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导:中国传媒大学文艺编导专业 考试经验谈

 manman2016 2016-02-19

2005年的寒假,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回想起当时报考的经过,一切都很自然也很水到渠成,好像我注定就应该成为一名文编专业的学生。

每个考生最多可以报三个专业,但作为一个还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报得太多又会分散精力。当时在我脑海里觉得文编与电编这两个专业很相近,只是一个偏重文艺,一个偏重纪实,而且如果专业合格都是按照文化课成绩录取,这样我准备起来就会从容一点。所以一开始我选择了这两个专业。但是在专业考试的过程中我发现电编专业需要有冷静客观的态度,而文编专业则需要有更强的艺术感受力和悟性,从小学习的音乐与舞蹈加深了我对于艺术的体验,从而让我认为后者才更适合我。因此,建议未来的师弟师妹在选择报考专业之前先对自己的优势与兴趣做一个全面地分析,有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集中精力做最有把握之事。

文编专业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在初试阶段,只是简单地做一个自我介绍并和考官进行交流,回答一些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好。自我介绍除了通常的姓名,年龄,就读学校及兴趣爱好之外,最好说一说你为什么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为什么要报考文编这一专业。考官会即兴问你一些问题,而问题的来源有些就会从你的自我介绍中产生。所以对自己自我介绍中说出的话一定要很有把握,如果被问住那就很难堪了,考官对你的印象分也会降低。考官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当前文化现象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对于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评价或者对于郭敬明等少年写手走红的看法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你有自己的见地那就要大胆的说出来,答案没有什么对与错,而如果你对此不太了解也不要紧张,你可以大方的说出来,例如:“对不起,老师,《黄金甲》我还没有看过,不过相比张艺谋近期拍的几部大片我更喜欢他早期的作品,例如《红高粱》……”总的来说,就是尽量把问题向自己熟知的有见地的方面靠拢,要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考官,其实初试中考官主要考查的就是你的表达和思路,自己表达的一切能做到自圆其说就是成功。如果你有准备好的才艺展示那就更好,会让考官直观的看到你的艺术感受力,但才艺要保证要么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要么是你的确热爱并做了充分准备的项目,切忌在考试之前一两个月之内随便打造一个粗糙的片断为自己充数,考官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功底和内涵,这样去展示只会降低考官对自己的评价。

复试分为面试和笔试。面试时考官会给你几个新闻素材让你从中抽一个进行评论,主要是考你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在评论之前会给你3-5分钟的准备时间,在这期间里最重要的就是根据素材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并且理清思路,想好从哪几个方面去论证自己的观点。之后便要看你的临场发挥了,也许你会海阔天空的侃侃而谈,也许你也会情绪紧张的乱了阵脚,但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要能自圆其说,给人以完满的感觉。与此同时,你要表现的积极主动,显得与考官有交流的欲望。因为在这之后,考官会针对你的评论加以提问,这些提问中或许就含有对你刚才评论中不足方面的点拨,这时你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听取考官的话语,从中获取能完善你的评论的信息。总的来说,在面试方面积极主动的与考官交流是很重要的。其实考官们都是很友善的,不要总认为他们是在刁难你,保持一个积极且平静的心态才不会影响你的发挥。

复试的笔试部分分为专业笔试和文化课笔试。专业笔试是通过看一部片子来考你的文笔。当时我们的考题是一部文化宣传片《美在广西》。考官在放完片子后给了我们3个问题让我们浅谈:1.本片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细节?2.本片的音乐与画面结合的如何?3.本片主要描述了什么?我们要围绕问题根据材料进行扩展,就如同写3篇小论文。电视作品分析这一项每年都如此,所以师弟师妹们应早早的准备,对于影片分析的方法,以及视听语言等有稍稍的了解,让自己能较为敏感的捕捉到镜头表现及音乐画面配合的意义。浅尝辄止即可,不会要求大家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因为更多的是要在学校中学习的。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学中不曾经历过的考试,那么文化课笔试就是所有考试中我们最为熟识的了。在2个小时之内我们必须完成语,数,外3门科目的试卷。不过不用担心,这20页左右的卷子中不需要你写作文。只是很基础的内容,数学方面的题目也是容量很少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时间是足够的。

以上就是专业考试的经过。在此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学习并且耐心地等待结果。我想要说的是不需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等待之中,因为文编这个专业的文化课成绩要比专业课成绩重要。即使你专业通过了,但如果高考分数不够,也是无法踏入中传的大门的。千万记注,在任何时候都要紧抓文化课学习,不能有任何耽误。要到外地考试的同学在专业考试的时候,考试间隔的时间是很充裕的,你可以选择带些书来在休息的几天中进行复习巩固。

想要了解更多咨询

敬请关注拾柒表演工作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