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是国博的一个专题展览。
红山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卷龙
良渚文化的璧
石家河文化的虎头
大汶口文化的三牙璧,像庙会上的风车造型。。。
龙山文化的三牙璧和环形饰。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同,只是年代更近一些。这三个并排在一起,有点套圈的感觉。。。
现在到了商朝,这是凤冠人像和高冠凤鸟佩
商朝的龙形玦和一只很萌的蛙
商朝的锥形器、炳形器和凤鸟形双援戈
来看各种图像。从左至右,第一行:虎、鱼、鸟形佩;第二行:蝙蝠、蝉、鸟形配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串饰,就是项链吧?颜色真好看
西周中期,倗伯夫人毕姬墓出土。“伯”是爵位,可不是个伯伯,毕姬是他的夫人,估计生前很是得宠,死后也是尽享荣华。都是组配啊!
战国早期,缀玉覆面。
用玉敛藏,是古代厚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认为玉是致密温润的,有特殊的防腐功能,能保证肉体不腐;还可以防止灵魂出壳,所以有玉塞,把人体上的窟窿都塞上。马未都之前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人不知道从哪儿淘换来了一块古玉,十分珍爱,天天含在嘴里养着,后来被行家一看,原来这种玉是墓葬中用来塞人的屁屁的。。。没文化,真可怕。
而所谓玉覆面,是指用玉片对应人面部的眼睛、鼻子、耳朵、嘴的位置,缝在丝绸或麻布等织物上,再盖在死者的脸上。
战国中期,龙形配
战国中期,骑虎人形佩
战国,螭食人纹佩
宋代,莲形簪首和孔雀形簪首
辽金的耳饰和宋代的龙首簪
宋代的鱼莲巾环和鸟衔花巾环。巾环,男子束头巾之用。
金代的萱草花佩和海棠花佩
辽金时代作品
金元时代作品

唐代,玛瑙花瓣盏托
北宋,莲瓣云纹盒
明初,双螭耳酒台盏
明代的花口人物纹高足杯
明代云凤纹印泥盒
清代的渣斗。这种物件,放在地上,就是痰盂;放在餐桌上,类似于吐骨头的小盘子功效。
清代螳螂佩。“俏色”,巧妙利用了羊脂白玉上的两点黑色瑕疵作为螳螂的眼珠。
清代的荷花蟹纹笔掭和云螭纹笔
霸气的清代双龙纹镇纸
清代莲藕形笔架
清代松竹梅纹臂搁和松石亭阁纹臂搁。臂搁是为了方便书写和绘画置于臂或腕下的用具。实际中的一般为竹制。
最后一个,清代花卉纹香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