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幼儿急疹的防治知识

 深山林 2016-02-19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疫苗的普及,很多严重的以及威胁生命的传染病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在我国儿科疾病中,感染性疾病仍占据首位,而其中的传染性疾病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临床上,很多儿科疾病均可能出现皮疹。这其中以麻疹、幼儿急疹、肠道病毒等感染最为多见。
  
一、病原学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DNA类病毒。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二)传播途径。可经空气飞沫传播。
  
(三)季节性。呈全年散发,但以冬春季发生较多。
  
(四)易感人群。多见于6月~18月的小婴幼儿。<1岁占主要比例;3岁以后少见,无性别差异。
  
三、临床表现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到2周。
  
(一) 一般表现。
  多数起病急,发热39~40℃,急性期高热可能伴有惊厥,患儿可无明显伴随症状,也可有呼吸道症状,如流涕、咳嗽;消化道表现可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
  但幼儿急疹有其特点:体温持续3~5天后骤退,热退时出现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退色,初起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数日后逐渐消退,无色素沉着或脱屑。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白细胞分类多以淋巴比例升高为主。
  2.其它。C反应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3.病原学检测。多数病例通过临床特点即可进行诊断,如进行实验室确诊可进行HHV-6、7的核酸检查。
  
(三)预后。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四、治疗
  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即可,积极退热,避免高热惊厥,可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辅助治疗。注意休息,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证液量,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