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荠菜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2-20

说荠菜


    牛宪纲

    荠菜是野菜中的上品,从古至今,常见诸文字。三千年前,即有诗人点赞:“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

    《尔雅》 则说得更具体:“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

    荠菜是百姓度荒的恩物,还香,一股独特的清香,受人喜爱,自在情理之中。但各地的叫法不同,归纳起来,怕有几十种,如细细菜 (江苏),鸡足菜 (贵州),田儿菜(青海),清明草 (浙江) ……但叫得最多的,是地菜。襄阳人也叫地菜,有时还加上一粒米:地米菜。

    菹,即腌菜。可见古时地菜之多。一地有一地的习惯,在我的印象里,襄阳人吃地菜,主要是用来做包子馅和饺子馅。有童谣为证:“地米菜,包包子,奶奶吃了绊跤子……”我家隔壁有个郭奶奶,小脚,走路用脚跟。小娃们一唱,她就恼:“绊你奶奶个脚。”

    苏东坡在黄州,“时绕麦田求野荠”,琢磨出一种荠菜羹。他给朋友徐十二写信,专谈荠菜羹:“今日食荠极美。念君卧病,面、酒、醋皆不可近,唯有天然之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君今患疮,故宜食荠。其法,取荠一二升许,净择,入淘了米三合,冷水三升,生姜不去皮,捶两指大,同入釜中,浇生油一蚬壳多于羹面上,不得触,触者生油气,不可食。不得入盐、醋。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鄙厌也。天生此物,以为幽人山居之禄,辄以奉传,不可忽也。……羹以物覆则易熟,而羹极烂则佳也。”

    陆游好像比苏轼更爱吃荠菜,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荠菜写诗:“雨后初得荠,晨庖有珍烹。”“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

    晚年他在乡下,还写过一首 《食荠糁甚美,盖蜀人所谓东坡羹也》,诗云:“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以此向前辈致敬。

    荠菜不仅味美,还不惧严寒。晋人夏侯湛曾作 《荠赋》 以颂之,其中说:“永安性于猛寒,羌无宁乎煖燠。齐精气于牧冬,均贞固乎松竹。”

    明代滑浩编撰的 《野菜谱》,也有荠菜,近似歌谣,通俗易懂———“荠菜儿,年年有,采之一二遗八九。今年才出土眼中,挑菜人来不停手。而今狼藉已不堪,安得花开三月三。”

    “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我一直纳闷:此时的荠菜老不堪食,怎么赛灵丹呢? 去年三月三 (阳历四月二日),见一对老年夫妇采荠菜,问他们有什么用呢?回答说:“煮鸡蛋,能降血压。”这倒是头一回听说,我恍然大悟,赛灵丹,当是指荠菜的药用价值。荠菜能治肾炎、水肿,赤白痢,还能健胃消食,因此又有“净肠草”的别号。

    《本草纲目》 的记载更奇:“释家取其茎作挑灯杖,可辟蚊蛾,谓之护生草,云能护众生也。”

    荠菜大致分两类:一是板叶荠菜 (又称大叶荠菜),叶大而厚,耐寒,也耐热,但人工培植易抽莛;一是花叶荠菜 (也叫小叶荠菜、碎叶荠菜、散叶荠菜),叶较窄小,有羽状深裂。

    啥时候的荠菜好吃呢? 数农历冬月、腊月的荠菜最香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