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败了围棋高手的人工智能,却答不对一道多选题

 昵称535749 2016-02-19
打败了围棋高手的人工智能,却答不对一道多选题

智能 智能

打败了围棋高手的人工智能,却答不对一道多选题

钟舒婷 钟舒婷 7 小时前

成绩分数不是最重要的,综合素质才是

上个月,Google 的人工智能 AlphaGo 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深度神经网络,以 5:0 的成绩完胜欧洲冠军樊麾,就在大家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到了新高度的时候,其实他们还没能考过美国八年级的考试题目呢。

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 Oren Etzioni 和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在过去的 5 个月里,举行了一场人工智能比赛,邀请了 800 个人工智能团队的 AI 系统参加美国八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二)的科学测试。

万万没想到,曾经赢得问答节目 Jeopardy!(这是 IBM 的沃森),又赢过围棋高手的人工智能,成绩最好的也只答对了 59% 的题目。

获胜的团队来自以色列,名为 Chaim Linhart,Linhart 团队给他们的人工智能使用了“题海战术”,给计算机“喂食”了成千上万道拥有正确答案的题目。但是结果,大概没有一个家长会满意。

对举办方 Etzioni 来说,这次长达 5 个月的测试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让 Google、Facebook、微软等公司的系统在图像、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了进展,达到了人类的表现水平,但是要让机器学会思考还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尤其是在这次的科学测试中,人工智能不仅需要理解基本的概念,应付一些单选题,而面对一些开放式的题目,或者是多选题的时候,人工智能几乎都懵了。

比如其中一道多选题是:一些鱼类在成熟后,多数时间都生活在盐水里,却会在淡水中产蛋。它们这种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是()的最佳证明?

这跟常见的聊天机器人并不一样,Etzioni 表示,多选题需要计算机综合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去理解书本上的概念,这些是更复杂的挑战,需要用到计算机的推理能力。

但是,运营一个名为 Cyc 的 AI 项目的 Doug Lenat 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教会机器去考八年级的试卷并没有多大意义,而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更长远的目标上,通过测试并不代表真正的智能,学会综合不同的 AI 技术或者比取得高分更重要。简单来说,成绩不是最重要的,综合素质才是。

不过,Etzioni 认为考试还是有意义的。他建议下次提供更长的时间和更好的奖励,搞一个更难的测试,来激发更多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参与:“我认为,如果要拿到 60% 或 80% 的分数,那么更长的比赛时间和“更深度”的 AI 技术是必要的。但这是我们的假设,你不能(为了拿高分)使用廉价的技巧,你必须做一些事让 AI 真的聪明起来。”

题图来自 alisialosard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