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意为“天子渡口” 可到底是哪位天子从哪走?

 yuebai0532 2016-02-18

天津,虽说不是皇城根儿,但也算是京城门户,历史上很多皇帝都与天津有着不解之缘。从辽国萧太后运粮的传说,到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的时尚生活,这些皇家门儿里的人与天津到底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本报推出特别栏目,帮大家寻找天津的“皇家遗踪”,让这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小镇、村落、庭院、码头,以新的面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天津自建卫以来,作为畿辅重镇,与皇家有着不解之缘,在天津的历史中,流传着很多历代皇帝驾临之事,单单是天津作为城市的建立和命名,就与皇帝有着密切联系。

若说天津这个地方,很早便形成聚落,但直至金、元时期才有了军事建制。金代此地为“直沽寨”,元代又设“海津镇”,直沽寨和海津镇的设立,虽然使天津成为军事要地,但从历史上看,它们并没有延续下来,其具体方位至今在学界也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因此并不能作为天津建城之始。若论天津卫的由来,还得从明代说起。

“天子渡口”在曾经的北大关,过去也叫北码头和码头渡口,即后来的卫城北门外,现在红桥区金华桥一代

“天津”一名的由来,史料最充分、记载最清楚的解释为“赐名”说。

据史料记载,1399年,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从北平(今北京)发兵,与其侄朱允炆争夺皇位,率兵从直沽渡河南下,偷袭沧州,攻下南京,夺取了皇位。朱棣深知直沽作为海运商舶往来要冲,地位十分重要,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政府在直沽设卫、筑城。朱棣为了纪念“靖难之役”的胜利,赐此地名为“天津”,意谓“天子经由之渡口”。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南门外大街发现了一座明代嘉靖年间所立的名为《修建三官庙碑》的石碑,记载:“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卤之区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内难,圣驾尝由此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筑城凿池,而三卫

所立焉。”此碑详述了天津赐名、筑城、设卫之经过,也证实了史料的说法。文史研究者张诚则说:“"津"为渡口也。民用为渡,官用为津,天津是为当年的官渡。”

遥想当年,一个问题随之而来,曾经率领千军万马的朱棣是从哪里渡河南下的?

著名历史学家罗澍伟介绍,“天子渡口”在曾经的北大关,过去也叫北码头和码头渡口,即后来的卫城北门外,现在红桥区金华桥一代。明代为了纪念朱棣为夺取天下在此带兵渡河,曾在北码头上修建了两座牌坊,“牌坊一南一北,上面分别提字"龙飞""渡跸"”。

回溯明代,北大关地处南运河,随着漕运的发展,渐渐成为繁忙的运河货运口岸。之所以名为北大关,是因为到了清代,此处成为了漕粮转运的必经之路和通往京城的要冲。当时由南运河进京的漕运船只,必须在北大关交完税后,才能通行。清初,这里还设立了浮桥,是为北浮桥;清末,改建为机器开启的铁桥,名为金华桥。罗澍伟说:“清代的税收机构叫做"钞关","钞"代表银子,是钱的意思。”因户部钞关在桥北,所以也叫钞关浮桥或“北大关”。

由于道路的拓宽和桥梁的改造,如今的金华桥已不见当初为纪念天子登临所建的牌坊,但是,桥畔有一座建于2013年的天子津渡遗址公园。在公园的显眼处,一个“金华桥模型”为人们还原了铁桥的样貌,它与这座清幽的公园一起,固守着繁华城市之中的一片风轻云淡。

说起明成祖朱棣与天津的关系,这里不仅仅是他南下夺取帝位的起始之地,天津一些地名的出现也与永乐年间筑城建卫有关

查阅史料,南头窑位于红桥区南部,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筑城需要大量砖瓦,于是在此地设官窑烧砖。《新校天津卫志》记载:“天津卫右所烧造官窑五座,坐落西门外。”五座官窑最南端的一座坐落此地,故名南头窑。到清代,砖窑废弃,但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金家窑是明弘治年间,在城外择地建起的四座官办砖窑之一。罗澍伟说:“虽也是明代建卫后形成,但金家窑的诞生较晚。”金家窑位于河北区南部,天津建卫后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对建筑材料需求增加,因而兴建官办砖窑。后来砖窑废弃,金家窑则演变成这一带的地名,流传至今。张诚说:“当年与明成祖发兵和建卫有关的地方不少,当然最有名气的当数穆家庄。”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到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为了巩固朱家的势力,封诸子为王,分守各地,其第四子朱棣封为燕王,驻守北平。诸王拥有自己的军队,势力很大,明洪武、建文年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穆重和,随燕王朱棣来到燕京一代,曾驻兵直沽小孙庄。其子穆能、穆太“袭御前带刀侍卫”职。朱棣夺取皇位之后,永乐二年(1404年),穆氏“以扈从銮架,由水运漕船押运皇粮至通州,卸后即蒙殊宠,以漕船恩赐”。

穆氏兄弟接受皇帝赏赐的大船,顺流南返至小孙庄。这里距天津城北10里,三面环水,风光旖旎。穆氏便在这里落户安家,遂成为村里的大户,小孙庄从此改叫穆家庄。明清时期,漕运发展,穆氏靠燕王赏赐的大船从事漕运,家族兴盛起来。村中其他村民也多从事与漕运有关的营生。近代,天津漕运衰落,天穆人又以赶马车跑运输和经商者为多,买卖红火,经过多年发展,此地后来又诞生了很多天津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流传百年,经久不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