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是自己情绪的主人

 素颜之屋 2016-02-19

点击上方 NLP心灵治疗师  (nlpxinling)      

 分享智慧   共创幸福      一键免费关注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这种涌现出来的内在世界的景象和状态,如同这个外在世界的一草一木,孩子并不了解、不认识、不知道。孩子最初看见一棵树、一个杯子、一顶帽子时,他并不会对这些事物做出任何评判,没有正向和负向,头脑也不赋予它意义,他需要在不断触摸的过程中去了解。他对内在世界的了解过程同样也是如此。


情绪如同认知一样,开始也没有好坏之分,儿童也不会给它一个是与非的评判。像认识外在的世界一样,他逐渐开始认识情绪的世界,“害怕”、“恐惧”、“生气”、“伤心”、“高兴”……所了解的情绪逐渐丰富。


一个2岁的孩子奔跑时摔了一跤,他哇哇大哭,其实他并未摔痛,只是被吓了一跳。等他熟悉这种感觉后,内在就不会再涌起害怕的情绪,反而可能会涌起好奇和欢乐,他会高兴地说:“我被吓了一跳!”


孩子用哭来应付各种不适。有时不适消失了,但哭还好像“意犹未尽”。哭释放、调节了内在,放松后感觉就慢慢到来,使哭转变为对感觉的专注。感觉是生命拥有的另一种天然的能力。


正常的儿童天然的就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这非常非常的重要!他还没有像成人那样习惯性地躲开或者用理性压抑自己的情绪。儿童和自己的情绪蜷缩在一起,和自己的情绪交融在一起,情绪就像一团迷雾包裹着他……然后,儿童获得成长的资源,并开始熟知了解情绪,然后丰富和创造出更多情绪,最后发现情绪的秘密,整合出情绪的意义所在。


儿童在正常的情绪成长中,逐渐趋于内在的平静祥和,接近6岁的时候,他们看上去情绪不再过于“大喜”、“大悲”,大喜和大悲在内在的调整下变得平缓,也不再过于“风云突变”,内在的宁静平和已经初见端倪。

真正了解了生命,才能从本质上改善教育。尊重生命的特征,我们会惊喜地发现生命的智慧!




儿童有认知情绪的内驱力

儿童用情绪帮助自己调整内在世界,同时,儿童的情绪和妈妈的情绪天然地处于共生状态,儿童也能对其他人的情绪高度敏感。


一位父亲告诉我:“如果是我抱着孩子,他就会安静地和我对视,我们就这样连接着、交流着……而如果是我妻子抱着,孩子就会躁动不安。因为,我的内心是平静的,而我妻子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是起伏不安的。”这是父亲对自己刚刚出生两个月的新生婴儿的观察。


婴儿不是认识到妈妈的情绪,而是和妈妈的情绪共生,也易于和其他成人的情绪共生在儿童期,和妈妈共生的首先是情绪,这使得儿童对情绪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和觉察力。凭着这种敏感和觉察能力,儿童来判断成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由于儿童过于弱小,生存是儿童的潜在的本能愿望,所以对情绪的敏感可以使孩子以此来防卫、保护和维持自己生存下去的需要。儿童一面努力剥离着共生的情绪,一面依靠敏感和觉察能力发展着对成人的内心世界的觉知,这就是生命的智慧。


悦悦对妈妈的情绪好像有天然的预知力。悦悦2岁多时,每当妈妈不同意她正在做的事情,或者要去阻止她的时候,悦悦总是着急地大哭。妈妈想,这孩子情绪怎么这么急躁。3岁多时,有一次,当妈妈又去制止悦悦的行为时,悦悦对妈妈说:“妈妈你别生气了。”妈妈一下子愣住了。妈妈觉察到,原来自己的内在有一股焦虑、生气甚至愤怒的情绪正在升起……

这就是为什么要珍视孩子所有的情绪的原因。


我们经常被我们的内在环境胁迫而做什么,被胁迫意味着,情绪来了,我们就被情绪胁迫做了一些情绪过后就后悔的事。这也就如同外在出现某种环境,我们就被外在环境胁迫而去做一些事情一样。


当儿童的成长流动起来,并逐渐形成自我时,儿童就可以由“自我”自主选择,儿童就自主了。就像使用我们的身体一样,我们不是被我们的身体所驱使,而是我选择我是否要这样,这时候我们就自由了。




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这个8个月大的婴儿,站在学步车里,看着父亲从客厅的屋门进来又出去……他安静地观察了一会儿,一动不动,表情很专注,然后嘴巴不自觉的微微张开,像是深深地走进了自己的内部,像一台计算机在沉静地运行一样。他沉浸在自己内在的世界里……然后他警觉地盯着那扇门。


突然父亲推开了门,婴儿用最快的速度带着他的学步车,滑冲过去……父亲完全明白他的动机,因此进门的瞬间,门已经在身后被严严实实地关住了。

婴儿又退回到原处等待……


当父亲再开门出去时,婴儿再次滑冲过去,但是当他滑到时,门正好又被关住了,父亲被关在了门外。婴儿仿佛知道父亲还会再回来,所以,这样的举动他尝试了很多次,但都没有成功。事实上,婴儿无法出去,因为父亲了解他要出去的愿望,但父亲不想让他出去。


父亲也只是婴儿看到的这世界的一部分,对于婴儿而言,父亲的意义似乎并不比门更多。

非常有趣的是,婴儿在反复尝试之后,放弃了这样的做法。


他开始观察屋门,再次进入自己的内在世界,然后再走出来。他发现门把手上拴着一条白色的布带,于是开始尝试用手抓住这条白色的布带。他努力伸展身体和手臂,他抓到了它。然后他用力拉,可是学步车挡住了门,门无法打开。他开始用身体带动学步车向靠近门把手的一边滑动,门被拉开了一条缝。他继续向一旁滑动,门也逐渐被开大、开大,可是手的长度又不够了,手开始抓不住布带了。突然,婴儿松开了手,在松手的当儿,学步车旋转着挡在了门和门框之间,然后学步车带着婴儿冲了出去,婴儿仰着头咯咯大笑起来。父亲在门那边微笑……


屋门依然是原来的屋门,父亲依然是原来的父亲,世界依然是原来的世界,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婴儿已经变了。婴儿的内在世界已经改变,他现在的世界和刚才的已经不同了。

婴儿经历了一个创造自我的历程。


儿童总在绕过或躲过成人有意无意设置的障碍,一步步创造着自己,一步步完整着自己。

十几个月前,这个婴儿还是一个胚胎,身体还没有完全成形,作为婴儿的他还不存在。婴儿出生时,身体刚刚形成,那时他还从来没有使用过手和脚。


现如今,他的意识已经不在手脚上了。他的意识穿过了屋门。随后,他把意识转向了屋门——那阻碍他的意识的东西,并将屋门上的布带和屋门的开启与自己即将出现的能力联系了起来。


婴儿和成人根本不同的、也是高于成人的地方,就是婴儿时刻在成人已经没有感觉的事情中创造着自我。

就像成人习惯了光线的明暗,想象不到婴儿看见明暗相间的光线所产生的快乐。


我们相信这样的成长过程,相信人的成长都将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由精神升华——这是人内在的不同存在层面。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自己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文:孙瑞雪  选自《完整的成长》

图来自百度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NLP心灵治疗师

受大家欢迎的心理公号   微信号:nlpxinl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