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滴雨后,世界顿时明艳起来 | 雨水

 真友书屋 2016-02-18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Chopin: 24 Préludes, Op.28 - 15. in D Flat Major ( Martha Argerich - 1975 - Martha Argerich

听,声淅沥;观,烟波浩渺。要是没了每年依信而至的这丝雨,文化也许会被风干:杏花不开,杨柳不绿,青苔不润,石板不湿,山不朦胧,水声无韵,于是,诗也无情,墨也呆滞,下笔处“山水”何来。春雨一滴,成为了我们所有人精神的甘露。它落在了寺院的瓦片上,在心中激起一道涟漪,成就了“雨滴前奏曲”,肖邦的这首《降D大调前奏曲》在阿格里奇的指间,充满着理性的诗意,小雨在轻飘洒,舒展而又轻盈,每一个音符是那么清晰,细腻如一幅中国工笔画。木心说:“微雨夜,树丛间传来波兰的心悸”。






丙申年正月十二

| 2016年2月19日 |


雨水,为农历新年的第二个节气。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春日万物萌发,无水不活,雨贵如金。雨水节气,天气回暖,水汽蒸腾,降雨增多,为春之始。正所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者,象形。今之字形与甲骨并无大殊。“”者,代指天事。“”者,象云之形,《千字文》言“云腾致雨”是也。“点”者,代水滴纷纷。




伞,由中国发明。“伞”字为楷体造字,象形,三代至汉晋,并无此字,以“盖”代称,“盖”者,非显赫之人不可用。《孔子家语·致思》载“孔子将行,雨,无盖。”西晋崔豹《古今注·舆服》释“华盖,黄帝所作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华盖也。”至北宋左右,“盖”简便轻化为伞,进入寻常百姓家。


伞者,别名高密侯。山形如堂室者,如堂者密,伞形如山,且 高,戏称之为高密侯。 典出《春明退朝录》:


江南周则,少贱,以造雨伞为业,后戚连椒阃。后主戏之曰:'非我用卿而富贵,乃高密侯提携而起家也。’







| 初候,獭祭鱼。


《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鱼上水,獭祭鱼。”獭,一名水狗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也。所谓豺獭知报本。岁始而鱼上游,则獭初取以祭。徐氏曰,獭祭,圆铺圆者,水象也,豺祭,方铺方者,金象也。


水獭,两栖动物,分布于我国云贵两广及湖南等地。水獭大似哈巴狗,体型修长,面容可爱,独具魅力,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喜爱。在《搜神记》等众多志怪小说中,水獭多化身为身着荷叶的美丽女子,“荷雨蒲风,小舟丽人”,她们多情善良,却总是受到伤害。




| 二候,候鴈北。


鴈,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孟春阳气既达,候鴈自彭蠡而北矣。




| 三候,草木萌动。


天地之气交而为泰,故草木萌生发动矣。是为可耕之候。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暖雨起,正是青苔抽丝发绿之时。雨久生苔, 出自然古色。青苔,标志一种永恒的静寂,表现出一种野趣,与古朴的稚拙,在凸显园林之雅上占据重要地位。明代文震亨更是不惜以米汤滋养爱护。

 

今之赏苔佳处,乃日本京都之“西芳寺”,此寺设计出自禅宗大师梦窗疏石,寺中下园遍布青苔百余种,绒绒如毯,盛名百年,有“苔寺”雅号。园中青翠幽玄、纤尘不染,如禅之净土,所谓观园即是修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莫怪愚惷玩山水、只图藉此砺精明”。西芳苔寺影响日本造园七百余年。





苏轼有人生十六乐事: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名列第四者,“雨后登楼看山”,境界岂不闲雅?

 






雨水后,气候湿寒

宜养脾护肝,少食生冷

使肝气调和顺畅


雨水节气后,公历二月底开始,正是香椿芽上市之时,是为时令最鲜。宋·苏轼《春菜》有语:“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补肾养发,营养丰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






九歌图 元 张渥

| 克利夫兰美术馆 |


若论屈子辞赋中最为隆重庄肃者,当属《九歌·东皇太一》篇。开篇即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上皇者,太一。太一者,创世之神,三代皆尊为最高天神。东者,日出之位,五方之首。皇者,天界神祇。以“东皇”冠之太一,以示其万神之尊。太一信仰,于楚人中奉祀由甚,主宰宇宙星辰、庇佑君王,由楚王亲祭,民间禁拜。太一,又名天一,天一生水。雨水者,正月中节,是以,汉武时,以正月十五祭太一,为国家重大节日。太一在天,是节,名为“上元节”,即今之“元宵节”是也。




“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元宵必然燈,始自唐代,何?上元节祭天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燃灯。元宵辞赋,历来不绝,佳者首推欧阳永叔(一传朱淑真作)《生查子·元夕》,后有邓丽君演绎,可歌可咏: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南宋 高宗·赵构 行楷苏轼诗句团扇

| 克利夫兰美术馆 |


| 释文:

平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行擘岸风


赵构,徽宗九子,南宋开国皇帝,是为宋高宗。赵构精于书法,尤尚意韵,“天纵其能,无不造妙”, 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其书风影响和左右了南末书坛。此幅行楷作品,法度严谨,用墨精到,是高宗行楷中的精品。所书诗句摘自苏轼《和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睡足连江雨”、“舟横擘岸风”, 表现出的是一幅风雨连江、舟横逆浪、百无聊赖、雨中昼眠的画面,实际是苏子贬谪后发泄心中所有愤懑不平的渠道。





南宋 夏圭 风雨行舟图页

| 波士顿美术馆 |


夏圭,南宋画家。以山水著称。此作又名《雨江舟行图》《风雨山水图》,为夏圭中期佳作。构图上,近景石木房屋突出,远景孤帆远山清淡,焦点集中,空间旷大,清旷俏丽,取景“半边”,留白充裕,极富禅意。笔势取秃笔,下笔较重,因之风雨中树木摇曳之姿更加苍老雄放。用墨善于调节水分,而取得雨中更为淋漓滋润的效果。山石皴法,先用水笔淡墨扫染,后趁湿用浓墨皴,造成水墨浑融的特殊效果。风雨舟行中的诗情雅致尽显无疑。







李义山诗含蓄蕴藉、幽美凄艳。此诗借春雨怀人,融入迷茫心境,别离寥落之思真挚,以丽语写惨怀,一字一泪,隐喻之情难言,用比作结,抒发哀伤情愫,不知是泪是墨,美感非常。




— 完 —


版权信息

编辑=楚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联系未读君




未读好书推荐





二十四节气笔记本


附赠

二十四张明信片




《古拙》

梁思成古建筑手稿


筑文化的古建读本

记录时光的笔记月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