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书能恒久吗

 江山携手 2016-02-19

1922年,在纽约一家小酒店的地下室里,一对夫妻投入1800美元创办了一家“夫妻店”式的杂志社,出版被他们称为《读者文摘》的袖珍杂志。这本杂志的创刊号印刷了5000本,但是只销售出去1500份。90多年后,《读者文摘》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之一,拥有48个版本,涉及19种语言,畅销于世界60多个国家。

《读者文摘》的成功一定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但是业内人士认为最重要的是它对入选文章的海量选择和精细编辑。据说,在美国《读者文摘》的院子里,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三行字:

1、它可以被引述吗?它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东西吗?

2、它实用吗?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

3、它有恒久的趣味吗?一两年之后,它仍然有意义吗?

    这就是期刊界人所共知的“编辑三问”。这“三问”,初看起来仅是《读者文摘》对入选文章的基本要求,细品就会发现它其实是《读者文摘》成功的“罗盘”。简单来说,它界定了《读者文摘》发展过程中自我坚守的三个铁律:一是有价值,二是有趣味,三是有生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有价值的东西若无趣味,就很难被大众接受;有趣味的东西若无价值,则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既有价值又有趣味,则要考虑能否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今天上午在市图书馆的“阅读”。这次“阅读”与以前不同,我没有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也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而是选择了快速浏览。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我把馆区教育类的书籍逐一查看:熟悉的,一带而过;没读过的,翻翻目录。这样的浏览,让我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教育类的书籍很多,一些热点领域特别热闹,班主任工作和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琳琅满目;二是教育名人的书籍特别多,不仅是名人多,单个名人的著作也多,就是所谓的“著作等身”。同时我也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多而不“经”,书的数量泛滥,但是经典的书籍不多,甚至是值得读的都很少;二是“著作等身”的名人著作“雷同文章”特别多,把同一名人的著作堆在一起,你就会发现里面的文章基本雷同,几十部作品所说的基本就是那么一些相同的事。

以为我的理解,倘若是一个人在积淀了十几年、几十年后,能够接连写出几本书来是完全有可能的。倘若是每年都写出或编出几本书,除了是天才,估计就是粗制滥造了。现在最让人担心的问题是,出版社只盯住名人,有些名人又不懂得节制,所以书越出越多,质量也越来越淡。假若到了最后,已经无文字可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蛰伏起来,静心修炼。切不可单是为了出书出名,就把原来的东西做另一种拼凑,起另一个书名,制造出一本书新书来。我想,这不仅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十年前,《文艺报》上曾经刊发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女作家的忏悔》。一个当时持续引发轰动效应的女作家,在每年推出六七部新书之后,突然开始“忏悔”:自己写的书太多了,如果不在质量上下下功夫,一切都将成为过眼云烟。听听这位女作家的忏悔,我们很多教师作家也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你是在用别人写十本书的精力写一本书,还是用别人写一本书的精力写十本书?或者可以简单地想一想,那些书到底是写出来的还是制造出来的?你是作家还是制作家?

亦或者,我们借用“编辑三问”来个“作家一问”:你的书能恒久吗?我觉得,对于一个名人来讲,追求的不应该再是出了几本书,写了多少字,而是留下了多少经典和思想。这也许就是名人和我等凡夫俗子的差别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