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复大学生书)_林中云燕

 昵称30361684 2016-02-20
能否谈谈您对这段经文的解悟以赐我教 金刚经第八品 依法出先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 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 彼。” “何以故?” “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 佛法者,即非佛法。” 05哲学 曹伟嘉 祝好!
一般人都会以为对佛表示崇拜,对佛法表示热忱,就要做一些有形的,所谓实在的事情,比如往寺庙捐钱、捐物等。好像钱物捐得越多,也就是供养布施得越多,功德就会越大,获得的法益、福报就会越殊胜。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是世人用俗世的观点来表示自己对佛教的信仰。
金刚经这段经文主要表达两层意思:一是不要执著于福德,无论做什么样的布施供养,不要贪求回报,做了就是做了,不必再放在心上。因为福德的本性仍然为“空”。所以佛说: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也就是说,做好事(供养、布施)肯定有好报,但这只是常规认知。而好事本身说到底也并不具备“好”这一特性,只是相比较世间认定的“恶”而言的,所以“好事”本性也是空的。
最重要的是第二层意思。信仰佛教最重要的是明白佛理,要在“理”上下功夫,把佛讲的道理透彻地领悟在心,然后依教奉行。而不是像一般人信教那样,把功夫都用到“事”上,只知道捐钱、捐物,忙忙碌碌做法事。你的财供养再多,甚至用“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所得到的福德(好处、回报)都不如你能懂得那四句偈的意思,并且按照这个意思来认知世界、规范行为(受持)所得到的福德多。所以信佛不是瞎忙活,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扎扎实实地去参透佛的教理。“事”是要做,但更重要的是“理”。
金刚经的要旨在于“破执”,就是凡事不可执著,让自己的心灵最大程度的放松自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栾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