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守敬在北京

 伯乐书香小屋 2016-02-19

北京人很少知道杨守敬。不喜欢历史、舆地、书法、收藏的更不知杨守敬是谁。作为后人,我们要把杨守敬这位晚晴著名学人推荐给大家。让大家了解他对中国的历史贡献。

杨守敬,湖北宜都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谱名杨开科,字惺吾 鹏云,榜名恺,晚年自号邻苏老人。

父亲是个小商人,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道光22年去世。杨守敬那时4岁。6岁时母亲教他识字,后念私塾。因家境不宽裕,店中缺少人手,11岁便去料理家中生意,晚上在家读书学习。

19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以后多次进京会试,因考官重小楷,杨守敬因字不好始终没能考中,48岁绝意科场,不在为此奔波。

北京在清朝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杨守敬几次进京结识了潘存、邓承修、何如璋、李慈铭等人。和他们成为最好的朋友。在北京就住在潘存、邓承修家里。他们经常一起文酒高会,切磋学问。在北京无亲无故,经常得到这些朋友的接济。


(图片人物与文章不同步)

同治四年(1865年)张之洞在北京当翰林,提倡风雅,在陶然亭召集名流,杨守敬便在其中。那时杨守敬在景山官学当教习。

   光绪五年(1879)年,何如璋去日本做驻日钦使,来信请杨守敬做随员,第二年,杨守敬泛海东渡日本东京。不久,驻日钦使换了黎庶昌,好友章士钊推荐杨守敬继续留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