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O.572【影·装备】陨落的经典——禄来相机

 泾渭书院 2016-02-21

新朋友点击↑↑【xaphos】快速关注西安摄影网

  1920年,德国商人Paul Franke及机械工程师Reinhold Heidecke成立公司Franke & Heidecke,位於德国下萨克森州(Lower Saxony)不伦瑞克市(Braunschweig),专注於生产高质量的精密机械光学产品。 

  Franke & Heidecke总裁Reinhold Heidecke对机械产品设计非常有研究,亦擅长自己制作产品。Paul Franke则优於商务,并一直出任公司的总经理。

 

    上世纪20年代,是中片幅相机的黄金年代。1921年,Franke & Heidecke推出了一台三镜stereoscopic plate相机,它使用了Carl Zeiss镜头,并以Reinhold Heidecke的姓氏命名为'Heikoskop',一推出即大受欢迎。随着菲林卷(Roll film)相机逐渐占领市场,Franke & Heidecke在1926年推出了菲林版的'Heikoskop',并名为'Rolleidoskop'--Rollei这品牌从此诞生。Franke & Heidecke同时亦着手研究双镜反光相机的原型。 

  1929年,Franke & Heidecke推出了震惊世界的6x6 中片幅Rolleiflex TLR (Twin Lens Reflex)相机,它采用Carl Zeiss Tessar镜头,成为该公司至今其中一部具标志性的产品,被视为古董大型相机的微缩版本,推出後可谓一机风行。由於需求过量,Franke & Heidecke需要在短期内增聘人手增产,到1930年在不伦瑞克新建的厂房已聘用800人,年产相机数量提升至20,000部。  

       上世纪30年代,Franke & Heidecke推出了两个基於Rolleiflex的平价产品:Baby Rolleiflex (4x4片幅)和Rolleicord。1937年,Rolleiflex  Automat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赢得格林披治(Grand Prix)大奖,亦是首部可选用施耐德(Schneider Kreuznach) Xenar镜头的Rolleiflex。


  二次大战爆发,Franke & Heidecke被德国军方徵用生产军备,并叫停了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但随着德国战败,不伦瑞克遭盟军空袭,Franke & Heidecke的厂房饱受战火摧残,令Franke & Heidecke在战後的营运一度非常困难。幸好Rolleiflex在战前已建立良好声誉,甚至连占领不伦瑞克的盟军将领,都支持工厂马上重新投产,这令Franke & Heidecke在短短数年内得到重生。 

       1950年,Paul Franke去世,总经理一职由儿子Horst Franke接任,在他执掌下的Franke & Heidecke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化措施,在产品方面亦进行了一系列新尝试,如引入内置测光标及自动曝光等功能。1960年,Reinhold Heidecke去世。 1962年,Franke & Heidecke正式改名为Rollei-Werke Franke & Heidecke(下称Rollei),Franke家族亦购入Heidecke家族持有近半的公司股份。 

       1964年,Horst Franke为落实企业改革的步伐,大刀阔斧地任命Heinrich Peesel出任总经理,这位本职为医生的商业奇才在几年间点石成金,大幅度提升了Rollei的盈利。首先他提出将管理层的全盘年轻化,重整後管理层团队的平均仅为38岁,同时裁减了约300名冗员, 为公司节省近75万德国马克(Deutsche Mark)。Heinrich Peesel又将每年的研发费用加倍至 87.5万,并重修破旧的厂房,加速生产的现代化,令产品研发周期由7年缩短至2年 。

       1966年,Rollei作出了其产品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尝试,开发了首部单镜反光相机SL 66。

  同年,由新任职Rollei的产品设计师Heinz Waaske个人研发的135相机原型,得到Heinrich Peesel的赏识,迅速投入市场。入职前Heinz Waaske曾分别向旧雇主Wirgin丶Leica前身Leitz公司的Ludwig Leitz以及柯达(Kodak)推销该原型,但乏人问津,幸好遇到Heinrich Peesel这位伯乐。在1966年德国科隆举行的photokina相机展,获得空前的回响。Rollei 35从此成为Rollei的划时代经典产品,至今仍然是最小型135菲林机械式便携相机。 

        踏入70年代,Rollei作为相机制造企业,开始由盛转衰。在Heinrich Peesel领导下Rollei野心勃勃,除积极研发新产品外,分别於德国小镇Uelzen及新加坡建立厂房,并设立更多海外事务处,1972年更从Zeiss手上并购Voigtl?nder,但过度扩张亦埋下了日後公司破产的伏线。 

  1974年,Rollei推出单镜反光相机Rolleiflex SLX(Rolleiflex 6000系列前身),是Rollei首部中片幅电子单反相机,意味着公司产品走向电子化。 

  1982年,由於产品推行过急,生产供过於求,经营不善的Rollei申请破产。在得到英国资金的协助後,Rollei一年後迅速重组,并改名为Rollei  Fototechnic。重整後Rollei开始放弃生产廉价产品,重新专注於专业级中片幅精密相机。由此时到2009年,Rollei经历多次的转手和重组。  

  1986至1988年,Rollei推出投影机Rolleivision 66AV,以及Rolleiflex新版双镜反光相机2.8GX,它设有TTL(机身含镜後测光),优化了曝光和闪灯功能。1988年,Rolleiflex  6008正式推出,可配备多种对应镜头。 

  踏入90世代,摄影产品电子化和数码化已成大趋所势,因此Rollei主打产品Rolleiflex 6008亦推出多种数码机背和可更换底片匣。在1998年Photokina展会,Rolleiflex推出X-Act摄影系统。 

       2000年,Rollei庆祝成立80周年。踏入新世纪,Rollei开始专项发展几个成功产品的扩充版本,如引入双镜Rolleiflex 4.0FW丶4.0FT以及Rollei 35 RF等等。到2006年推出结合数码和菲林高质素的Hy6,可配合使用Sinar或Leaf提供的数码机背。 

  2009年3月,由2005年开始独立运作的Franke & Heidecke GmbH, Feinmechanik und Optik,宣布破产。当摄影爱好者均痛惜Rollei品牌可能从此消失,一班Franke & Heidecke的老员工重组DHW Fototechnik公司,续写这经典品牌的传奇。  

       2011年,禄来为适应竞争激烈的数码市场,开始研发光学滤镜,并正式重返光学领域。

  2015年4月20日德国禄来生产商DHW Fototechnik开始对工厂设备进行清算,并在德国进行拍卖,拍卖品包括1100多件机械和光学制造设备、数控铣床、金属加工设备、测量仪器、测试设备、相机镜头,甚至还有桌椅、电烙铁等等。proventura.de公布了所有待售物品的照片,我们也这才得以了解这座铸就经典禄来相机的诞生地。

  禄来DHW Fototechnik自1995年被三星收购之后就已开始走向滑坡,面对数字大潮其实并不好过,但近几年还是推出了一些新品,并活跃在各大摄影展会之上。面对这一经典的陨落,着实让人感到惋惜,不过禄来工厂虽然可能一去不复返,不过其商标仍可能转手出售,也算是一种经典延续吧和希望吧。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独特优秀的摄影作品,学习更多的摄影知识,请持续关注【西安摄影网】www.xiansheying.net专题摄影!

◇快速关注本订阅号的2个方法:

1.点击右上角的按钮>查看官方账号>点击关注

2.点击微信首页上方“+”>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西安摄影网公众号“xaphos”点击关注即可

◇查看更多本订阅号更多信息:点击右上角人形图标>查看历史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