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新老砚收藏怎么玩?

 大白爱大白 2020-10-21

文房|新老砚收藏怎么玩? 

2019-12-12 20:00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现如今已经成为部分投资收藏玩家的心头好,而这其中,又以砚台为最。作为瓷品杂项中的一种,并不受重视的砚台多年来在投资收藏市场上的表现不温不火,但2007年,西泠印社推出的一场“历代名砚专场”中,一方估价为80万元-150万元的“吴昌硕铭、沈石友铭石破天惊端砚”最终以235万元成交,砚台投资收藏异军突起,现实版“疯狂的石头”正在上演。

三要素成就老砚台价值

近年来,砚台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比比皆是。中国嘉德2010春拍“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中,清康熙御制松花石龙马砚以425.6万元成交;北京保利2010春拍中,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最终以1400万元成交。

如果将时间向前推至2001年,中国嘉德一件清初井田端砚只以12万元成交,2002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一方清康熙菠萝纹砚仅以5万元的价格成交。

不过十年的时间,砚台的投资收藏就大热起来,身价陡增。

“现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的多是老砚台。老砚台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年份要好,二是材质要好,三是通过形制、刻工体现出来的人文因素。一般来说,明代的砚台图案简单明了,线条简单,更注重实用性,而到了清代,刻工就相对复杂繁琐一些,比较讲究外观。再往前推的话,汉、两晋、隋唐时期的砚台都是就近取材,宋以后才开始注重砚台的材质。除了石制的端砚,漆沙砚、澄泥砚都等比较受欢迎。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材质的砚,如秦砖汉瓦或者残碑制成的砚台,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都很雅致。”收藏人士李绪杰说。

记者了解到,玩家一般将清晚期到民国之前的称为老砚台,年代越久,雕工上相对越简单,多以寿星、松树等为主,有使用或者磨损痕迹。现在拍卖会上拍出高价的名砚,都是历史上名家用过的,刻有铭文,官藏或者民藏中的精品。所谓的“砚贵有名,身价倍增”就是如此。

老砚台虽好,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精品只能看看而已。对于初入门的玩家而言,如果想玩玩老砚台,只能选择其中的普通品,这类砚台多半能从古玩市场中淘到,市场价格也不高。“年代比较早的老砚台,由于就近取材,材质可能不会很好,工艺也古朴一些,但是胜在年代好,所以市场价格不高,适合初入门者把玩。”李绪杰说。

名家作品抬高新砚身价

如果以为只有老砚台价高,新砚台价低就错了。李绪杰告诉记者,有的新砚精品价格也并不低。“当代书画名家或者是雕刻家做的砚台,由于名气大,预期到未来的升值空间,市场价格已经不低,而且,名家做的砚台在材质的选择上也是比较好的。具备这双重性的砚台,就是新砚台中的精品。”

2007年,北京翰海曾推出端歙两大名砚中的顶级作品,端砚有国家级大师黎铿及琢砚名家刘演良的宋坑名品;歙砚有以王耀、蔡永江、周新钰三位为代表的唐宋名坑名品。而中国嘉德2008春拍推出的十多方现代砚台中,包括杨留海、伦少国、梁弘健、姜书璞、王耀、刘演良等制的砚台,个别估价在50万元以上。

记者来到潘家园北京古玩城,在众多经营杂项的店铺中都有砚台在售,只是摆放位置并不明显。

名为宝藏聚的一店铺老板李心彬先生,给记者看了一方厚约15公分、宽约20公分、长约45公分的现代端砚。他透露,这块端砚的对外要价在1万元左右,但如果有买家真心想要,底价在3000元左右。据其介绍,从古玩市场上淘到的新砚台,根据石质、雕工的不同,价格也差别极大,好一点的达二三万元,价格最低的只有一二百元。

“砚台现在已经没有了实用功能,多半是玩家用来收藏,相对于玉器、瓷器、书画等投资品种来说,还是一个小众市场,全凭玩家个人喜好。”李心彬说。对于初级玩家,他表示,砚台种类繁多,最多能达到几百种。初级玩家可量力而行,从四大名砚,即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入手,其中,又以端砚最为知名。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创出高价的砚台,多为端砚。有业内人士分析,端砚近年来拍卖价格之所以创出新高,可能是与名坑石材的日渐枯竭有关。据了解,端砚的名坑有十多个,最知名的是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但从1998年起,为了保护端砚,国家已对这些名坑实施了封坑处理,端砚的出产也随之下降,而投资收藏向来讲究“物以稀为贵”,数量的减少,自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热捧。

雕工辨识砚台“岁数”

对于喜好砚台,但是又不太懂的初入门者,收藏人士李绪杰建议,可以多跟懂门道的资深玩家接触,这是最有效的学习办法。此外,要对自己有规划、有定位,如果是本着投资升值的角度参与进来,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而且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学会控制风险很重要,有人捡漏自然有人受骗。如果只是本着玩玩的心态,就要多看多接触,再决定是玩坑口还是玩年代。

如果砚台表面没有被污物等包裹,一般人肉眼就可以很容易分辨。在光线好、砚台没有覆盖物的情况下,通过查看雕工,可以看出来是老的还是新的。此外,老砚台有的刻有铭文,一般来说,铭文和砚台应该是同期的,不过,有的老砚台经过转手,铭文年代会比砚台晚一些,也属正常。

砚台的保存相对于字画来说,很容易,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并不高,只有一点,要小心磕碰,保持品相完整,而这对于任何投资收藏品来说都是如此。

还需要注意的是,砚台中也存在一些假货,多半是用水泥充当石材,最简便的辨别方法就是用手掂量砚台的分量,同样大小的砚台,一般来说,掺杂了水泥后会轻一点。

——北京深圳上海三地青年手作匠人的砚台文创与商圈:樊登、罗振宇、papi酱、徐静蕾、胡玮炜、罗永浩、马云、韩寒我们一起来做文化创意产品吧!

【编者按】大家好!我是鲁之揅文房的设计师,为了宣传文房文化、推进文房艺术发展,我们近期会分享相关人物专访、专栏文章和视频、音频以及图片以飨读者和同好,许多内容来自网络,无法联系到原创作者,如果您觉得分享行为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我们做出恰当处理,联系方式请见最下方。同时也欢迎喜欢这期节目的朋友们评论、转载,有好的文章也可以投稿!

请作者  看到这篇文章请联系我,我建了一个文创群,想征集一群小伙伴打造一个文创圈子,共同引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定期举行雅集。我的微信:aidushuxuexi。

——————————————————————

“砚台的设计制作鉴赏和收藏”协会发起人简介:

鲁之揅,原名鲁志深,文学学士、经济管理学硕士,从政十余载,宦海沉浮、案牍劳形,后辞职创业,屡不得法,乃重操祖上旧业,转入翰墨丹青,或以砚为田作杂文激浊扬清,或以石为纸展平生雕虫小技,刀笔合一、自得其乐。近年来,以手作匠人、文房器物收藏爱好者的身份活跃于文艺圈,又以“大王左中右”的笔名在公众号上创作“字体设计文章”,发起国民户外阅读运动、成立“匠人读书公社”、旧石器研习所、砭石砚开发工作室,倡导“天人合一不二”艺术理念;担任松月山房艺术馆顾问、八艺堂设计总监、不器斋常务理事、三文余文化传播投顾。现居深山,隐而不见,作品多发在朋友圈“aidushuxuexi”或公众号“鲁之揅文房”,性情志趣,略窥一二。

鲁之揅文房,提供的不仅是文房器物,还倡导一种用艺术生活的理念,即与物寻趣、与人寻志、与己寻思,以宇宙佳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