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星接收天线口径的选择原理

 求知_时光 2016-02-19

  在选择卫星接收天线的口径时,应根据所接收卫视信号的波段及EIRP值、信噪比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由于C波段卫视转发器发射的EIRP较小,有线电视系统接收时需要使用3m左右的天线才能满意地接收卫视节目;Ku波段转发功率较强,天线口径可以小些。

  在满足信噪比的条件下,口径大的天线由于半功率角小使其方向性强,而对卫星的定位要求较高。当因风或雨雪原因造成天线晃动时,就会偏离卫星方向,使信号明显变差。而口径小的天线,如3m天线的半功率角是6m天线的两倍,对卫星的定位要求就低一些。但并不是天线口径越小越好,天线口径太小时,输入载噪比达不到门限值,就无法正常接收卫视节目,这涉及一个最小允许口径。所谓最小允许口径是指图像画面上基本不出现拖尾噪点时的天线口径。

  配用不同噪声温度的高频头,对天线口径大小也有影响,如采用25K高频头时,2.1m的天线就接近使用65K高频头时的3m天线的接收效果。

  一般来说,有线电视系统中心接收C波段卫视节目选用3~4.5m口径的天线较为合适,超过6m时,需要加卫星自动跟踪装置。家庭个体接收,只要不小于最小允许口径即可,比如1.5米C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