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金币50年未破译 悬赏万元征线索

 红豆居士 2016-02-18


红网常德站2月16日讯(分站记者郑江晖)6枚罕见的古印度金币流落到常德,上世纪60年代出土后一直静静地躺在津市博物馆,数十年来成了“未解之谜”。2月14日,津市市文物局发出悬赏令,悬赏一万元破译金币背面铭文的秘密。

发现:工人耕田挖出6枚金币

上世纪60年代,在津市涔澹农场,一名工人耕田时偶然发现了一只高约5厘米的卵白釉小罐,拾起后发现里面竟有6枚黄澄澄的小圆饼,“大小与现在面值1元的硬币大致相同,两面布满了类似蝌蚪状的文字。”津市市文物局局长彭佳向记者介绍。

随后,6枚小圆饼由涔澹农场移交到津市市博物馆收藏。有经验的文物专家仅能判断出这是外国金币,推测上面蝌蚪状的铭文可能是伊斯兰文。“但铭文的内容和金币的年代无法考究,更无法知晓谁是金币的主人。”


    研究:金币系印度中世纪卡尔奇王朝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打制

为了找寻它的主人,探寻它的过去,在近20年的时间里,津市文物工作者带着金币跑遍了全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院校,“没有一人能破译出上面神秘的文字,也不知这些金币是从哪里来,就连全国文物鉴定专家小组也只能推测是罕见的西亚金币,并鉴定为一级文物。”眼看着金币即将成为一个永恒之谜,彭佳和其他文物研究人员一度陷入迷茫困惑之中。

直到2000年,南京一古墓中出土了3枚相同类型的金币,南京博物馆也无法弄清金币的来历,两地不约而同地找到了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学会牵头联络新疆考古研究所对我国现存的9枚同类型金币进行了考证,确定金币是印度中世纪德里苏丹国第二王朝——卡尔奇王朝苏丹穆罕默德二世(1296—1316年)打制的,时间相当于我国元代中期。

同时,还发现了金币是采用希腊造币法打制,币两面铭文系科菲体阿拉伯文。正面铭文有王号、名字,释作“苏丹艾布·摩瓦札夫·穆罕默德沙是世界崇高的苏丹之子”,“苏丹”意为权威、君主。13世纪初,印度德里奴隶出生的总督艾伯克自立为苏丹,史称奴隶王朝。其后依次为卡尔奇王朝,图格拉克王朝,赛义德王朝和罗第王朝,五个王朝统称“德里苏丹国”。而津市所出土金币即卡尔奇王朝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打造,金币主人原名“阿拉·乌德·丁”,是卡尔奇王朝首任苏丹卡尔奇的外甥兼女婿。阿拉于1296年弑其岳父自立为苏丹,并不断扩展势力,成为第一个在德里建立,并拥有印度大部分土地的穆斯林帝国。


    推测:金币可能在元代通过贸易传入湘北地区

因为金币,南亚和东亚两个相隔千里的文明联系在了一起,那当年是谁带着卡尔奇王朝的金币跋山涉水翻越帕米尔高原来到湘北津城?据专家推测,金币可能是在元代通过贸易途径传入湘北地区。

就现有公布的考古资料来看,湖南发现的元代窖藏金银器较多,特别是澧水流域的澧县、临澧、石门等地都有发现。彭佳介绍,“澧县、临澧、津市元代窖藏发现地点皆位于古代荆州到常德府的官道顺林驿—清化驿—大龙驿附近。”元末明初,朱元璋的部队与陈友谅旧部及元朝残余势力在湖南、湖北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因此,推测金币埋藏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当时的社会政局动荡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