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寒假语文学习策略 整理 | 家长公会 有道是,天地有多大,语文有多大。这充分说明语文范围的广泛。真可谓“生活处处有语文”。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让孩子带着一个明确的任务去学习语文,积累语文,使孩子的寒假生活添一分色彩,在轻轻松松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能力。 一、从广播电视中语文学习 “探索发现”、“讲述”、“记忆”、“斗转星移”、“地图上的故事”、“百家讲坛”、“见证”、“东方时空”、“华夏文明”、“语林趣话”、“走遍中国”、“世界纪录片长廊”、“艺术人生”、“音乐人生”等。 看电视不一定是不务正业,好的电视节目不仅是一种享受,而且也是我们极好的学习机会。上述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些经典栏目,有文学的韵味,有音乐的灵动,有历史的悠远,也有现实的思考……家长可以利用假期,挑选其中一些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电视节目给孩子观赏,让它们成为孩子的第二课堂。 比如,孩子能从取材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学习文化常识,从精彩纷呈的广告词中学习主持人的语言,学习修辞在广告词中的妙用。在欣赏精彩的台词时,还可以让孩子以挑剔的眼光去发现、寻找主持人、演员等不规范的读音和表达欠妥的语句甚至病句,并思考、明确他们错误之所在。这也会启示孩子要说一口没有语病或规范的话。 等孩子了解了这些节目后,选出印象最深,启发最大的,或让孩子感触最强烈的一个栏目,写一篇文章,概述该栏目的内容特色并对该栏目作出自己的点评,题为《推荐一个电视栏目》。 二、从书刊阅读中学习 孩子大都有读一些名著或其它书的计划,即使没有也往往会在书店、书摊上买几本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古语说“开卷有益”,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只要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看,而是用两只眼睛看书,一只看书面的字句,一只透过字里行间去把握、玩味内容的意蕴,就能够有收获。毛泽东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话也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孩子养成良好的进行摘抄精彩语段的习惯。当然也可以写“读后一得”,这也是以读促写的一个好方法。坚持几个假期,效果肯定是很好的。 设想一下,在冬日的阳光下,手执一卷,静静地徜徉于由文字构成的玄妙而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思绪中时,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刻! 三、从交往中学习语文 有些孩子说话能力比较差,而假期跟人交流便是一个极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过年都有看望亲朋好友、互相问候、拜访的习俗。这是孩子学习语文的大好时机。客人来了,让孩子根据他的身份,听他对长辈、平辈以及晚辈说的话,分辨他使用敬辞、谦辞等是否得体,从而锻炼孩子在生活中的交往能力。虽然现在电信普及,情感交流方式多种多样,而且也快捷、方便,但不要光让孩子在电话里交谈了就了事,最好写封信,以笔谈方式留下这个电子时代的美好祝福。这样,孩子不仅创造、利用了一次很好的练笔机会,还给未来留下了手可触摸,眼可看见,实为珍藏的永久纪念。何乐而不为呢? 四、从游园观赏中学习语文 人们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寒假之中,要过大年和搞其它活动。只要有游园领略大自然、人文景观或观赏艺术团体的表演等活动,如果不是单纯地为打发时间,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那孩子就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游览名胜古迹等历史景观,大街小巷的店铺牌匾、广告标语等等,都是学习语文的良好情境,更是难得的语文大课堂。 另外,假期可别忘了让孩子练习好钢笔字啊,或者通过学习毛笔书法,为孩子的钢笔字书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最后,建议让孩子准备一个寒假记录本,假期内所有的语文学习收获都写在这个本子上,这个记录本会因坚持不懈的积累而变得沉甸甸。 寒假记录本可以分为以下版块:电视博览、阅读生活、心情点滴、文言积累、节日风俗、练字专栏。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喜好设计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