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乡手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谁来延续你的香火? (

 甚夷 2016-02-18

        这是2016年农历新年的一天,干湾子照例的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一大早,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上就不时有小车驶过,风尘仆仆的赶回家团聚、祭祖或者赶向邻村走亲访友。主人笑逐颜开地迎接着在自家院坝停好车,拎着大包小包走下来的远归的子女或客人。而就在两三年前,这里的村路都还是土路,不要说开车,一下雨,即便走几步也是一身的泥水。鞭炮声不断,一缕缕青烟四下里升腾起来,到了晚上,整个夜空都会被烟花照亮,噼噼啪啪响彻整个年夜,因为环保,很多城市已经难以见到这种盛况。推杯换盏、酒足饭饱后,人们三三两两,四处走走看看,跟久未谋面的邻居打个招呼,或者开一桌麻将,打一会儿纸牌,其乐融融。放眼望去,家家户户矗立着漂亮的砖结构楼房,贴着鲜艳的瓷砖,掩映在随处可见的一笼竹林中。集镇熙熙攘攘,也非常时髦的堵起了车,每年这个时候,平时空空荡荡的街道一下子就挤得水泄不通。香烟、白酒和鞭炮各种年货卖断了货,商家的各式货品堆出了店面。

        欢乐祥和过新年。几天后,跟潮水退去一样,当挂着各地牌照的小车驶出家门,干湾子又将归于冷清,甚至连空气中的烟硝味还没有散尽。剩下上了年纪的老人,继续自给自足的打理又一年的生活。

      这样的情景已经年复一年的上演了很多年,一年一年不同的是,真正与干湾子白首不相离的人年岁俱增,一个一个的变成山坡上的坟堆,人口越来越少。那些出外的人一年一年的松懈了与家乡的关联,在成都、重庆、在外省或者更近一些的,在乡镇、县城买房,并且就扎根在那里了。撂荒的土地杂草丛生,成片成片的蔓延,坡地由于登高吃力,最早放弃,早就杂树成林了。流经干湾子的小河可以见证这里的人口变迁。它最鼎盛的时光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年,秧田蓄水的季节,常常整夜整夜的抽水灌溉,整个村子人声鼎沸,家家户户都在关心着自家田地有没有引到水。夏天,小孩在河里游泳、摸虾、抓螃蟹。忙完一天农事,男女老少在夜幕里上下游洗澡。改革开放后,一拨拨年轻人走向城市。到后来,每个村一个小学也显多余,适龄学童招录不足,集中到乡中心小学后,各个村的小学校就废弃了。近些年,国家鼓励城镇化建设,城市买房入户,小孩在父母打工地上学的问题也差不多解决了。至此,这条小河沉寂至今,难得有人流连于此。有人指着路经的一个小村庄说,看吧,房子修得多好,前年某某去世后,就剩下三个老年人了。

       颇有戏剧性的是,干湾子的基础设施却一年年在改善,首先是道路硬化,水泥路直接进门入户。农田水利设施逐步铺开,很多地方已经开始看到水泥加固的水塘、田埂,农田整饬一新,已经初步具备机械化耕作的条件。

      干湾子是我的老家,位于川中丘陵地区。它的现状,具有代表性,是整个农村的一个缩影。它们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当经受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剪刀差价格压制、税负沉重同时改革开放又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时,人口大量外出务工,整个农村几乎空心化,而当工业开始反哺农村时,却普遍面临一种窘境,农村已经少有懂农事、愿意务农事、不得不留在农村的年轻人了。农业后继乏人,农村的希望在哪里?

      这个问题似乎没有近在眉睫的紧迫性,大家衣食无忧、吃穿不愁,都过得好好的。但是,这些土地不是戈壁滩不是盐碱地,而是气候宜人、土质肥沃的良田,如此低效利用甚至荒废,对于国家的整体利益,毕竟是损失。必须要指出,人口变迁是个客观的过程,既然城市和工业可以容纳那么多人口,他们可以取得必要的经济回报,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主观的要求人口的回流,生硬的拽回农村居住。农业的窘境也不是说要回到集体生产时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农业现代化代表的效率提高,必然导致农业和农村人口的减少所以,这里要探讨的问题,准确的说是:土地荒废和低效利用,目前没有合适的生产模式去解决,农业的生机和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和利用。探讨这个问题,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需要加以思考。

      首先是人的问题。农业用地的高效利用,无论采用什么生产体制,必然需要农业专业人员。而这些人,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农民。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外流,农村剩下的人口普遍上了年纪。他们几乎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年岁越大,放弃种植的面积越多,最后只保留房前屋后方便侍弄的地块,种些容易收割的作物和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对他们来说,农作物的经济性已经很小,价格本来就低,种植的量又小,这方面的收入并不指望。出外工作的家庭成员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援,每月政府有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他们的生活也就基本得到保障了。这部分人在若干年后将自然退出。而家庭的年轻成员中,改革开放后成年的人鲜有在农村耕作较长时间的,虽不至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但大多对于农时农事都很陌生。不过,第一代农民工有希望成为未来农村的主力。因为他们比之后面的弟弟妹妹,文化水平和技能方面略逊,随着工业厂矿对职业技能要求的提高,这部分人在年龄和技能上都不具有优势,在大城市生存能力不强,但他们接触农业时间更长,更可能退守农村。他们回到农村后,将面临子女读书,生活环境方面的问题。从就学的方便性和教育的质量方面,目前的农村根本无法与城镇比拟。小孩上学要到乡镇,路途较远,不过公路修通后,摩托或汽车接送已经可以方便解决,但是老师多是民办或者民办出身的,教学质量可能存在差距。而当在城市养成的生活习惯面对农村的生活设施时,又是必须克服的一道坎。农村分散居住,用水无法达到城市自来水的便利。生活垃圾无法合理及时处理。对于生活用水以及垃圾处理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人居与土地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物理距离有关,如果还是目前的散居,恐怕是无法解决的。如果兴建定居点,甚至干脆借鉴东部有些新农村的模式,人在集镇生活,作为农场工人按上下班模式去土地作业,那些生活用水、垃圾处理以及教育问题就可以比较妥善的解决了。

       第二个问题是,土地用来做什么,最根本的,也就是土地能产生多高的经济价值。一直以来,家乡主要作物是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子、棉花和红薯。但这些作物一是价格不高,二是仅靠这些作物,根本也是无法养活一家人的,或者说,无法保证一个家庭过上富足的生活水平。18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些作物价格低,说明市场需求不旺,那合理的思路就是,应该考虑发展价值更高的农副产品,充分发挥土地的承载效率。如果土地的产出效率不高,农村如何留得住人?未来的户籍制度会取消,人口在更广领域自由流动,土地产出不敷家用,农业工人照样会流失,土地仍然有弃用的风险。

      第三个问题是,生产模式是怎么样的,人与土地以怎样的结合方式为最佳。国家鼓励发展家庭农场,鼓励承包土地规模化生产,如果未来的模式是这样,大片土地可以高效利用,农业人口或者说农业雇工可以集约,那也可以开启一个生机勃勃的农村和农业时代,更多的人员融入城镇,从事非农业务。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要靠适合农业发展的体制去激活活力,要靠热爱农村又掌握农业技能的农业工人去延续它的香火。未来的农村,一定是少量的人管理着大片的土地,它的产出,会大大高于以前时代男女老少齐上阵所创造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