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让人身心疲惫,倒不如小城古镇来的亲切可人。多元的民俗、地貌、气候,造就了各具特色的金山古镇,在这里,你能体验别样的文化和风土人情。那么金山都有哪些古镇呢?这些美丽古镇你都去过吗?
>>> 枫泾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1966年10月起,划归上海金山县(现金山区)管辖。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又因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著名景点 古长廊、丁聪漫画馆、枫泾长廊小吃一条街、古戏台等。
枫泾建筑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沿河古街绿树成荫,水巷幽静,桥梁有52座之多。
枫泾文化 枫泾文化气息浓厚,所谓“三画一棋”(即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围棋国手顾水如、金山农民画)集中于枫泾一镇,且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著名政治活动家朱学范,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卓越的领导人。他们逝世后均安葬在枫泾公墓。
交通信息 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下,“梅陇”公交站坐枫梅线到“枫泾牌楼”站下
>>> 张堰镇 张堰镇位于金山区境中部,张堰镇地处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上海的西南部,张堰镇旧名赤松里,相传汉留侯张良从赤松子游曾居此,故又称留溪、张溪,时称留溪镇。“千年古2镇,百年风骚”便是对张堰文化历史的精细描绘。
著名景点 南社纪念馆、张堰公园、姚光故居等。
南社纪念馆 南社纪念馆是国内首个全面陈列南社历史人物事迹的纪念馆,里面讲述了许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史实。纪念馆是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感兴趣的你不如去南社纪念馆近距离接受一回历史的熏陶。
百家天主教 百家天主堂,又名耶稣君王堂,位于张堰镇百家村。据说百家天主堂是金山县最早恢复的天主教教堂,目前也是金山区天主教总堂。
张堰公园 金山的张堰公园,据说曾是元代隐士无良私宅的旧址,后来改造成了一个具有历史风韵的现代园林。虽没有游客摩肩接踵,但你一个转身就能看到不少古木、古楼,到处都是葱葱郁郁,如果是夏天,呆腻了空调房,张堰公园肯定是你首选的避暑圣地。
交通信息 莲卫专线、虹桥枢纽7路、松卫线莲石线均可到达。
>>> 金山卫镇 金山卫镇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有数百年的历史,也是上海市的历史古镇之一,东与石化街道、山阳镇毗连,西与浙江省平湖市为界,南与上海石化公司相邻,北与张堰、廊下镇接壤。
著名景点 万寿寺、侵华日军登陆处、李一谔烈士陵园等。
万寿寺 万寿寺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寺院之一。历代帝王名人多曾留下墨迹,它在清军与太平军的战火中遭遇破坏,1865年万寿寺得以重修。每逢初一十五,总能看见许许多多的香客前来烧香祈福。
金山卫古宅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淞沪战役,在金山卫城南门登陆。日军侵占金山卫后,三天内,仅金山卫镇地区居民就被屠杀1015人。站在这片土地上,心情总有那么些沉重。
钱圩古宅 钱圩又名钱家圩,旧时多圩田,为首富钱姓据有,故名。清初成镇,民国24年曾设镇公所。水上运输发展较早,清末已出现专门从事贩运的航船。
顾观光字宾王,号尚之,别号武陵山人,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金山县钱家圩人。医道精湛,而不以酬金有无为意。诊病之余,系统研究了我国历代的历法和数学名著。
交通信息 虹桥枢纽7路、莲卫专线、金石线、松卫线、朱石专线、石梅线、浦卫线、莲石专线均可到达。
>>> 吕巷镇 吕巷,原名璜溪,唐代起逐渐形成集镇,后因元代名士吕良佐居此得名,为县内古镇之一,清末属胥浦乡。地处金山县南北交通要道,为县境西南和浙江边境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
著名景点 吕巷老街、寿带桥(区级文保)、玉秀桥(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桂花、银杏、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张堰老街。
吕巷古桥 玉秀桥俗称蒋家桥,建于宋代,明代重修,现桥为民国重建,1983年元月重修,清光绪年间的县志记载亦称观音桥。历史上元代著名文学家杨维桢等曾在此桥上眺远酬唱。
寿带桥俗称油车桥,建于宋代,至今约800多年历史,寿带桥为浦南最古老的石桥之一。明代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进行修缮。
乡间小庙 西观音堂遗址位于金张公路3175号,也称西来庵,当地俗称西观音堂。创始年代不详,元至元年间重建。庵前有树龄850年古银杏1棵。
杨爷庙遗址位于干巷干溪街558号(原干巷粮库),也称照天侯庙,当地俗称杨爷庙、西庙、西道院。建于明代,年份不详。庙前两棵银杏均完好,树龄在500年以上。
干巷老街 旧名干溪、干将里,亦名胥浦里。相传春秋时干将曾居此,一说元代干姓居此成大族,故名。清代商业较繁荣。民国时期曾是金山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抗战初期,日军大肆焚烧,大部民房被毁。抗战胜利后,工商业逐渐恢复。
交通信息 莲廊专线、枫戚专线、朱石专线、金张卫支线、金石线到吕巷站
>>> 亭林镇 亭林镇相传由“十二家埭”发展而来,原是农村鱼米集市。唐代以后,亭林已形成集镇。元代设亭林务,明、清为浦南重镇,是粮、棉集散地之一,中山街是商业繁华区。
著名景点 亭林八景、松隐禅寺、宝云桥、枝秀桥、华严桥、华严塔、亭林古文化遗址、亭林镇牌楼等。
亭林八景 亭湖八景,《松江府志》记载其名,历来传说亦有之。今仅存“读书堆(墩)”之半及“楞严塔”中柱和“松雪碑”碑帽及碑文残块。
亭林老街 亭林镇成陆于6000年前,地处冈身(古海岸线)西部,有大寺场寺平南路东侧与中山街西北隅的祝家港东畔两个古文化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晚期的文化层和商周两汉时期的文物。
松隐禅寺 松隐禅寺(1352年),原名松隐庵,是金山区最大的佛教圣地。寺内的华严塔,是浦南现存唯一古塔。寺门口是华严塔桥,建于清朝,在华严塔边得名,因在塔南,也曾被称为塔阳桥,是金山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交通信息 虹桥枢纽7路、南金线、松卫专线、金山铁路等。
>>> 漕泾镇 漕泾镇始建于宋代,古名槽溪。有河名漕溪,后以地处运输漕粮的水道渐称今名。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朝政府曾在漴缺设江海关,为上海地区最早管理海关业务的机构。1958年11月24日随松江县由江苏省划入上海市。
著名景点 济渡桥(区级文保)、冈身遗址(区级文保)、漕泾镇烈士墓、翔龙桥(区级不可移动文物)、金山嘴老街等。
漕泾老街 漕泾古镇紧依海塘,汉代已有铸钱、冶铁、煮盐业,宋代后盐业渐盛,元明间(盐)滩地辽阔,分隶于浦东、袁浦两大盐场管辖,盐商汇集,镇市兴旺。后因屡遭倭息,市镇破败,西移今址。
金山嘴渔村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市沿海陆地最早的渔村,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渔村,滨临杭州湾畔,与大海仅一步之遥,与海中的金山三岛隔海相望。当地居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沪杭公路一侧,开起了数十家海鲜酒店,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海鲜一条街。
阮巷老街 又名阮溪,地处漕泾镇西北,相传三国魏人阮籍晚年择居于此,故名。明洪武年间成镇,清代市容颇为兴旺。民国34年,松江游击县长钟灵部下火烧阮巷,中段闹市成一片废墟。阮巷原属奉贤县西乡,1950年5月划入松江县,1966年10月后属金山县。
交通信息 莲漕专线、石漕线、西卫线、奉卫线等。
>>> 朱泾镇 朱泾镇以河道“朱泾”得名,河冠朱姓,在唐代已有集市,是浦南重镇,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朱泾镇,在秦汉时属海盐县,之后多次变更,雍正四年(1726年)建金山县,归金山县。1997年撤县建区后属金山区。
著名景点 三道旨、阁老坟(清朝大学士王顼龄墓)、五龙禅寺、明朝万安桥、东林寺、金山大桥、万安桥、万安街等。
东林寺 东林寺原名观音堂,始建于元朝,距今已近700年的历史,后改为东林寺,为浦南地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元、明、清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1987年,东林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重修并扩建,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佛像,高约34米。
朱泾老街 济众桥也称还照桥,俗称新桥,位于朱泾市河珠溪与秀州塘交界,始建于明。别去了茶馆酒肆的鼎沸声,悠远了运粮粜米的吆喊号,济众桥就像一位抹去胭脂的女子,回归安静的素人日子。2000年时,此桥被公布列为金山区文物保护单位。
五龙禅寺 原名五龙庙,紧傍五龙港。五龙庙创建年代不祥,清朝同治、光绪年代重修。庙里供奉宋朝武将施锷。五龙庙实际上不是单一的庙宇,还有武圣宫,供奉关公、岳飞、观音和弥陀等神佛。
交通信息 莲朱专线、莲金专线、虹桥枢纽8路等。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文/ i金山
|
|
来自: 憨痴呆 > 《上海、无锡、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