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评选登]真正懂爱之人,必曾在深爱之中深痛,又在深痛之中深思

 随缘了缘 2016-02-18
说明

  如果你已经拿到了我的新书《此时此刻相爱的能力》,读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哪怕是有什么新的观点跟大家分享,都可以形成整段或成篇的文字,然后发到本书豆瓣条目页面上去(这样一来,以后很多想买这本书的朋友,都可以看到你的分享,你的评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豆瓣老手应该都知道怎么操作了,不会用豆瓣的,可以后台发消息给我(但愿没有敏感词不会被系统吞掉)。也可以去我微博 @鹿满川 发私信给我,或者直接发到我邮箱 aiy0@qq.com 里。文采什么的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跟大家分享感受的心意。精彩的评论我会选登在这里,特别优质的书评作者还可能收到我寄出的签名赠言版新书(赠言让写啥就写啥)或其他神秘礼物噢。








真正懂爱之人,

必曾在深爱之中深痛,

又在深痛之中深思

文/晏初



  这本书里有一篇我的感情故事。

  

  事情要追溯到很多年前,我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大好几岁的同事。那时候我刚刚步入社会,好不容易挤进我们本地一家不错的企业。我脑袋其实一点都不灵光,念书时成绩就不是特别好,各方面都属于那种很一般的女生。所以刚进公司那段时间,我过的很不好,整日忙碌却没有成绩,工作和生活都毫无头绪。

  直到我被调到他所在的部门。

  该怎么说呢,以前看那种言情小说的时候,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初次见面时,作者会甩出一句话:“你相不相信,有的人一出现就是发光的,让你觉得很特别”。虽然这话听起来挺矫情挺文艺的,但那时候他真的就给了我那样一种感觉。发光的,迷人的,让我收不回自己视线的。

  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欢迎加入企划部。我是XX,这是你的座位。电脑有点卡,你先将就着,过两天新的就到了。”

  他很帅,说话慢条斯理,嗓音浑厚而有磁性,脸上还挂着友善的笑。我当时好像都愣了。

  从那以后,他发现我在工作上的不得章法,开始悉心带我熟悉业务,一点一点的教,就像在教导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我很听他的话,他让我往东我绝不往西,我的能力开始进步,接连有两个项目的企划案被大老板在会上点名表扬。被夸赞的时候我都会看向他,他就目光温柔的冲我一笑。我心里特别暖。

  找到了方向,我开始更加努力,总是主动申请留下陪他加班。我每次拿着杯子去接水都会路过他的座位,他有时噼里啪啦地敲击键盘修改着企划书,有时一只手托着下巴,微皱着眉毛专注地找灵感。有时他注意到我,冲我暖暖的一笑,顺便问一下某个案子的进度。

  我说了,其实我不够聪明,所学的专业也跟这个行业不对口,我只有比别人加倍努力,才能跟别人平齐,才能勉强崭露头角,才能引起领导的注意。领导知道我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我喜欢看他在我被夸时那一脸骄傲的样子。

  我就那样偷偷喜欢着他,小心留意着他的一举一动。即便每天都很辛苦,但拖着身子顶着夜色回家的时候,心里还是会甜甜的。

  可好景总不会长,有一次我看到他下楼给一个女人送钥匙,才知道他结婚两年多了,我难过极了,第一次高考落榜的时候都没那样失落过。我站在落地窗前用尽目力盯着那个长头发的女人看,双手使劲攥着盛满温水的马克杯,直到眼睛又酸又花,眼泪忍不住的滑下来。

  如果不是看到那一幕,看到她们彼此熟悉默契的一举一动,我可能还不会明白自己已经爱他如此之深。

  我甚至还骗自己说,那女人可能是他亲戚,或者只是个很普通的朋友。我故意旁敲侧击地询问他,明明问的那么紧张突兀,他却察觉不出我内心的鬼胎,倒是大方坦白的承认,态度轻松的让我难过,神情间好像还透着一丝骄傲和幸福。

  原来他的骄傲不只是我,这辈子可能我也无法成为他真正的骄傲。

  后来他被调去外地了,跟着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掏空了似的。我原本打算,既然没办法跟他在一起,至少也可以做到偷偷喜欢,每天守着他看着他,我也觉得满足。毕竟他在工作中跟我相处的时间要比跟妻子相处的时间长。可就连我这一点自私的愿望都被剥夺了。

  他走的那天我没有去送他,虽然我特别想去。但我清楚自己肯定会失控哭出来,事情反而不好看。可我真想知道,他走的时候会不会发现一堆人里没有了我,会不会因此问别人一句,会不会心里觉得遗憾。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

  没过多久,我也离开了,去了另一家也还不错的单位。我实在是太难过了,我需要从关于他的记忆和环境里逃离出来。

  我至今从事着这个行业,带着他悉心教给我的技能。可我再也打不起当时那种拼搏上进的精神了。有两次我在过去同事的聚会上看到他,他还是那样和风细雨,每一句话的语气都恰到好处,一举一动都像个贵族绅士。我不敢细细的看他,只觉得留了胡茬的他更有魅力更好看。

  我也看的出,他似乎过的很幸福。那我对于他,就是多余的。我宁愿在心里守着秘密,何必开口惊扰他的幸福。

  

  我从未把这份感情说给任何人听。除了鹿先生。

  我和他相识于网络,现实中还未碰过面。那个时候他还不叫鹿先生,而是叫另一个名字。他是个很好的倾听者,莫明给我一种很心安的感觉。我小心翼翼把心事说给他,甚至担心他会给我何种反应,会不会认为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觉得其实这根本算不上是一段感情。

  可他没有。他说这是他听过的最美的一厢情愿。他说他尊重人的任何一种情感,只要那种情感是美好的,不会给别人带去不好影响。

  我在心里感激他对我这段感情的尊重。他也不会知道,他那句“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一厢情愿”对我而言有着多重要的意义。

  后来我常跟他聊天,他总是很有耐心,不烦不恼,像个忠实可靠的老朋友。有段时间我心里空得慌张,也赶上机缘巧合,就跟一个男生在一起了。可我还是放不下那个人。眼前的人虽然好,但就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我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心里莫明还像做贼一样,不太好受。伤心失落之时,我壮着胆向鹿先生倾诉求救,本想只听几句温暖的安慰,却意外惊喜般从他那里得来一份清醒。

  他说‘如果你心里有爱得很深的放不下的人,那就先别急着跟别人恋爱。别太相信‘日久生情’这个词,绝大多数事实是,日久生不出情,只能生出习惯。但这和爱压根就是两码事。到时候你还得更劳心费神地收拾心里的落差,结局往往是不欢而散。何必走那弯路,损人不利己。”

  “感情这件事,只有在两情相悦的时候才成立。一个人爱得再炽热浓烈,终是无用。除非能像你这样,不抱不该有的野心,不卷入不属于自己的故事,把心态摆正,才没那么苦,反倒值得欣赏。”

  “男生和女生的心理特征是不同的,你们女生是感性动物,总是容易将感情看作生活重心,喜怒哀乐都系于另一半的心情举动。但我们男生可并非如此,相对要理性得多,感情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有时甚至都算不上是必需品,亲人、面包、朋友、兴趣爱好可能都被我们摆在爱情的前面。我们要在生活中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只专攻爱情这一个方面。”

  “你知道吗?我们太容易自负地以为,自己给的这份爱足够浓稠和特别,在对方生命中可遇不可求。但很多时候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啊。”

  …………

  跟时下很多情感专家、情感作家不同,鹿先生看待感情问题,一律从男性角度出发,不谄媚,不迎合。时下写情感的作家大多以女性为主,即便再阅男无数,也还只是从女性角度出发,貌似根本猜不透男人在想什么。即便也有个别男性情感作家,大多也为了迎合读者口味和市场,拼命往女性心理靠拢,给出一些被阉割过的不够诚实的答案。而鹿先生不矫情,不鸡汤,不挖空心思只说倾诉者想听的话,不只顾着给别人使劲灌鸡汤打狗血说些听起来温暖却没什么用的废话。

  但他也不毒舌,对别人的感情始终保持一种包容和悲悯的心态,发现问题就直接指出来给你,从不拐弯抹角,并明确给出如何改进的建议,帮助别人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明智的点上,重新燃起对生活对感情的希望。他的很多话都一针见血,把感情里的很多真相和误会的根源扔到你面前,让你躲都没处躲,心里有些慌恐,有些疼痛,有些羞愧,有一种被理解的欣慰和心酸,有一种被开导的轻松和释然。

  每当我为情所困,听他一席话,都能豁然开朗,破除了我心中对男人、对感情的许多迷雾。他如此热心肠,如此亲和有趣,可以说,已经成了我的私人情感顾问,甚至是精神领域的良师益友。

  

  我很好奇鹿先生在感情中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多次追问下,他断断续续向我说了一些,让我感叹哑然。

  他是个用情至深之人,且每段恋情都像电视剧一样。与他相比,我那点被自己视若宝藏的感情经历简直暗淡无光,甚至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么多年,对爱情这一美好情感的体验竟如此零落。

  于是我便真正理解了,为何他对感情看得如此透彻清醒,为何他文字中的柴米油盐那样真实可感、触动人心。

  真正懂爱的,或许正是他这种曾在深爱之中深痛,又在深痛之中深思的人。

  他对爱和生活的懂得,确实值得跟大家分享。

  

  于是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说:我在写一本书,能把你的故事写进去吗?

  我答:自然可以。在我看来,只有你对感情的捕捉和文字的把控才能把我的故事精彩的呈现出来。

  他笑我,又说:我文章中引用了一条你的微博。估计出版后会有读者搜索找到你。

  我说:那可不行,我想保持神秘感,不想被你的读者打扰,回头我删掉。

  他说:尊重你。

  

  正如鹿先生在这本《此时此刻相爱的能力》中的寄语所言:“我希望,看完这本书之后的你,今后能在感情中做出更多正确的努力,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并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因为那才是更高层次的爱。”

  如果你也为情所困,或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不妨细读此书,或许能找到出口,遇得更好的思路和心情。哪怕感情风平浪静,闲来读读,估计也能饶有收获,从此爱得更好,免去一些不必要的周折。

  

  因为算是朋友,我有幸提前通读了书稿。对于这本书到底如何,鹿先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书中也透露了一些他个人的情感经),留给你们自己去一探究竟。我不便多言,只把自己的故事和想法放在这里一吐为快。

  或许只有当你认真读过并理解了这本书,才能真正懂得我这篇文章中对鹿先生的敬佩和感谢。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转发。如欲转载请联系豆瓣@晏初。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把书领回家一探究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