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山平远图》卷:现存最早广东绘画画的其实是福建

 RK588 2016-02-19


  广东的历史上曾涌现出很多优秀画家,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代人都无缘一见他们的作品。因为广东地处亚热带,气温较高,空气潮湿,作于纸绢上的绘画容易长霉,遭虫蛀,以至毁掉。再加上历代的人为因素,这些原因导致到目前为止,广东明代以前的绘画作品一幅都找不到了,而明代早期的作品,也成为了稀世之珍。

  广东省博物馆馆藏的绘制年代约在明正统年间的《湖山平远图》卷,当属现存最早的广东绘画作品。这幅作品出自明代广东籍大画家颜宗之手,长511厘米、高30.5厘米,绢本,设色。卷首铃朱文长方印,印文为“畏斋”二字。卷末署款“南海颜宗写湖山平远图”,下铃“颜宗”朱文方印、“学渊”白文方印。卷后另纸有明景泰年间陈敬宗、清早期黄时俊两家题跋。《湖山平远图》卷曾经为岭南名家风雨楼主邓秋枚所鉴藏,后又曾流入上海徐伯郊家中,书画鉴定家张珩的《木雁斋书画笔记》曾着录此画。后来该画随徐氏到了香港,在上个世纪60年代被收购回流。

  根据史料记载,颜宗是广州南海人,曾经出任福建邵武知县,是位深受老百姓拥戴的好官。他善画山水,法宋元诸家,画风近郭熙,尤得郭熙透视布局。他特别擅长画山水,开始学元代的黄公望,山石以雄浑见胜;后来则师法宋代的李成、郭熙等。

  《湖山平远图》卷描绘的是一派南方春天的景色。画中远山近峰绵延起伏,杂树成林繁郁葱茂,烟气云雾弥漫于山间,村庄寺院隐现,农夫行旅,劳作匆忙。有学者从卷中建筑方位及创作时间推断,认为所描写乃福建邵武之景。

  广东的文博专家李遇春曾经撰文表示,从构图上讲,画好平远山水并非易事。

  因画面除对近景作必要的取舍及细致加工外,还需着重体现空间和深度,突出平远的特点。而平远景物多不突出,要表现什么,去掉什么,是需要费一番苦心的。颜宗却敢于在不到一尺高的特定形式中表现山水平远的意境。用湿笔晕染表现远山,又轻重不一地描绘了一些中景山峦、平林烟霭,使画面纵深缥缈连绵,显得境域宽阔,有无拘束之态。与远景形成对比,近景的山形巍峨,林木苍润,给人以秀媚中见淳厚的感觉。这主要是取法宋人郭熙,并掺用元人讲究笔墨技法所产生的效果。此种缥缈与淳厚,在创作上既能学习传统,又能变传统为我用,确实有一定成就。当时的着名画家林良,曾对他的绘画技艺大加赞叹:“颜老天趣,不可及也。”历史上曾有颜宗是林良老师的传说,虽然至今尚未找出充分的证明,但作为开派的专业画家林良,亦如此推崇颜氏,可见他的艺术造诣当不在林良之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