字的“清”的写法不同,分“长

横清”和“短横清”。所谓“长横清”,是

指“清”字右上部最后一横,深入到左边

的三点水内。大珠圈中花通常为“实花

芯”,但是也有少量中花空芯者,俗称“空

芯花”。目前发现的此种币均为“长横清”

齿边,背面水龙、飞龙都有。另外还有一种

中花“环花芯”(彩二图2),此种币均为

“短横清”齿边,背面水龙、飞龙都有。不

算混配,合计大珠圈共有十二种版式。

二小珠圈清江光绪元宝

由于大珠圈十文铜元铸造一段时间后币

06

面字体粗乱不规整,珠圈过大,从审美角度

讲,不十分协调,故改刻磨具,铸造“清江

光绪元宝”正面中心小珠圈十文铜元(如彩

二图3,以下简称“小珠圈”)。其背面亦有

飞龙、水龙之分。此两种版式也常见,二者

铸造数量大体相当。“大珠圈”飞龙、水龙

与“小珠圈”飞龙、水龙图案基本相似。为

了便于称谓,我们将“大珠圈”、“小珠圈”

飞龙合称为“大小珠圈飞龙”。二者的水龙

合称为“大小珠圈水龙”。和前面说的情况

类似,先期铸造的“小珠圈”铜元亦均有齿

边。同样,“小珠圈”停铸后,在后期铸造

“中珠圈”的时候,因部分“中珠圈”铜元

的币模损毁,曾临时换用未损坏的“小珠

圈”铜元币模,因此产生了少量的光边“小

珠圈”铜元。其飞龙背及水龙背也均有齿边

与光边之分。“小珠圈”十文铜元亦合计有

四种版式。

三中珠圈清江光绪元宝

“小珠圈”十文铜元正面字体过小,不

够大方,后又改刻磨具,铸造中珠圈十文铜

元(如彩二图4,以下简称“中珠圈”)。此

种铜元的生产一直延续到光绪三十二年按户

部章法改铸中心“淮”字大清铜币止。“中

珠圈”十文铜元背面亦分飞龙及水龙两种版

式。“中珠圈”背水龙的图案与前述两种珠

圈的水龙图案相同,但是其飞龙(如彩二图

4背)的图案却与前述两种铜元的飞龙有异。

“中珠圈”飞龙俗称正三云龙,前述两种铜

元的飞龙俗称反三云龙。所谓“正三云”是

指龙身中部“3”字型云朵开口朝向龙尾;

而“反三云”(见彩二图1a)是指龙身中部

“3”字型云朵开口朝向龙首。初始铸造的

“中珠圈”当十铜元亦有齿边。随着磨具的

不断使用,抱钳内产生齿边的条纹不断磨损,

铸造中珠圈十文铜元没多久,原先进口的抱

钳基本上被国产内壁光滑的抱钳替代。因此,

“中珠圈”当十铜元齿边者甚少,绝大多数

是光边的。而大多数藏家未意识到这点,笼

统地以为清江光绪元宝铜元均是齿边的多。

算上齿边与光边,“小珠圈”十文铜元也是

四种版式。

四中心“淮”字大清铜币十文

光绪三十二年初,铜元局按户部章法,

奉命改铸中心“淮”字大清铜币。原光绪

十文铜元停铸。“淮”字大清铜币十文正面

分大字“淮”(以下简称“大淮”,彩二图

5)和小字“淮”(以下简称“小淮”,彩二

图6)两种。此两种币的背面又可分为两大

类:

(一)部颁龙。户部颁发的标准龙形

(如彩二图7)。(二)地方龙。即地方在铸造

过程中对部颁龙的修改。地方龙可分为三种

版式:1.仿部颁龙(彩二图8),其特征是背

面汉字和龙眼明显较大,中心龙珠有七条火

焰;2.团云龙(彩二图9),团云龙的特征是

中心龙珠有九条火焰,近龙尾处云彩为团形;

3.线云龙(彩二图10),线云龙与团云龙相

似,唯独近龙尾处云彩为线形。另外有的铜

元图谱上载有阴文“淮”字大清铜币十文。

从照片上看,其风格与普通“淮”字大清铜

币十文迥异。姑且存疑。

到目前为止,中心“淮”字大清铜币十

文仅有以上八种版式。

五混配清江光绪元宝

除了上述情况,清江光绪元宝还有混配

的情形。所谓混配,是指一种版式的正面或

背面与另一版式的正面或背面相配。

16

近代中国私版铜元考

邵明志

中国近代机制铜元自光绪二十六年

(1900)在广东省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止,其间历经晚清与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新

中国成立初期,机制铜元在广西等个别边远

省份和地区仍有局部流通,直至50年代后。

铜元作为传统制钱的替代品,近半个世纪来

承担近代中国的辅助货币,在抵制外币流入、

调剂货币流通方面曾发挥着特殊作用。其时

甚至在劳工、农民等社会底层,铜元一度承

担主币职能。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灾难深重,

经济日渐式微,货币体系也由统一而割裂,

由割裂而紊乱。统治者滥铸无度,地方军阀

于是竞相渔利,直至各地铜元盗铸蜂起。私

版盛行,除民间私铸,“官私”、“局私”、

“洋私”等不一而足。钱法大乱,反过来又

加剧了经济与金融的混乱程度。可以说私版

铜元从一个侧面直接见证了近代中国货币体

系的兴衰。本文试图从近代中国私版铜元的

产生背景与成因、私版铜元的来源与大致分

类入手,探讨其对当时经济社会的严重危害,

进而阐述一国货币体系的自主性、统一性、

宏观性对币值稳定、平抑物价进而保持正常

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极端重要性。

一近代私版铜元的背景与成因

私铸币特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由集团或

个人仿照官方流通货币非法铸造的各种货币。

私版铜元指晚清民国时期国内外各种势力非

法仿铸的铜辅币。因当时铜元流通范围最广,

私版铜元也就成为近代中国铸币史上数量最

大、流布最广的非法货币。

(一)“大珠圈”混配“中珠圈”背飞

龙,即所谓的“正三云”龙。此种情况仅见

于“长横清”中的“空芯花”及“实花芯”

两种版式,分有齿边和无齿边。(二)“中珠

圈”混配“大小珠圈飞龙”,亦分齿边和无

齿边两种。光绪三十二年改铸中心“淮”字

大清十文铜币后,有中心小“淮”大清十文

铜币混配“正三云”龙者,以及中心大

“淮”混配“反三云”龙者,此两种版式极

为少见。各类混配版式合计有八种。

综合分析,大、小珠圈的铸造量差不多,

其中“小珠圈”略少些,而“中珠圈”的铸

造量是前两者之和的四至五倍,中心“淮”

字大清铜币十文的铸量与清江光绪元宝十文

铸量差不多。“大珠圈”有十二种版式,“小

珠圈”及“中珠圈”各有四种版式,中心

“淮”字大清铜币八种版式,各类混配有八

种版式,清江十文铜元合计有三十六种版式。

(责任编辑高聪明)

26



献花(0)
+1
(本文系收藏天下96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