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的风口,把握PPP及产业发展方向

 惠民360 2016-02-19

  2016年将迎来一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落地大潮。万亿级蓝海之下,如何选准投资突破口?如何把握好PPP投资的重点方向,带动产业发展是各界积极探索的问题。


从重点领域看,国家公布的2000余个PPP项目,主要涉及的领域有大桥、港口、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铁路、供热供水、垃圾处理、综合管廊、保障性住房、水利水务、文化体育、旅游、养老、医疗等20多个。


从2015年国内签约的755个PPP项目分布领域看,市政建设和水务设施项目占比最大,分别为35%和27%;交通运输次之,为19%;医疗卫生达到5%;科技、旅游、养老占比均为3%;文化、教育为2%;体育类为1%。签约公司包括铁路、基建、水务、环保等领域有专业能力和实力的央企、地方国企,以及知名的民营企业。


据统计,从PPP项目投资地区需求看,浙江、河北、北京、安徽、云南等省市PPP投资需求在3000亿元以上,其中云南的投资需求高达5000亿元;河南、山东、福建、江苏、陕西、四川、天津等省市的PPP项目投资需求中等;而黑龙江、广东、上海、广西、海南等省市的PPP投资需求较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的PPP项目投资需求主要是依据国家部委发布PPP项目需求,不涉及到地方自行发布PPP项目。实际上,地方自行发布的PPP项目需求远远超过上述统计的数据。如四川省自行发布的PPP项目投资总需求达到7000多亿元


在产业投资方面,近年来各级财政探索政府投资基金等市场化方式支持产业,有效引导了社会资本投向,但也存在投向分散、运作不规范、指导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2月17日发布的《关于财政资金注资政府投资基金 支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性,在基金设立方面,要求财政部门深入研究基金设立方案,明确基金设立形式、运作机制、财政出资比例、让利措施等;选定绩优基金管理公司或团队,综合考虑团队募资能力、投资业绩、研究能力、出资实力等,预设好前置条件,确保专注管理。


从金砖城市财政金融中心在内蒙古、四川、贵州、河北、湖南大部分省市的合作看,各地方政府及时解决了前端资金问题,集中精力推动项目落地,从而在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及地方产业发展上的经验已越来越成熟,社会资本方的参与热情也持续走高。这对各地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社会经济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