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酷作古人的诗作和书法如何有机结合

 书法初步 2016-02-19

酷作古人的诗作和书法如何有机结合

米芾《淡墨秋山诗帖》

【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米芾(1051--1107),宋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人,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吴人,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了解了以上信息,再看看米芾的这首淡墨秋山七绝诗,全诗共28个字,言简意赅、一气呵成,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文的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丝丝热情和万丈豪情以及对友情的高度赞颂。

诗中前两句的秋山、远天、暮霞和紫烟均是实景,这些景物在唐宋的诗文及书画中随处可见,“淡墨”二字开头更显得举足轻重,诗文的作者是个大书法家,对书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对墨的浓淡稀薄非常讲究,可以说是朝思暮想,由此可见,“淡墨”二字开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首二句中的“画”和“添”二字更用得出神入化,作者是书画家,还精于鉴别和临摹,自然知道如何画和如何画得更好更真。“添”是增加的意思,当自己没有想到或漏掉或觉得不满意后才增加,书画创作中也经常需要添加或重新再作,这也是个深思熟虑的过程。首二句浓墨重彩所描写的美丽风景,令人沉醉,令人遐想和思念,为下面的抒写友情作出了厚重的铺垫。

后二句抒写友情。这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米芾大约也就30岁左右。诗贴上无款印,可见诗文是写给老朋友的 ,不需要签字盖章,绝对是无偿奉献。这个“故人”非一般人,两人年龄悬殊应该不大而且感情深厚,可能是在一起长大的同窗好友或早年形影不离的朋友或对自己有帮助、爱好兴趣相投的人等等。无论如何,“故人”重逢携手是万分高兴的事,写首诗作幅字画送给老朋友留作纪念也在情理之中,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朋友想见一面确实很不容易的。句中的“好”和“重”用字非常准确,“好”字写出了重逢的喜悦和兴奋,“重”字表明了重新和再次相见的不易。诗中所言“平山”可能是指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因为唐宋时河北省就有平山县。“不到平山谩五年”,最后一句写得很俏皮,既突出了朋友之间的真诚无私,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个性。因为自己没有到平山去一次而被朋友背后骂了五年,由此可见两人感情之深非同一般。句中的“五”,也不一定是实指,只形容时间很长。句中的“谩”字形容的非常漂亮,符合米芾“天资高迈、人物萧散”的个性。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以此表达他的个性和思想状况。

以上为淡墨秋山诗的内容评析,下面再谈谈诗贴的书法特点。

此书帖流传有绪,且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幅钤有清代安岐及乾隆、嘉庆内府鉴藏印多方。收入清宫旧藏《米芾诗牍册》。由此可见,诗贴虽小也价值不菲。

米芾传世作品中以长卷及小品为主,《淡墨诗帖》属米芾行草书中的小品,寥寥廿八字,变法无穷,气象万千。“淡”、“墨”、“平”等字之浓重与“故”、“人”、“好”等字之轻灵有机的组织在一起,使作品带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米芾笔法的多变堪称宋人第一,古人所谓八面开锋,即是指米字而言。单从此帖的“淡”、“秋”、“远”、“天”、“霞”、“故”、“人”、“不”等字的奈笔来看,各具形态,变化无穷。

米芾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一生只活到57岁,于公元1107年病逝,公元1104—1107年知无为军。无为留有米公祠纪念他。

以上评析为本人对这首淡墨秋山诗的理解和推测,仅为个人观点,有关书法评论摘自网络,也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尽请指正。

2014年5月19日写于无城---何帮发

书画酷,以高昂的姿态,为你推荐一篇值得一读的文艺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