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半秋凉一半春暖——英国游记【27】伦敦塔

 溜溜达达的晖姐 2016-02-18

伦敦塔

从到伦敦塔的地铁站出来,就看到一座很漂亮的建筑,顶部有个貌似海神波塞冬的雕像,他脚下踩着船锚。




   在前面有两个纪念二战的雕塑,右边是在黑色大理石圆台上黑色的铁锚斜倚在粗大的铁链上,造型既简单又艺术。圆台上有人放了几个纸花圈,还写了悼念的卡片,令人感动。




左边是个小公园,前面是一块横躺着的长条石碑,上面刻着1939——1945,下面的碑文大意是:(二战时期)牺牲在海上的24000名 海军和渔民,他们的名字光荣地记在公园的墙上,他们把生命献给了国家,没有墓地的他们长眠于海中。石碑右边是一个穿冬天军大衣的英国军人塑像,左边是一个 腰间系着绳子的平民塑像,表情坚毅。石碑后面是半圆形的黑色纪念碑,刻满了名字。我想那个建筑大概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机构,这两个纪念碑都是纪念二战中的英 国皇家海军和渔民的牺牲。











   已经看到一大片石头建起的古城堡,城墙被岁月冲刷得一块块黑白斑驳,很多游客站在栏杆外眺望这座城堡,就是这时候我还不知道这就是伦敦塔了,我把伦敦塔和塔桥混了,要是邓同学知道我连这儿都不知道,没准就不搭理我了。




去售票处买了票,18.7镑 一位。然后再问刚才买票遇到的中国游客,才找到伦敦塔的门。门口还展示着一些旧城墙的残骸,摆了几个动物模型,原来城堡里养过这些凶猛的动物。进了大门, 不往两边看,直奔里面的“皇室珠宝”展厅,在开始策划英国旅行时,邓同学就提议到伦敦塔看英王室的珍宝,这正中下怀,原本就喜欢珠宝,何况全世界都知道女 王王冠上镶嵌着最大最漂亮的库里南宝石,这一饱眼福的机会来了。







1994年3月伊丽莎白女王二世宣布开放伦敦塔的一座老教堂,展示“皇室珠宝”。从此参观的人从全世界涌到这里,一睹为快。这里严禁照相,不敢造次乖乖地把相机收起来了。在网上搜了半天只有几顶王冠的照片,看来没有人能够擅越雷池。我就凭着“杰出”的记忆说说看到了什么吧。



进去后先看到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的纪录片,然后再 往里走,就看到玻璃柜里很多把御剑,有一把纤巧细长的宝剑上镶着祖母绿、蓝宝石、红宝石,特别华贵养眼,当时我就脱口而出:哦,太精致了!仔仔细细地看了 一会儿,觉得这把宝剑应该是女王用的佩剑,好像是某主教大人的馈赠,太过奢华,只能作为摆设。



玻璃柜里陈列着一排金闪闪、珠光宝气的权杖,镶嵌着鸽子蛋大的宝石,旁边有说明都是哪位国王的。一个用金线织成的披风,华丽得令人咋舌,要不是亲眼看到, 绝想象不到的。我只从《红楼梦》里读到过晴雯补裘,便觉得那俄罗斯的孔雀裘已经是天方夜谭了,这回看到的英王加冕时的斗篷,才知道天外有天。



按说黄金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东西,可这里的黄金器 皿还是让我吃惊了,各种各样的盘子、食盒、杯子和很大的盐罐,比中国出土的和北京故宫展出的那些金器大多了,制作极为精美繁复,巨大的金盘子上凸凹很多神 话人物图案,这都不是能来盛放食物的,没法打理,只能是摆看。有君主用来涂圣油的中世纪金质圣油瓶和油匙。还有很大的金果盘,直径有80公 分,分为两层,雕刻着希腊神话里的海神和别的神。果盘的第一层有凹下去的四个“兜”,上面一层就是四个小一点的盘子,可以分装不同的东西。一只很大的黄金 罐子,高有一米,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我们俩猜了半天,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后来小羽看了说明,是乔治四世的装酒的罐子,旁边还有一个做成海螺样的金酒“舀 子”,因为工艺复杂,在乔治四世死的时候还没有完工。黄金的工艺品数目之多,体积之大,工艺之精美,看得满眼冒金花。

最后是王冠和首饰了,这里游客要站在传送带上, 缓缓地围着展柜行进,大概设计者生怕游客太迷恋这些钻石珠宝,看在眼里拔不出来了,不肯离去,所以安装了自动通道来强制人们边看边走,要说是不错的设计。 看着光彩夺目的皇家珠宝,真是开眼呀,在土耳其的王宫里看到过一些奥斯曼帝国的珠宝,也有很大颗的,但设计和镶嵌工艺好像没有这么漂亮,高雅。中央的玻璃 柜里摆着一顶闪烁着宝石光芒的王冠,这是伊丽莎白二世加冕时戴的,我靠近玻璃,仔细端详这顶世界闻名的王冠,王冠不大,镶满了钻石、珍珠、祖母绿、中间是 个蓝宝石,看着不像女王加冕时戴的那顶,没有那个著名的“非洲之星第Ⅱ”呀?传送带走到王冠的另一面,啊!这才是正面,太开眼了。“帝国王冠”的顶部十字 架中心是“圣爱德华蓝宝石,”中间镶嵌著名的“黑王子红宝石,”王冠下部正中镶着世界第二大钻石“非洲之星第Ⅱ。”我不错眼珠地盯着这块晶莹璀璨,幻放着 七彩光芒的大钻石说:这块钻石比鸡蛋略小一点点。小羽则很书本地说直径有四公分?而对“黑王子红宝石”的大小一致认为有鸽子蛋大小。这些都是闻名世界的稀世珍宝。除了这几个“大的”,王冠上镶有4粒红宝石,11粒祖母绿,16粒蓝宝石和227粒珍珠,大大小小的钻石超过2800粒。3000多粒顶级宝石在王冠上交相辉映,反射出大英帝国曾经灿烂辉煌的霸业。





还有一些金王冠和平日戴的王冠,要轻巧一点,但无不精美奢华之极。









小 羽幻想把这些顶级钻石做磨制单晶金刚石刀具的原料肯定不错,装饰在王冠上,只是当作摆设,有些可惜。真不知道她怎么会这种想法,理工女的职业目光?后来听 邓同学说当年对外说那颗大钻石是由军舰护送到伦敦的,其实是用普通包裹寄过来的。玩了一把超级的声东击西,狸猫换太子,平安地把大钻石送来了。

与 教堂相邻的还有一些展室,展出皇室、贵族出征的战袍、武器和奖杯,英国的贵胄们不仅仅享受荣华富贵,更要担负起国家安全、领土扩张的责任,要自己出钱出力 带兵打仗,才能保住自家的爵位,必要时付出生命。一掷千金不是他们炫耀的主流,祖宗的功劳、自己的战绩才彰显出家族的辉煌。

伦敦塔曾经是皇宫,因为城堡中有二十二个防卫性 的塔楼,所以这座宫殿被称为伦敦塔,全称是“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名称有点啰嗦,像咱们皇帝的宫殿就紫禁城三个字,皇家花园就圆明园三个字, 既简单明确又朗朗上口,这便是文化的差别。结果这一长串的名字被缩略成伦敦塔,倒是简单了,可容易被人误解成就是一座塔,像北大的博雅塔。这座城堡的功能 很多,既是宫殿,又是城堡,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天文台、避难所,还是监狱和刑场。最让中国人不习惯的是,监狱和刑场这两种刑罚和皇宫近在咫尺,都在一 道围墙里,十分的不吉利。监狱里关的是皇族贵胄,断头台上砍下的也是皇族子嗣和王后的头,都是觊觎王位最高层人物。据说塔内最显赫的受难者是王后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她由于被控犯有叛国罪和通奸的罪名,被斩首。她向亨利八世提出最后的愿望是——用剑而不是斧头行刑,临刑前还问刽子手剑是否锋利,回想起在国家画廊看到的《1554年在伦敦塔处决简·格雷小姐》的画面,的确被剑刺死要比被板斧砍下脑袋死得体面,好歹是全尸。据说那些在伦敦塔里被害的人至今阴魂不散,会有鬼魂出没。




   扯得有点远,收回来接着聊伦敦塔。伦敦塔里有座叫白塔的城堡,就在教堂的对面,当年是用白色的石头修建的,早就破损得很厉害了,从旁边一截断壁残垣可以看出,经过修复的白塔还是很漂亮的。白塔高三十二点六米,共分三层,墙体厚度不一,从三至四米到四至六米,双层墙壁,窗户很小,门窗之间用白石相隔,其顶部呈雉堞状,塔楼四角耸出四座高塔,三方一圆,在角隅设有螺旋楼梯,通达顶层。白塔周围的草坪上有古代的大炮展示。













   进了白塔,里面光线很暗,窄窄的楼梯拐七拐八、台阶还挺高,爬得我们直大喘气,通道狭窄且高度有限,不知当年国王和贵族们是不是也从这里爬上去上朝,爬下来回家?一样佝偻着身躯徘徊在城堡的黑暗中?









   白塔里面展示着欧洲最精致的盔甲,让给各种身形人量身打造的,马匹用的,适合各种场合穿的和不同年代的,保护得非常好,个个锃光瓦亮。那些古炮的炮口大的有脸盆大小,长短枪支,长矛佩剑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仿佛随时可以取用,而且依然好使。























   一本很厚很厚的大书,是我见到过的最厚的单本书,书已经很旧很旧,焦黄的包浆裹着书皮书页,看得出被翻过无数次了,但书的装订质量非常好,要在国内,不用这么厚,只一小半厚也早就开胶散页了,根本经不住翻。



里面还有一个古老的小教堂,古朴沧桑。



   看了几个展览后,以为看得差不多了。后来知道在白塔旁边的一片草地上有按照
维多利亚女王的命令立着一个标牌,指明断头台的所在。那些贵族的脑袋在此滚落下来。这个虽然漏了,倒不遗憾。

走在伦敦塔的城墙上,看到用铁条弯成的人形,卡通、好玩,让从监狱、断头台出来的游客轻松一下。这里看到塔桥高大的身姿,这时候桥上天蓝蓝,桥下水清清,一派阳光灿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