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活跃在中国的日系K-Car

 老D的安乐椅 2016-02-20

文:龚哲文 | 飞灵汽车

在隔海相望的岛国,因为地域面积小,道路狭窄等原因,使得岛国存在一种这样的车型。它们外形小,排量小,但是却有着惊人的内部空间与实用性。它们价格低廉,但是却有着不俗的操控性与动力性,驾驶感受小巧灵活。说到这,想必各位已经猜到小编说的是什么车型了,没错,这种车型就是日系K-car。

日本相关法律规定,车身长度不大于3.4米,宽度不大于1.48米,高度不大于2米,排量不大于0.66L的车都属于轻自动车,也就是K-car。日系K-car的代表车型有很多,几乎所有的日本车厂都推出过自己的K-car产品。而K-car的种类同样丰富,K-car不仅局限于两厢小车,日本本土的K-car几乎涵盖了三厢车,两厢车,SUV,MPV,跑车等多种车型。本田BEAT,铃木Cappuccino,马自达AZ-1就是著名的K-car跑车三剑客,三菱帕杰罗Mini,铃木吉姆尼等车型就是著名的K-car SUV,而K-car甚至还涵盖了自卸车,货车等商用车型。日本特殊的汽车使用环境让K-car在日本可谓发展的风生水起。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国,K-car的发展可完全就是另一种局面,中国人对汽车的消费观从来都是以大为美,而小巧的K-car无疑是与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完全背道而驰,因此日系K-car在中国的发展其实并不顺利,虽然K-car在中国遭遇了冷场,但是依然没有影响到日本汽车厂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他们依然将一些K-car产品拿到了国内进行了国产,那么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些在中国国内国产的K-car车型。

车型1:云雀GHK系列

云雀这个名字可不单单是一种鸟类这么简单,它也是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转民涉足汽车行业之后生产的第一款车型产品。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始由军工企业转变为民企,在企业转型时,贵航工业选择了生产微型轿车。在原航空航天工业部的帮助下,1991年,贵航集团开始与日本斯巴鲁进行合作,斯巴鲁决定将旗下的微型轿车斯巴鲁第二代REX交给贵航工业进行国产,由贵航工业国产后的斯巴鲁REX被命名为云雀轿车,云雀轿车就此诞生。

先期国产的云雀轿车代号GHK7060,搭载了一款代号为EK23的544ml的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30马力,最大扭矩24.5N.m,由于双缸发动机的动力实在太差,技术水平实在太落后,先期投产的云雀GHK7060的销量完全不尽人意。

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贵航工业对云雀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将老旧的双缸发动机换装成了与斯巴鲁Vivio(斯巴鲁小公主)上相同的代号为EN07的四缸电喷发动机,换装动力系统的新车型代号为GHK7071,并且采用“云雀WOW风之翼”的全新命名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新款车型排量为658ml,最大功率40马力,最大扭矩48.8N.m。在采用了全新的动力总成以后,云雀的销量的确比以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在底盘方面,云雀采用了四轮独立悬架结构,并且底盘源自以运动著称的斯巴鲁,操控性的确要比当时市场上的竞争车型奥拓要出色的多,并且云雀也装配了诸如电磁尾门等较为高端的配置,也让云雀在当时的中国微型车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由于先期投产的云雀采用的是CKD的方式进行组装生产,使用的零部件均为日本进口,因此先期投产的云雀轿车的质量十分过硬。但是由于贵航的决策失误,错误的将整车零部件迅速的全面国产化以降低生产成本,再加上当时的贵航工业生产汽车的技术水平实在有限,使得后期装配国产零件的云雀轿车的质量大打折扣,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出现了客户要求退车的情况。接二连三出现的质量问题使得云雀车型口碑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了云雀的品牌形象,质量事件导致云雀在市场上敌不过奥拓,夏利等车型的竞争,最终停产走下历史舞台。

车型2:铃木奥拓

作为微型车生产专家的铃木,旗下产品一直都颇具看点,而旗下著名微型轿车奥拓就是这样一款颇具看点的车型,而奥拓的特殊之处在于,这款著名的K-car不仅仅只在日本本土市场生产销售,奥拓的生产基地与销售渠道几乎已经遍布全球各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奥拓可以说是一款全球车,也是唯一一款以全球车身份出现的日系K-car。

奥拓的国产历程跟上文提到的贵航云雀颇为类似,都是军工企业在企业转型后所生产的车型。上世纪90年代初,生产奥拓的厂家有四家,分别是吉林江北,湘潭江南,重庆长安,西安秦川。由于种种原因到最后四家企业还在继续生产奥拓车型的只剩下了湘潭江南跟重庆长安,而江南汽车又被众泰汽车兼并,江南奥拓车型被划分到众泰TT品牌旗下,所以曾经的江南奥拓也已经不复存在,真正走到今天的也就只有重庆长安。

2009年,全新的第七代铃木奥拓在长安铃木国产,并且全面取代了扎根中国市场14年的铃木第二代奥拓。新款车型与日本本土的第七代奥拓同步上市,说明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练,奥拓车型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愈发成熟,而铃木对中国市场也愈发重视。迄今为止,第七代铃木奥拓在中国市场依然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不错的销售业绩,老奥拓在国内市场打下的坚实基础功不可没。

车型3:铃木北斗星

同铃木奥拓一样,铃木北斗星同样也是小型车制造专家铃木旗下的一款K-car产品,不过与奥拓不同的是,北斗星是一款K-car MPV车型。1998年4月,江西昌河与日本铃木合资组建昌河铃木汽车有限公司。次年,昌河铃木将日本铃木将旗下的K-car MPV铃木Wagon R引入国产,并将国产后的铃木Wagon R命名为北斗星。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国产后的铃木Wagon R搭载了1.0L与1.4L的发动机。

而昌河铃木北斗星的上市,又在中国汽车市场开创了一个先河,在北斗星上市之前,国内汽车市场是没有这样既能保证舒适性,也能保证一定承载能力的车型的。而在此之前,既能拉货又能拉人的车也就只有满街跑的小面了。而北斗星拥有可以与小面媲美的车内空间来保证实用性,又有比小面靓丽的外观,也有比小面出色到多少倍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北斗星的到来,不仅让当时的中国私家车市场多了一份选择,同时也获得了不少私营业主的青睐,既能保证实用性,也能保证舒适性,北斗星在上市也的确是抢占了不少小面的市场份额。

先期上市的北斗星搭载了一款1.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2005年,北斗星经历了一次较大的改款换代,新车型新增了铃木著名的K14B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泉,并且在新车型上标配了ABS,EBD,双安全气囊等安全装备,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昌河铃木在北斗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进,推出了北斗星X5与北斗星e+,并且内饰部分重新设计,使得北斗星逐步发展成一款中国市场特有的本土车型。

结 语

其实在中国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的今天,K-car其实非常的适合中国市场,小巧的车身在车流中穿行更加自如,停车时也更加的便利。虽然目前敢在中国市场试水K-car车型的厂商并不多,但是中国市场依然有像奥拓这样K-car成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案例。既然有成功的例子,那说明国内对K-car车型依然是有着不小的需求,在此也希望各大日系汽车厂商勇敢的将自己的K-car产品引入国内,让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感受到K-car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