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城传统文化故事

 尹承霖 2016-02-19


一 左丘明双目失明传说

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因编撰《左传》和《国语》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巨著而名扬天下,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因左丘明为人正直,心地坦荡,被孔子成为“君子”,肥城因而素有“君子之邑”的美称。

左丘明晚年双目失明,但身残志坚,坚持记录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据老人讲,左丘明的眼睛失明是因抢救书稿,与洪水搏斗,急火攻心造成的。你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左丘明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对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有浓厚的兴趣。成年后知识渊博,德才兼备,受到鲁君赏识,任左史官。在任职期间尽职尽责,深受众人尊敬。他做史官二十多年,因为身居官场,繁杂琐事太多,所以编写的篇章很有限。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虚弱,还有大量的篇目未编撰出来,他昼夜焦虑,寝食不安。为了专心编修历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便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正常工作为由,辞官回乡。

解脱了官场的羁绊,在优美的田园景色的陪伴下,左丘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他有一种笼鸟归林,自由自在的感觉。

清晨起来,左丘明沿康王河堤岸漫步,吸一口带着淡淡田野气息的新鲜空气,放眼远处,在微风中看到绿波翻滚的庄稼和岸边随风摇摆的柳枝,他心中充满了喜悦。面对这条清凌凌的母亲河,他兴奋地吟咏:“肥子河面水平铺,两岸人家似画图。”

怀着喜悦的心情编史写传,左丘明真是文思如泉涌。不到几个月,就超过了以往几年的工作量,这么快的进展让他喜出望外。那个时候,人们住的全都是土坯房。因此,房间内非常潮湿,若不及时晾晒书简,就会发霉腐烂。

看到外面太阳很好,左丘明兴高采烈地与家人一起,把编写好的上千卷竹简搬到院子里晾晒。为防止意外,他临睡之前特地到院子里看了看,见月光皎洁,才放心回到屋里休息。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深夜里,一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空,沉闷的雷声如同开山的炸药震得大地抖动。左丘明从梦中惊醒,隔着木头窗棂向外望去,只见狂风夹着暴雨咆啸着,如天河决口般地倒向人间,天与地连成一片。风雨交加中隐约听到四下里有人喊叫:“洪水来了,快跑啊,晚了就没命了。”

左丘明吃了一惊:“糟糕!”他立即翻身下床。谁知脚还未及地,便一下踩入水中。他惊出一身冷汗,也顾不得找鞋子了,猛地打开屋门,赤脚冲进院子里。

此时,院子里的水已齐达腰深,水面上漂浮着树枝、木板、小盆之类的生活用品,还有遍及院子各处的竹简。看到这种情景,他的夫人和孩子们都傻了眼。站在屋门口呆望了片刻后,他们马上回转身,到屋子里去包好粮食、衣服等生活用品。然后,他们把门板拆下来,将收拾好的东西放上去,推到院中,准备弃家逃生。

左丘明此时的心思全部放在了那些编撰好的史书上,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闪电光下,左丘明见孩子们已走近大门,便高喊一声:“别开门,大家快帮我捞竹简。”多亏了有坚实的院墙护着,竹简才没被大水冲走。如果一打开大门,狂风暴雨顷刻间就会把这些书稿冲刮到外面的汪洋中去,再想捞起来,恐怕比登天还难了。

尽管有院墙阻挡,竹简暂时冲不走,但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里,在狂风的怒吼和雨幕的笼罩下,油灯、蜡烛、灯笼根本就无法点亮照明,全家人只能借助忽明忽暗的闪电光亮来捡拾竹卷。

满满当当一大院落,何时才能捞完呢?更让人着急的是,洪水涨得非常迅猛。才一袋烟功夫,洪水已从人的腰部升到了胸口,再不撒离的话,就很危险了。

左丘明焦急万分,努力睁大被风雨击痛的眼睛,尽快地捞拾着竹简。在家人的配合下,将半数竹简装进了麻袋,放到了门板上。水位继续升高,个头矮一些的夫人和孩子已经喝了几口洪水,再不走就要出人命了。最后,他才在孩子们的生拉硬拽下离开院子。一家人相互搀扶着,向有灯光的方向慢慢移动。

天亮了,左丘明站在村东头的小土坡上,眼巴巴地望着还没有打捞起的竹简,被风浪冲击着,向南面的汇河漂去。他真是又气又急又懊悔,心如刀割般难受。左丘明无法原谅自己的大意:明明知道衡鱼这地方经常发大水,还把竹简留在院子里,真是不应该!

深深的自责使他急火攻心,天气的突变让他气血冲顶,由于焦急而冒出的汗水模糊了他的眼睛。左丘明有些支持不住,打了一个趔趄,险些晕眩过去,幸好被孩子们及时搀住。

年过半百的左丘明,由于长年钻研学问,身体早已非常虚弱,特别是那双陷得很深的眼睛,因昼夜读书著书,损害严重,视力已经很差了。在这次突发的洪水灾害中,又与暴风骤雨搏斗了大半宿,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左丘明病倒了。县官得到乡里的报告后,马上赶来把他接进城里进行治疗。

几天以后,洪水退去。没有完全康复的左丘明,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下,回归故里,勉强打起精神,重新投入到史书传记的整理、编撰中。在整理抢救出的文稿时,他感觉竹简上面的字闪闪烁烁、晃晃悠悠,像一群蚂蚁在地上乱跑。他努力克制住情绪,仔细辨认,结果还是模模糊糊辨不出字来。

初遇这种变故,他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恼怒地抓起几片竹简使劲摔到地上,口里发出撕心裂肺的悲鸣:“老天爷啊,你为什么这样对我!我成了瞎子,还怎么写书啊!”夫人见他眼睛坏了,劝他说:“急也没用,不如带着残稿,到县城的学馆附近找间房子住下,一来不再受洪水的威胁,二来可让学馆的学生们听你讲解,然后帮你记录整理史稿。”左丘明一听,觉着有道理,便逐渐稳住了失控的情绪。

左丘明差人报告了县官。论官职,左丘明比县官大多了。接到乡里的报告,县官不敢怠慢,立即派车将左丘明连同部分书简接到城内靠近学馆的房子里。在几个学生及家人的帮助下,左丘明继续史册的编写工作,最终完成了《国语》的编撰工作。

在人生路上,我们有时曾被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困扰,有生活的迷茫,有身体的不适,有职场的紧张……这些困扰有时候会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面对这样的问题,左丘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左丘明身残志坚,失明之后仍然著书立传。他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

我国古代的文宗史祖左丘明创作了《左氏春秋》,此书全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内蕴。《左氏春秋》描写军事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 左丘明捉鸡

左丘明博学精深,通晓兵法,对军事计谋的研究出神入化,运用自如,使其《左氏春秋》中大量描写军事题材的作品达到了战争场面与思想计策的完美结合,给后人留下了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感觉。人们常说,高人亦是痴人。正由于他对军事理论太过用心,生活中便闹出一些笑话。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传,左丘明宅院旁边有一口水井,由于古都君庄这地方地势低洼,水井里的水满满荡荡,经常距地面不足半米,深不可测,再旱的年份,此井也不会干枯。

左丘明整日研究学问,很少与人交往。一天,得知有要好的朋友来探望,他倒不当回事,依然捧着竹卷看书。夫人则忙里忙外,准备酒食,实在忙不过来,便要他去院子里抓那只大公鸡。

左丘明放下书卷,眯缝着眼睛来到院子里,伸伸懒腰,活动一下胳膊腿,然后兴致勃勃地朝大红公鸡扑过去。大公鸡的头虽然不大,却激灵得很,看出他是来者不善,一场人鸡斗法的好戏拉开了帷幕。

大公鸡瞪直了眼睛望着左丘明,见他继续往前走,便来了个避其锋芒,咯咯叫着跑开了。首回合失利,左丘明嘴里嘟嚷起来:“好厉害的家伙,看来得用点真功夫才能制服你。”他马上从地下拣起一根干树枝,朝鸡的左侧方当当点了两下,身子则快速向右移动,鸡受到惊吓,忙不叠向右侧逃离,刚好跑到他脚边,他“嘿嘿”冷笑了两声,丢下树枝,躬腰去抓鸡,谁知手才触及鸡毛,大红公鸡来了个蛟龙出洞,身子一缩,滑脱出去,如神龙,跳跃腾挪,左躲右闪,让人无处下手。

左丘明一边晃动着身子,一边嘟嘟嚷嚷:“你能躲过‘声东击西’,我再给你一招‘抛砖引玉’,看你能耐如何?”他从窗台上抓了一把豆子撒到地上,又装出撤离的样子来。大公鸡果然上了当,在地上大吃起来。左丘明悄悄绕到鸡身后,冷不防伸出手去,把鸡捉住了。

左丘明正得意的时候,大红公鸡脖子往后一扭,照着他手臂上狠狠地啄了一口。他疼得大叫一声,松开了手。鸡便乘其不备,逃之夭夭了。原来,由于他视力不太好,抓得不正,只抓住鸡半边的翅膀,鸡便能在情急之下转身反击了。

几次抓鸡失手,左丘明有些恼火,他拿起大门边上的大扫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阵狂扫,弄得院子里尘土飞扬,败叶漫舞。他夫人在屋子里喊起来:“叫你逮鸡,怎么扫起院子来了?”他喘着粗气回答说:“你懂什么,这叫‘混水摸鱼’,是兵书上的一个计策。”你别说,这招还挺管用,大红公鸡经他这么一折腾,果然乱了阵法,在院子里上窜下跳,左冲右突,最后累得筋疲力尽,耷拉着脑袋龟缩到了墙角里,不敢动弹了。

左丘明站在鸡前面,长舒一口气,用手指着鸡的头,一板正经地说道:“跟我斗阵法,你还嫩了点,才用了三招你就坐以待毙了。我还有‘调虎离山’、‘笑里藏刀’、‘围魏救赵’、‘以逸待劳’、‘连环计’、‘偷梁换柱’等招法没露出来呢,若再不老实点,你会输得更惨。”说归说,到了下手捉鸡的时候,他还是有所顾虑,刚才被啄的手还有些疼痛。左丘明举起大扫把,朝鸡身上以泰山压顶之势盖过去,满以为这回就十拿九稳了,但就在扫帚落下的瞬间,那只看似无力反抗的大公鸡突然张开双翅云燕飞天般飞上了墙头。左丘明举扫把再扑下去,大公鸡惊叫着飞到墙外去了。

左丘明慌忙打开大门,来到院外搜捕,只见四下里安静如初,早已不见了鸡的影子。夫人见他垂头丧气返回家中,少不得一通埋怨。没有了大红公鸡,少了一道主菜,俩人心里自然都很郁闷。

过了一会儿,忽然听到两位朋友在大门外兴高采烈地喊叫起来:“丘明,快出来呀,有鸡吃了!”

一听“有鸡吃”,左丘明精神一振,心想:自己弄丢了一只鸡,朋友正好送鸡来补上这个缺,也算扯平了。他急忙回应:“来了,来了。”到了大门口一看,左丘明乐了,朋友手里提的正是自已要捉的那只鸡。问起原由,朋友笑道:“巧事一桩。我们俩因见你心切,走路急了点,累得满头都是汗,心想这么灰头土脸地见你这位大君子,有失礼教,就想找点水洗把脸,发现墙角处有一口井,走过去一瞧,嘿,一只大红公鸡浮在水面上,翅膀偶尔还动一下,提起来一看,已经快死了,正好拿来做下酒菜。”左丘明接过鸡,送进厨房里。

夫人见了,双手接过来,笑吟吟地说了句:“贵人自有天助”,就开始准备杀鸡做菜了。

这正是——

丘明宴客要捉鸡,军事理论来助力。纸上谈兵总觉少,贵人相助心满意。

瞧,即使满腹经纶没有实践,是抓不了鸡的,实践才是硬道理!

三 左丘明与肥桃

相传在古代周朝,分封的肥子国被灭亡之后,肥族人东迁至泰山西麓,在齐、鲁两国之间重建了肥子国,即在当今肥城的东北部,后来肥子国境归属了鲁国。春秋时期,鲁国西北部的都君庄(即现在的衡鱼村)诞生了一位文史巨星——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丘明年迈从鲁国退休归隐故里,除专心编著史书《左传》和《国语》之外,闲暇喜欢农耕,但最喜欢的是种桃树。据传他带领子孙在陶河边栽植桃树百亩,郁郁葱葱,非常茂盛,被称为“左丘桃园”。春季桃花如锦似霞,花香四溢,蜂蝶戏舞。盛夏酷暑。他不怕炎热,带领子孙和弟子到桃园浇水、施肥、捉虫、锄草,还修剪枝条。有时结果太密,他还指导年轻人进行疏果。时待金秋,果实累累,硕大味美,满园飘香。他令子孙选摘个大漂亮而馨香者,采满几竹篮,分别赠送给庄里的高龄老人,并且欢迎乡亲前来桃园赏桃品桃。

左丘明与乡亲们共同围坐在桃屋前的圆桌旁,一边品桃,一边聊天,和谐融洽,笑声不断。

有一次,他心血来潮,灵感突至,即兴吟诗一首云:

仙桃果中宝兮,肥子无与伦。

声誉遐迩传兮,芳名华夏闻。

汁多沁肺腑兮,味美更益神。

食之能增寿兮,何须茸和参?

左丘明有个嗜好,即特别爱吃桃子。每至桃子成熟季节,即以肥桃为饭,精神振奋,灵感倍增。编纂编年史《左传》时,下笔如有神,写的又快又好,像三峡流水,波浪翻卷,咆哮奔腾,气象万千,一泄千里。相传,他晚年因患眼疾以致目盲,但他雅思未尽,心思口述,让子孙和弟子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国语》和我国第一部谱牒书《世本》。

桃树老死之后,左丘明舍不得烧掉,请木匠把桃木精雕细刻制成刀、剑、枪、棍、戈等兵器,挂满自己居室之墙壁。乡邻疑而问及此事,他笑着说,世之万物须尽其用也。桃木制品既可做艺术品观赏,也能吉祥镇宅,祛灾避邪呢!乡邻听他一说,都非常感兴趣,于是纷纷仿效,家家挂起桃木剑、桃木刀、桃木枪;有农事忙没大功夫的,即用桃木削成棍子,挂在墙上。久而久之,挂桃木制品避邪,形成一种民间风俗。今人认为桃木祛灾避邪,也许自此始矣!

因左丘明喜欢种桃树,四外八乡村民纷纷仿效,桃树栽种面积越来越大。因附近肥子国的影响,所产果实由桃子改为肥桃。相传北至福山、万灵山、陶山、牛山、夹子山,东至米山、凤山、白云山、刘台山、布金山,南至岈山、肥猪山,鲁国大汶河之阳向北至五道岭,几乎村村有桃树,人人吃肥桃,逐步形成了数万亩桃园。

左丘明的好友孔子率领弟子,来都君庄探访他时,路过白云山南麓遇上了雨,把所带之书全都淋湿。须臾雨过天晴,孔子向四下一望,见山路旁边满是桃树,就吩咐弟子们把书挂在桃树上晾晒。后人为纪念圣人在此晒书,盖庙宇纪念,名曰“晒书城”。

因为左丘明特别喜欢桃,以至于在他写《左传·襄公十七年》这一部分时,文中有“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桃”。据说,桃字应为“陶”,即鲁国北部之陶山一带,是笔下有误,还是把“桃”作为这一带区域的代称?后人不得而知,甚或百思不得其解。

左丘明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楚国人让鲁襄公亲自为楚康王的尸体赠送寿衣,于是鲁襄公就令巫人用桃棒、笤帚先在棺材上扫除凶邪。这段文字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用桃木避邪已是华夏民族人普遍知晓,习以为常的事了。左丘明在家乡喜欢种桃、食桃,用桃木制品镇宅避邪就不足为怪。当今人们仍认为桃木制品镇宅、驱邪、避灾,是沿袭数千年的传统风习,是顺理成章的事。

左丘明与桃树的故事流传至今,说明桃乡人民想着左丘明这位春秋大儒。人们怀念他,纪念他,足以证明左丘明给肥城留下的荣耀,给华夏带来的荣光。

四 仁德大孝的虞舜

在肥城一带,仁德王虞舜大孝感动天地的故事广为流传。

据说舜被尧起用首先因他的“孝”。

虞舜其母早死,父亲瞽叟娶了后母任。后母生象。虞舜的父亲是个是非不分,顽冥不化的人。为爱后妻,竟想谋害亲子。虞舜的后母天生刁蛮,且邪念多多。舜的异母弟弟象因父母宠着经常对虞舜傲慢无礼。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虞舜倍尝艰辛,经常挨打受气。

虞舜有大孝和仁德风度,能和谐,大杖则避,小杖则受。

虞舜的父亲、继母和象把虞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绞尽脑汁欲将舜置于死地而后快。特别是尧将大批的牛、羊、粮食赐给舜,并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娥皇、英娘嫁给舜为妻后,更引起象的嫉妒。象想心术不正, 一心想把两位嫂子据为己有。

瞽叟与后妻、象密谋杀舜,想出一个主意。一天,瞽叟对舜说,家里的露天粮囤露雨,你上去修好它。粮囤挺高,四不靠墙,囤顶上用厚厚的草苫子盖着。舜回到自己的屋里拿工具,顺便把上囤顶修囤的事对两位妻子说了。娥皇皱皱眉,想了想,从墙上摘下自己编的大斗笠,深情地对舜说:囤上高,太阳毒,你戴上这斗笠一可以遮阳,二遇到特殊情况,你可以拽着斗笠绳跳下囤来,保你无事。舜戴上斗笠上了粮囤,刚上了顶,瞽叟就抽去了梯子,象举着蘸了油的火把将粮囤点着。大火很快烧到囤顶,舜想起娥皇交待他的话,只好拽着斗笠象大鹏扑地一样从囤顶跳下来。一点也没损伤。英娘怒气不出,就要去找公公理论。舜急忙将她拦住,好言相劝,才压住了火气。

瞽叟与象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过了好长时间,象见两位嫂子的怒气渐消,就甜言蜜语地给舜说:哥哥,天旱啦,咱家的井也快没水啦,咱抽空淘淘吧?舜爽快地答应了。英娘想,上次修粮囤差点没把丈夫烧死,这一次不知象又耍什么鬼花招。他与姐姐商量对付的办法。娥皇想了想,趴在妹妹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出了自己的办法。英娘听了点头称是。

淘井这天,英娘将从龙王那里借来的龙衣给舜穿上,又将一把龙状的锥子交给舜,并嘱咐舜说:你下井后就快向井洞里钻,千万别迟延,要是象填井砸你,你用这龙锥一挖,就能挖出一条上咱这屋子的洞来,保你没事。

果然,舜刚下到井里,瞽叟、任、象三人就一起往井里掀石头,不大一会就把井筒填实。象望着填满的井说:这一招是我想的,两个美人归我。正当三人满心欢喜得时候,舜从自己屋里拍打着一身的泥土走来。他们看见舜完好无损,都吓呆了,以为是天神助舜。连忙趴在地上磕头请求饶恕。舜忙搀起二老和兄弟,语重心长的向他们讲一家和睦的道理。父母及其弟被虞舜的大仁孝德所感动,悔过自新。打那时起,一家人和谐相亲,共享天伦之乐。

五 孔子师徒紫盖山游学

据民间传闻,孔子曾多次带弟子到平阴游学。其中一次,孔子来平阴,走的是旱路。这次,孔子师徒一行途经今姚村、堽城、汶阳、陸房,来到衡鱼(左丘明故里)短暂逗留后,西行二十余里,来到一座小山前,穿过小石桥,便来到目的地古城“京兹”(今.孔村)。当时,这里自晋伐平阴之战以后属三不管地带。孔子决定在这里广施教化,为民传道。孔子不愿住在城內,就和弟子们在城东门外一座美丽幽静的小村庄居住下来,在此聚徒传教。

初夏一日,雨过天晴,午后,孔子由弟子们陪伴,登上村北那坐秀丽的小山,遥望四野,忽见正西一山,山巅紫云笼罩,久聚不散。孔子甚喜,曰:“山有祥云定是福地”。孔子目测了一下, 两山相距不远。于是便带弟子们乘兴向西山奔去。孔子与弟子们到达山顶时,看到祥云盘旋如绢,顿感如临仙境。孔子经过询问山上的老者,知道此山叫紫盖山。孔子认为此处是讲学的好地方,于是就在山顶设坛授徒。此后一连数年,孔子师徒每逢夏日都光顾紫盖山游学。

后人为了纪念孔子来此讲学,把孔子刚来时走过的那座小桥,重修后叫作“宏济桥”(平阴县志有记,在合家楼村南 );初次讲学的小村庄叫作“孔子村” (平阴县志与明代村碑有记,今合楼村 );曾经登过的村北秀丽的小山叫作“子云山”孔子讲学的“紫盖山” 改名为”孔子山”。

还有一次,孔子来平阴,走的是水路。那时,平阴城东南三十六华里处有一条古老的河道,名叫“紫柳河”(今紫柳沟子)。听白发老翁说,古时侯此河可以冲船到曲阜。

孔子这次来平阴,动身前对弟子们说:“上次去京兹城,顺路考察了左氏(左丘明)故里都君庄,这次我要走水路,考查大禹治水后,黄河故道沧海桑田的变化。”孔子师徒一行,乘船途经泗水、洸府河、汶河 、遂城河进入坡阳湖(位于遂城西北,现为肥城西南与东平接壤的涝洼地),然后驶入“紫柳河”。相当年,这紫柳河有七泉(柳沟泉.太液泉.牛突泉. 海眼泉.甲沟泉.龙窝泉.皇路泉)汇流,河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 ;两岸紫柳成行,婆娑起舞。孔子师徒在船上谈笑风生,即景赋诗,一路快活。船向北行驶到河床拐弯处,见河东岸有一村落,村内及河滩上长满各种奇形怪状的大柳树,其中一棵柳树上长着一枚树影,大如车轮,形似虎头,视之威人。孔子看到此奇树,便想到了他一向崇拜的柳下惠。于是就对弟子们讲起了柳下惠做师士(管刑狱的官)时,因执法严明,三次被罢免,无怨言;诸侯国慕其才,以高官厚禄相聘 ,而他仍不肯离父母之邦的故事。赞扬柳下惠:“降志辱身,言中伦,行中虑,斯已矣。”

船驶过“柳 、太二泉”,“紫盖山”就在眼前。向西北行驶不远,河水搁浅,船靠岸边停在一棵弯柳树下。孔子望见岸上村边不远处,一株大杏树下有一个石台子。石台子旁边摆着几块方石,孔子一看此处正是讲学的好地方,便和弟子们就此下船,奔杏树而来。他们来到树下短暂休息之后,迟子、樊须、柳子、颜幸和几个当地的弟子,趁此机会去准备车子。

虽是盛夏的天气,在河边的树荫下却感到浑身凉爽。成熟的杏子发出阵阵的清香,风摆垂柳,仿佛向客人招手。弟子们也翻开书卷,即兴阅读。孔子心中大悦,于是,摆开古琴弹唱古曲。此时有几个打渔的老翁听到曲子,便知孔子又来讲学了。他们立即下船上岸,奔杏树而来。他们和赶来的村人蹲在孔子徒弟中间,入迷的倾听孔子絃歌颂経。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樊须、颜幸等弟子赶着车子过来,请孔子上了车。他们师徒走一桥过一村,直奔“紫盖山”而来。“孔子回来了,孔子回来了!”乡亲们奔走相告,为孔子设宴接风洗尘。紫盖山教书堂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孔子六十九岁那年,鲁国以重金迎接孔子回曲阜后,国君要他举荐人才,担任要职。年后,国君要在第一个卯日将举荐人才封官上任。此时,其他诸侯国也传来书信,请孔子推荐弟子到他们国家做官。喜讯传来,孔子高兴万分,夜不能寐。他顾不得年关已近,首先派得意门生提前通知紫盖山的弟子,不要回家过年,在紫盖山待命。当时的“紫盖山”,山下树林号称“黉场林子”。那里有弟子们的美好家园,房屋殿堂齐全,学子数百,由孔子的得意门生代师授学。

孔子举荐弟子心切,安排好家务后,不怕寒风刺骨,在年二十八的那天黎明,就让弟子套车,他亲自奔紫盖山去请弟子。孔子师徒走泗水,过宁阳,穿肥城,快马加鞭,一路疾驰。马车来到平阴时,天近傍晚。邑人听到了夫子的车马之声, 家家卦起红灯笼,为孔子的车马照路。沿途的乡亲们,在路旁点燃火堆,手举火把为夫子袪寒。家家户户的门口,礼花绚烂,鞭炮齐鸣, 对孔子热烈欢迎。 先师为弟子们带来了喜讯,带来了信心。孔子在紫盖山与弟子们欢聚一堂,和乡亲们共度除夕。大年初一这天,孔子携同弟子与当地父老乡亲们拜年,中午和周围的乡亲们同吃第一顿午饭。第二天一大早夫子就将选好的栋梁之材,分往鲁国和其他诸国为官,临行时山下的乡亲们都赶来击鼓絃歌,为即将上任的治国良才送行。

现在,事情虽然已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平阴人至今过年仍流传着为先圣 “照廷”,家门口点燃火堆的遗俗。“紫盖山”(今孔子山)山上的孔庙旧址犹存;村东面的“杏坛遗响”古碑依然挺立。

孔子师徒的泰西游学,是“文化下移”,实施“平民教育”的战略举措。此举沟通了孔子与社会底层劳动者的联系,使他们能够走进孔门,接受教育。由于 孔子师徒深入社会,实地演练“六艺”,沿途察景观物,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影响,从而生源巨增,弟子三千。

综现孔子的泰西游学可知,这位文化巨人,伟大的教育家,为拓宽平民教育的道路,践行有教无类,呕心沥血,千辛万苦。他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治国人才,也为弘扬文化培养了一批育人高徒。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孔子泰西游学,传播了华夏文明,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火种,意义巨大,功不可没,影响深远。

六 于九连的传说

于九连,肥城市王庄镇中于村人。一八六九年生于一个普通的世医家庭。他自幼受祖传医业的熏陶,行医终生且善武术。他医高心善,排行第四,人称之为“于四爷”。

其父于甲森,是一位民间医生,以治疮卖膏药闻名遐迩。行医常奔波于东平、肥城、汶上、平阴、东阿等地区。有一次外出行医,在回家的途中遇上两个向他无理要钱的人,于先生冷眼以待,喝令他们滚开。当他见那两个歹徒拿出刀子要行凶时,就顺手从路旁拔下茶碗口粗的一棵树自卫,幸免了一场大祸。此事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于九连从十六岁跟父亲学医,特别是对膏药的制作非常精心,至一八九四年,年满二十五岁的于九连已掌握了膏药的制作。父亲的医道也学到了手。制作的膏药薄如白纸,贴之牢固,而且较之父亲制作的效力高。从此,他便外出开始行医。

于九连素以根治疮症闻名方圆。在东平、平阴、齐河、宁阳等地,曾有神医之称。他对患者从不分富贵、贫贱,收费公平。对家境十分贫寒的就医者,免费治疗,热心送药。许多患疮者感恩不尽。

1935年,安临站区董庄子村一位中年妇女患迎风疮(骨髓炎),曾到济南、泰安、宁阳、长清等处求医,未能治愈。奄奄一息之时,于九连给予精心治疗,终使之痊愈。1936年,东平县常庄村姓颜的一童养媳,小腹之中患恶疮,于九连用偏方(即鸡、鱼之类)对腹中的恶疮进行强烈的刺激,凭着他多年的经验,将患者腹中的毒液从阴门引出,患者因此痊愈,家人感激不尽。

1942年间,于九连赶演马庄集归来,走至孔庄家庙前,见一衣着烂褛的小男孩躺在庙门前呻吟。他赶紧过去询问,小孩不语。细看,原来小孩的腿上有一茶碗口大小的疮正在流脓。于是他立即掏出刀子、镊子,趁小孩还未注意,把疮豁开,将脓排出,又从竹篮里拿出膏药贴于患处。此时有一中年妇女左臂挎篮,右手拿棍走来,见此景惊诧不已,连忙跪下磕了几个响头。原来他就是小孩的母亲,黄河西齐河县逃荒者,小孩就是他唯一的爱子。于先生见她母子着实可怜,就拿出给自己小孩买的食物,连同几块钱放进了她母子篮子里。1944年,于九连去东平某地行医,回返途中过一山口,几个强盗正在抢劫一对新婚夫妇认亲骑的毛驴。他路见不平,上前过问,其中一头目见于先生是一白头老翁,顿生歹意,示意其同伙把于九连骑的毛驴也抢走。于九连见此,不慌不忙,慢慢下驴。抖了抖精神,轻舒猿臂,慢运丹田,使了个蜻蜒点水式,便把那几个强盗点倒在地,动弹不得。那几个歹徒,见遇到了高人,只好苦苦求饶。

19659月的一天,96岁的于九连,赶集行医回家,感觉身体不适,躺在床上不久便与世长辞。

于老先生去世已近50年了,但他悬壶济世,医高心善的事迹,至今成为人们的美谈。

七 养姑洞传说

泰山西麓盛传着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养姑洞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山西洪洞县有一位叫王淳的青年,从小失去双亲,靠姑妈抚养长大,他姑妈也是个苦命人,婚后无子,丈夫病逝。为保贞节决意不再改嫁,和侄儿相依为命。在一个大旱之年,王淳和姑妈外出讨荒要饭,二人来到肥城南尚任一带。由于长时间的饥渴劳顿,王淳病倒了,他只好在一座山的南面找了一个山洞(阳谷洞),把姑妈安顿下,白天讨了饭来给姑妈吃,夜晚守护在姑妈身边。有一天,王淳转了好几个村,一点吃的也没讨到。回到洞里,看到躺在铺草上的姑妈一动也不动,便慌了神。他连喊了几声,姑妈均无应答,知是饿昏了。他急忙走出洞来,想寻点野菜为姑妈充饥。刚走出洞口,忽然发现不远处有棵桃树结满了桃子,便上前打量了一番,知道桃子不熟。但转念一想,这里没有其他可吃的,桃子不熟也可以充饥。于是,他急忙爬到树上摘了几个带回洞去。桃子青涩酸硬,王淳知道姑妈牙口不好,就自己先把桃子嚼碎,一口一口地喂。

不一会儿,姑妈渐渐苏醒过来了,王淳非常惊喜。他扶姑妈坐起来,姑妈揉揉眼对侄儿说:“刚才我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看到东山坡上有位仙女,她说是王母娘娘的女儿,因羡慕人间的自由。偷了蟠桃来到人间,只因自己体单力薄,无力挑水浇灌,因而桃子又小又青。仙女托我找个勤劳能干的年青人,替他挑水浇树……”

王淳听了姑妈的叙说,觉得山坡上这棵桃树确实蹊跷,二话没说,就到村里借了副水桶挑着上了山。果然在山顶的巨石旁,有股淙淙泉水,清澈见底。他不顾饥饿,挑起两桶水,顺着崎岖的山路下来,浇在桃树根里,水很快就滋润下去了,他继续去担,累得腰酸腿疼,汗流浃背。衣服划破了,脚上磨起了大水泡,也不在乎,等挑到第11担水时,发现上一担的两桶水没有滋润下去。就想歇息一会。他刚放下水担,猛然间,两颗碗大的桃子恰好掉在水桶里。他拿起来一摸,软软的,就知道是熟透了的桃子。他高兴得忘记了疲劳和水桶,捧着桃子就往山洞里跑,来到到姑妈面前说:“姑妈,你瞧这熟桃子多好,快尝尝!”姑妈接过桃子喜得嘴都合不拢。心想:桃这麽软,还愁没牙吗?她咬了一口觉得香甜无比,顿时耳清目明,精神清爽。她知道这是侄儿辛勤劳动的结果,就赶紧让王淳吃另一个。王淳推脱不掉,只好遵命吃桃。他吃了以后也觉得象喝了仙 汤,浑身有劲。姑侄二人高兴得唱起了家乡小调。

以后,王淳每天去挑水,辛勤地浇灌那棵桃树。他每天都能得到两个熟透的桃子,一个给姑妈吃,一个自己吃,在王淳地精心照料下,姑妈的病很快就好了,而且比过去更硬郎。

王淳勤快能干、孝敬老人的美德,在附近很快流传开。有一天,来了一位姑娘,自称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只身来到此地,愿跟王淳为妻。王淳拿不定主意,来问姑妈。老人看着姑娘和梦中的那位仙女一般模样,俊气迷人。姑妈又惊又喜。姑娘见了她,甜甜地喊了声姑妈,就觉得象大热天吃了冰淇淋一样的痛快。她想王淳也到了该成家的时候了,就满口答应下这门亲事,小两口结婚以后,恩恩爱爱,孝敬老人,十里八乡传为美谈。

白发苍苍的姑妈,跟着他们幸福地生活了好多年,那棵桃树在王淳小两口的精心管理下,长势越来越好,后来经过世世代代的精心培育,发展成为现在举世闻名的肥城桃。

这个动人的传说在王庄镇一带影响很大。当地早年盛行种桃,并出现了“桃园庄”,桃山。很早以前,就有人把王淳姑侄二人住过的这个“阳谷洞”叫做“养姑洞”。王淳被传为“孝子”。附近产生了“姑山”、“孝堂峪”等山名和村名,方圆百里的学者、绅士和群众多次捐款,为山洞塑神、修庙、请道士,并分别于乾隆44年,咸丰9年两次立碑,借此表彰当地的贞节烈女,孝子贤孙等,表达人们的良好愿望。

八 万仙洞传说

很早以前,焦庄的塔子山非常有名,这里主要有万仙洞、哭穷楼、望穷塔以及庙里的众神。这一年,三月十五的庙会又开始了,天刚明人们就发现两个戏台前摆满了板凳,戏台上也摆了不少的桌子,人们非常惊奇。会头见了算卦先生,请他算了一卦,测出有吉祥之兆。他立即贴出告示,请各处做买卖的凑钱,购了大量的纸马香克在楼塔前焚烧。一缕青烟向塔身下的石洞里钻去,人们这才感到石洞的玄妙。就这样一年一度的庙会开始之前,先进香火求吉祥。时间长了,好事人便以办红白事的人家的名誉,进献香火借桌椅板凳,事完后,如数送回,百应百随。当时,人们尽管感到奇怪,谁也不知道所有的桌椅板凳是洞里有千年道业的狐狸和一帮小狐狸们变的,只当是神仙显灵。后来,人们便把这个洞叫做万仙洞。老狐狸为了孩子们的生存,布施仙法,在塔下设了个无底深洞。

有一天,一个名叫王怀的人,为一家办白事的人家送用过的桌椅板凳,中途起了歹意,将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平椅、四条板凳偷回家中。又回来把剩下的送往塔下,点上纸、烧上香,念叨一阵。他一闭眼,桌椅板凳全收进了洞里。

又一年的庙会开始了。洞里的老狐狸心疼人间的凡人毁灭了它的七个子女,决定大闹庙会,看看还有没有歹人作怪。如果没有,它就不忌恨前事,继续为民行善,七个子女成不了仙,也是天意。

庙会上,南来北往的啥样的人都有,要饭的也不少。中午的时候,出现了一件怪事,好多人看见有一只手在各摊上要东西,只听见哀求声却看不见身子。那只手接过了银两一缩就不见了。不一会,这只空手又伸出来了,做买卖的人为了不耽误自己卖东西赶紧打发。他们心里明白但不敢言说,知道这是神仙显灵。

后来,那只手又伸向一个卖炸鱼的,老狐狸连叫数声,也不见掌柜的给银子,时间长了,摊前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卖炸鱼的掌柜外号叫楞头葱,他一见人多影响卖东西,望着那只手,气的舀起一勺热油浇去,只听“哎哟”一声,那手便不见了。就在这时,塔门里一股烟气直上天空,化为一块乌云,越来越大,越变越黑,接着打了个炸雷,狂风大作,下起了大雨和冰雹,货摊子被雨水冲了个干净。待雨过天晴后,整个庙会只剩下哭穷楼、望穷塔和那座庙宇。

以后人们再上山时,塔下的石洞没有了。后来再起庙会都要遇到大雨和冰雹,由此,这里的庙会再也不那么兴隆了。

塔子山庙会旧址位于东焦村西北的小山上,经过战争年代的兵荒马乱,这里的哭穷楼、望穷塔以及庙宇早就被毁坏,只剩下光秃秃的山。现在山上有块平坦场面,据传说是当年塔子山庙会的旧址。

人们憎恨当年私留桌椅板凳的歹人,和那个泼油的楞头葱。不知何时又衍生出了“歹人不吃香油”的故事。这个故事给后人留下了千古警示,心术不正、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是要遭报应的。

九 大柳树的传说

五十年前,东孔村有棵大柳树远近闻名,被人们敬为树神。

这棵柳树位于村东北角的六路口。提起此树,60岁以上的老人都感到自豪。他们说,这棵树一年四季都有人给他烧纸上供,远路的都是赶着马车子来,来者都是祈求树神看病,病人康复后,就给大树挂红袍,以示感谢。因此这棵树红袍常年不断。

这棵树,之所以被敬为树神,还因为:

第一,它粗。现年88岁的老人孔庆荣说,以前他干村自卫队员时,经常在树下站岗。这棵树他搂过,六搂多粗,周长12米还多。他还说,此树有个大树洞,树洞高2米,宽1米多。晚上站岗的自卫队员常在里面倒班睡觉,树洞里能睡俩人。再就是,树洞内经常有人打牌,小孩常在那里捉迷藏。还有人神乎其神的说:“有一年大树遭雷击,大树断下一股侧支,木匠用它做了三张大饭桌。”由此可知大树之粗。

第二,它高。现年83岁的村退休干部孔祥瑞说,从十五里以外的肥猪山上看这棵树,它象把大伞,树冠分两层,很好看。据说陆房战斗时,陈光司令员在山上观察敌情,就把大柳树作为参照物。他对观察员说,要特别注意大柳树西北演马敌指挥部的动静。可见大树该有多高了。至于五里之外的白庄,六里之外的伏庄能看到大树就不值得一提了。

第三,它大。大,主要是指树冠之大。此树长在六路口,向西北通演马,向东北通徐庄,向东南通尚庄,向西和西南的三条路通本庄大街和两条胡同。这里在地势上有凤凰墩之说。树荫凉有四十米左右。树周围及路口摆了很多石条。南来北往的人来到这里都得歇息赏景。走时,总要打量大树之奇,情不自禁的探头,瞧瞧树洞。本村的人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三五成群的到大树下玩耍、聊天。到了饭时,附近的人还揣着饭碗来凑热闹。大户人家的长工出坡,这里是集合点。战争时期村里开大会,这里是理想的会场。就连村里的地道出口也设在这里。由此说来,此树不但树冠大,而且作用也大之又大了!

第四,它老。大树之老可从以下几方面看:

其一,从树干看老。见过此树的老人都说此树身子表面尽是疙瘩,有几道沟挺深,盘旋而上,给人一种神秘感。

其二,从树根看老。孔庆寅老人说:这棵树的树根鼓出地面半米多高。当年我们在树下练踩高跷,累了就借势坐在树根上休息,“老村干部孔祥瑞说:“杀这棵树时,树坑挖得比屋都深,有好几条树根比八仙桌还粗。”由此可知,大树是多么老了!

其三、从树龄看老。大柳树于1957年伐掉。当是大树已基本死亡,干树枝特多,树叶稀稀拉拉,可真是老气横秋,不美当年了。大柳树伐掉后,由孔子第七十四代孙孔凡水等8家所分。大柳树的栽植年代无人祥知,据传此树是孔毓和老人所栽,历经八辈,树龄二百年左右。

第五,它奇。奇,主要是说大柳树从刚栽时就是个奇迹。据本家知情人说,栽树老人不但崇尚本家圣人,而且也很敬仰和圣柳下惠。有一年春天,他去离本村六里地的展家洼走亲戚,当时和圣祠的香火正旺,那里的大柳树也很有气色,对此他深有感触。回家时路过橡子林,又看到五棵橡子树遮天敞日,就突发奇想,回家后就专心挑选了五根优质柳木棒,在自家闲园子的东北角,借凤凰墩之地势,把这几根柳木棒在原地扎了一个六米多的圆圈栽上,并在东南方向特意留了一个较大的树空。为了让柳树有充分的养料,他又在柳树旁建了一个较大的厕所。以后,老人特意造型,别出心裁把这几棵小树拧在一起,为其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美景创造了条件。

老人如此栽柳是希望他的后辈不忘圣祖,学习和圣,团结治家,和睦处世,五子登科,共同创造生活美景。

人杰地灵出奇事,古老大树留芳名。东孔村的橡子树和大柳树体现着孔氏族人的聪明智慧和美好愿望,人们难以忘怀。尤其是在追求和谐社会,崇尚大自然的今天,旧景重提,依然能够激发我们保护大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满腔热忱,故此撰文记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