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山水画发展到北宋,出现了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笔力老健,画风壮美,后世画家竞相学习,此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都有他的身影,这个人就是山水画巨擘--范宽。
范宽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但是因为他性情宽厚,不拘世俗,时人呼之“宽”,范宽也是洒脱,欣然接受“宽”这个外号,遂以范宽自名,他不会想到,这个名字影响了中国山水画上千年。 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 范宽早年师从李成、荆浩,学习绘画技巧,但是在学习老师的过程中,他感悟到模仿老师,不如去自然中感悟,于是辞别恩师,移居终南太华山。 宋 范宽 雪山萧寺图 也幸得他性格宽厚,耐得住寂寞,在寂静的山谷中,他终日观摩写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观览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微妙变化,将崇山峻岭的雄强气势,老树密林的荒寒景色,尽收心中,描绘在笔下,遂得山之神韵,终成一代大师。 宋 范宽 临流独坐图 在他的作品《临流独坐图》中,层峦叠蟑,山势起伏,溪谷间,云烟弥漫,使人忘身于万山之中,山中点缀溪流飞瀑,楼阁寺观,气势恢弘,近岸秋林老屋旁有一老叟在临流抚琴,这仿佛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正是这种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他才能领悟山水的神韵,刻画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被画界誉为“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 雪山楼阁图轴 现存波士顿美术馆 在长期的观察写生中他独创了雨点皴的画法,雨点般密集的墨点攒簇在一起,大片大片的墨,层层积染,山石的厚重,树枝的硬朗,西北山水的壮美,在他的画中被表现到了极致。 《溪山行旅图》局部 在他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中,巍峨的高山矗立在画面正中,顶天立地,壁立千仞,予人以鲜明的印象,全幅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锯齿般的皴纹,刻画出山石浑厚苍劲之感。 1958年8月5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李霖灿在观赏此画时在右下角的阔叶树林间发现“范宽”二字签款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幅作于千年前的画,竟然在千年后的1958年被人发现,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山耸立,老树密布,“范宽”二字却如此渺小,这是因为他真正懂得自然的伟大,才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对自然充满敬畏之心。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关于这幅传世作品的地位,董其昌评价《溪山行旅图》为“宋画第一”, 徐悲鸿也曾这样说:“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成辟易万人之作。”可见虽然范宽所传作品不多,但他的影响却传承了千年,经久不衰。 踏雪寻梅图轴 故宫博物院 如今我们站在范宽的画作前,我们仿佛看到重峦叠嶂间,山峦峭壁上,伴着一江秋水的潺潺之音,高士范宽寂然端坐,放眼四望,他眼前的山水,心中的山水,笔下的山水,汇成画家的心灵归宿,让千年后的我们与他共赏这一方山水,他在山水中共醉。
|
|
来自: 书画雅苑 > 《北宋(960-1127辽90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