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与心神气虚,以心悸气短,精神疲倦,或有自汗,面白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心气虚证的概称心气虚证是指心脏功能活动不足,引起心神不安,气行无力,血运迟滞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本证多因内伤劳倦所致,伤寒误治耗伤心气亦可引起。 临床上心气虚证的症状表现为:心悸怔忡,气短乏力,活动后尤甚,兼见胸闷不适,神疲自汗,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心气虚证常见于"惊悸"、"不寐"、"胸痹"、"癫证"、"虚劳"等病中。 心气虚证应与"心阳虚证"、"心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胆气虚证"相区别。 心气虚证典型症状心悸怔忡,神疲乏力,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自觉心中空虚,惶惶不安,多畏善恐,惕然而惊,自汗而悸,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细弱而促,或结代。根据心悸,面色晄白,舌淡苔薄,脉细弱,即可辨为本证。 心气虚证的中医病机心脏与心神气虚。心气虚证是临床常见的、病势较缓、病情较轻的证候。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迈体衰、脏气渐弱;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由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或因误汗、过汗、汗出过多,心气随之而泄,导致心气不足。其证属虚,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响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极易造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的发生。 心气虚证的中医治疗 补益心气。 (一)内服方药: (1)宅中汤加减: 炙黄芪15克、炙党参12克、茯神10克、远志10克、当归10克、白芍l0克、丹参6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无寒、热象症状者。 (2)养心汤加减: 炙党参12克、炙黄芪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0克、朱茯神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百合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阳虚症状者。 (3)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12克、炙党参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珠10克、朱麦冬10克、大麻仁10克、百合10克、广木香6克、生姜6克、大枣5枚。本方适用于心气虚偏阴虚而兼见脉结代,或促者。以上方药,浓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剂,温服,每日3次。 (二)加减变化: 若气虚及阳,症见形寒肢冷者加附片6克、荜澄茄6克以温阳;若气虚致血瘀,症见胸闷憋痛,口唇紫绀者在养心汤的基础上加檀香6克、桂枝10克、丹参10克以活血通络;若纳呆、腹胀、大便溏泄者加炒白术10克、薏苡仁15克、陈皮10克、砂仁6克以健脾利湿;兼见血虚,症见口唇淡红,心悸不已者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桂元肉15克、制首乌12克以养血安神;若兼咳嗽少气,喘促面浮加沉香6克、蛤蚧10克、核桃仁15克焙干共研末,每次5克以固肾平喘:若兼见胆虚,症见心悸不寐.寐中恶梦纷纭,易惊恐,可在宅中汤基础上加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珍珠母15克,以补气益胆安神。 (三)外敷药物: 在出现厥心痛、真心痛时,选用下列方药外敷以治其标,暂缓疼痛。 1.心绞痛宁膏: 丹参、红花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药物加入载体药物制成药膏。在疼痛发作时,敷贴于心前区,每次用2帖,24小时更换一次,对连续敷贴两周。 2.冠心膏: 丹参、川芎、红花、当归、乳没、公丁香、沉香、人工麝香等制成药膏。交替敷贴于膻中、心俞、虚里等穴,敷贴12~24小时。 3.取王不留行子敷贴于耳部的心穴、小肠穴、冠状动脉后、前列腺后等穴,每天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每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四)心气虚证的饮食疗法 1.忌食辛辣,因其逼津外泄,虑其更伤心之气阴;忌食生冷、肥甘,因生冷伤脾阳,肥甘生痰浊,故当禁之。酒易蕴生湿热,耗气伤阴,当戒禁。 2.饮食宜清淡,可进食时令鲜果。亦可食用一些滋补阳气阴精的血肉有情之品,如瘦肉、鱼类、家禽类等。 3.食疗方: (1)百合15克、桂元肉15克,加冰糖少许请钝后,少量频服。 (2)百合30克、莲子肉30克、粳米200克煮粥早晚服用。 (3)桂元肉30克、大枣15克,加入糯米200克,煮粥食之。 (五)心理疗法: 本法是十分重要的。务必使病人情志安定,精神愉快,避免受外界的不良刺激,劝慰病入要解除疾病所造成的精神负担。对西医的器质性病变中出现的心气虚证时,除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外,再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施治要点】 1、心气不足出现的心悸、怔仲等症,易受不安静环境的影响和精神因素的刺激而使心神不宁,致使心悸、怔仲加重。因此,要注意使用柏子仁、枣仁、茯神、夜交藤、合欢皮等安神宁心之品。 2、心气虚,运血无力,脉络瘀阻则出现心痛,此时治标多用芳香开窍、行气化瘀之药物。虽然能取效一时,但对久病气虚之人,辛散之力较大的麝香、冰片久用既耗气又损阴,可使心绞痛频频发作。此时最好加益气活血之药如红参,或人参、西洋参、参三七、血竭等共研细末,每服3~5克常可提高临床疗效。 3、在心气不足进一步发展而致心阳亏虚时(西医的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等疾病中多见),阳损及阴,又可导致真阴的耗损。营血不足,气血衰微,阴不系阳又可致虚阳浮越,可演变为一派阴虚阳亢、阳衰血亏的复杂证候,治疗上随之变化,用炙甘草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可获良效。 4、老年人有郁闷伤感,条达不畅的心理特点。在患有心气不足所致的厥心痛时,常见到情志抑郁不畅。其心痛虽不严重,但发作频繁,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心痛频发,进一步发展可形成"真心痛",此时剧痛难忍,大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极易导致心阳暴脱证的发生,所以在益心通络的同时,要加用一些疏肝解郁的药物如郁金、香附、玫瑰花、绿萼梅、乌药等,不仅能起到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作用。 【推拿按摩】 可推拿心前区、内关、膻中、三阴交、足三里等穴,每穴3分钟,心俞每穴4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20天一疗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