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汤

 清茶清清 2016-02-21

田玉美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 全国第一批、 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田老出身四代中医世家, 宗尚《内经》 , 法师仲景, 博采诸家, 兼收并蓄, 择善而从。业医七十余载, 在临床实践中对疑难杂症的治疗积有丰富的经验。
1补益肝肾, 开窍明目治疗黄斑病变引起的视物模糊
向某, 女, 54 岁, 2011 年 7 月 4 日初诊。右眼视物模糊一年余。一年余来右眼感觉有飞蚊, 视物模糊, 双手发麻, 面部发麻半月余, 纳可, 二便调, 睡眠可, 精神可, 舌红苔黄, 脉弦细。西医检查: 右眼黄斑病变, 高血
压。拟六味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 药用: 生地15 g, 山药 20 g, 枣皮 10 g, 茯苓 15 g, 丹皮 15 g, 泽泻15 g, 天麻15 g, 钩藤10 g, 石决明15 g, 潼蒺藜15 g, 杭菊花 15 g, 白附子 3 g, 木瓜 15 g, 炒内金 20 g, 黄芪 30g, 生龙牡( 先煎) 各 30 g, 14 剂, 水煎分服。
二诊( 2011 年 7 月 18 日) : 双手发麻明显好转, 现右手无力有胀感, 眼睛胀视物模糊, 膝关节沉重, 纳可,二便调, 舌红苔黄, 脉弦细。上方去杭菊 15 g, 白附子15 g, 炒内金 15 g, 加石斛 15 g, 天冬 10 g, 14 剂, 水煎
服。
三诊( 2011 年 8 月 2 日) : 现双手发麻消失, 视物昏花好转, 目胀, 眼睑无力, 寐可, 二便调, 舌红苔黄, 脉
弦细。上方去天麻 15 g, 钩藤 15 g, 木瓜 15 g, 炒内金15 g, 黄芪15 g, 加木贼草15 g, 覆盆子15 g, 白芍20 g,14 剂, 水煎服。
四诊( 2011 年 8 月 16 日) : 目胀痛及视物模糊均有好转, 下肢酸软乏力, 精神不振, 舌红苔黄, 脉弦细。上方去生龙牡, 加白芍为 30 g, 14 剂, 水煎服。
五诊( 2011 年 8 月 30 日) : 目胀痛, 视物模糊明显好转, 下肢酸软乏力好转, 舌红苔黄, 脉弦细。上方加川牛膝 10 g, 14 剂, 水煎服。
六诊( 2011 年 9 月 14 日) : 目胀痛及视物模糊均明显好转, 下肢酸软乏力好转, 舌红苔黄, 脉弦细。上方去石决明, 加密蒙花 15 g, 五加皮 10 g, 14 剂, 水煎服。
七诊( 2011 年 9 月 28 日) : 目胀痛, 视物模糊、 下肢酸软乏力基本消失, 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继服服上方 14 剂, 后随访一年病情再未复发。
本病属中医视物模糊的范畴, 证属水不涵木证。即以肝肾阴虚为本, 虚阳上亢为其标 , 《内经》 云:“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 而肾藏精, 肝主血, 故肝肾精血亏虚使目失所养, 视力渐降, 视物模糊, 日久则目系枯萎, 玄府闭塞, 神光熄灭而失明, 眼底则见视神经萎缩的改变。治宜补益肝肾, 平肝潜阳, 开窍明目。田老以六味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化裁, 其中六味地黄丸滋阴降火,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杭菊、 生龙 牡平肝潜阳, 加石斛、 天冬、 潼蒺藜助六味地黄丸滋阴明目, 木瓜、 黄芪舒筋通络, 白附子上达头面祛风痰, 待肝阳渐平, 即去天麻、 钩藤、 石决明、 杭菊、 生龙牡等平
肝潜阳药, 加白芍、 木贼草、 密蒙花平肝明目, 覆盆子补肾精明目, 加五加皮、 川牛膝补肝肾, 强腰膝, 且川牛膝还有引上亢之气血下行之效。诸药合用, 标本同用, 故疗效满意。
2滋阴降火, 养胃润肺治疗化疗后咽痛
胡某, 女, 58 岁, 2010 年 7 月 25 日初诊。咽部疼痛 10 余天。诉 7 月 16 号因鼻咽癌化疗后咽部疼痛,扁桃体及上颚部充血, 咽干, 耳部灼热感, 疼痛, 大便 7日 1 次, 干结, 小便频数, 寐差, 舌淡红苔白, 脉细数。拟知柏地黄丸合玄麦甘桔汤加减, 药用: 知母 10 g, 黄柏 10 g, 生地 15 g, 山茱萸 10 g, 山药 15 g, 泽泻 15 g,丹皮 15 g, 茯苓 15 g, 玄参 15 g, 麦冬 10 g, 桔梗 10 g,甘草 6 g, 金银花 15 g, 连翘 30 g, 板蓝根 15 g, 大贝 10g, 蒲公英 30 g, 黄连 6 g, 14 剂, 水煎服。
二诊( 2010 年 8 月 10 日) : 咽部疼痛减轻, 耳部灼热感, 疼痛缓解, 大便 3 ~ 4 日 1 次, 干结, 小便频数略
减, 舌淡红苔白, 脉细数。上方去大贝、 蒲公英, 加薄荷6 g, 山豆根 10 g, 虎杖 20 g, 火麻仁 15 g, 14 剂, 水煎服。
三诊( 2010 年 8 月 24 日) : 咽部疼痛、 咽干明显减轻, 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消失, 耳部灼热感, 疼痛明显减轻, 大便调。舌淡红苔白, 脉细。续守上方加减治疗两月余, 诸症消失。
本病属于中医喉痹的范畴, 辨证属阴虚火旺证。以咽部疼痛, 咽干咽痒, 口干喜饮, 咽部充血, 或扁桃体肿大, 小便频数, 面色潮红, 色红苔黄, 脉弦细为辨证要点。咽喉为肺胃的门户, 如肺胃有蕴热, 火热上炎, 气血结于咽喉, 可见局部慢性充血, 黏膜干燥而发病。另外肾水不足, 虚火上炎, 咽喉干燥, 久而也可发
为咽痛。咽痛的病变在于咽喉, 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 胃、 肾有密切关系。本案患者为鼻咽癌患者, 久病
及肾, 且化疗易伤人体正气, 化疗后肺、 胃、 肾三脏之阴虚, 虚火上炎, 故田老以知柏地黄丸合玄麦甘桔汤为主
方, 玄麦甘桔汤滋肺胃之阴, 降虚火利咽喉, 知柏地黄丸滋肾阴降虚火。加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蒲公英、 黄连、 山豆根、 薄荷清热解毒利咽, 加大贝化痰软坚, 加虎杖清热解毒, 泻热通便, 加火麻仁润肠通便, 诸药并用,标本同治, 共奏滋阴降火、 养胃润肺之功。
3滋水涵木, 利水化饮治疗眩晕
张某, 男, 55 岁, 2012 年 7 月 10 日初诊。眩晕 1年余。10 年前体检发现糖尿病, 近 1 年来时发头晕,眼前一过性黑点, 精神不佳, 腰部酸痛, 双下肢瘙痒, 颈项僵硬, 口苦, 便溏, 纳寐可, 舌红少苔, 脉弦细。既往有糖尿病、 高血压、 腰间盘突出史。拟六味地黄丸合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 药用: 生地 15 g, 山茱萸 10 g, 山药20 g, 泽泻15 g, 丹皮15 g, 茯苓15 g, 天麻15 g, 夏枯草30 g, 炒白术15 g, 法半夏10 g, 焦山楂20 g, 葛根15 g,薏苡仁 30 g, 补骨脂 20 g, 炒杜仲 20 g, 桑枝 30 g, 冬葵
子 10 g, 14 剂, 水煎服。
二诊( 2012 年 7 月 24 日) : 眩晕减轻, 服药后大便成形, 舌红少苔, 脉弦细。上方去法半夏 10 g, 炒白术10 g, 加金毛狗脊 10 g, 白鲜皮 15 g, 地肤子 15 g, 14剂, 水煎服。
三诊( 2012 年 8 月 10 日) : 眩晕明显减轻, 腰部酸痛、 颈项僵硬减轻, 舌红少苔, 脉弦细。上方去金毛狗脊 14 剂, 水煎服。
四诊( 2012 年 8 月 24 日) : 眩晕基本消失, 腰部酸痛、 颈项僵硬明显减轻, 瘙痒减轻, 复查血糖、 血压控制
良好, 纳寐可, 二便调, 舌红苔白, 脉细。续守上方去葛根, 加天花粉 15 g, 14 剂, 水煎服。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 辨证属水不涵木证, 以眩晕日久不愈, 精神不佳, 腰膝酸软, 健忘耳鸣,两目干涩, 夜尿频数, 舌红少苔, 脉弦细为辨证要点。本案患者虽以阴虚阳亢为主, 但亦兼有肾阳虚, 腰为肾之府, 故腰部酸痛, 眩晕除有肝阳上亢之因外, 亦兼夹有痰饮, 阻碍清阳上达故眩晕 , 《内经 》 : “髓海不足, 则
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 阐述了肾虚眩晕 , 《金匮要略》 云 : “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眩冒, 泽泻汤主之。 ” 阐述了痰饮眩晕, 丹溪亦云 : “无痰不作眩” , 故田老以六味地黄丸合半夏天麻白术汤合泽泻汤合青蛾丸加减, 以六味地黄丸滋养肾阴, 滋水涵木,半夏天麻白术汤合泽泻汤化痰饮, 定眩晕, 青蛾丸温肾阳, 强腰膝, 加夏枯草助天麻平肝定眩, 加葛根、 薏苡仁舒筋活络, 治颈项僵硬, 金毛狗脊温补肾阳, 既治腰痛又治颈项僵硬, 桑枝、 冬葵子为田老治糖尿病必用之经验药对, 且桑枝能舒经活络、 生津液、 治瘙痒, 加白鲜皮、 地肤子清热燥湿止痒, 加天花粉生津止渴, 诸药合用, 标本同治。
4补肾纳气, 敛肺平喘治疗鼻炎、 哮喘
夏某, 男, 50 岁, 2012 年 7 月 3 日初诊。过敏性鼻炎、 哮喘反复发作 30 余年。近年来常发过敏性鼻炎、哮喘, 发时则喉间如水鸡声, 痰浓稠, 量多, 色白, 鼻塞,流清涕, 量多, 喷嚏, 鼻痒, 腰酸, 夜尿 1 ~2 次, 便溏, 舌淡苔白, 脉细滑。拟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用: 生地 15 g,山药 30 g, 山茱萸 10 g, 泽泻 15 g, 茯苓 15 g, 丹皮 10g, 五味子 6 g, 杏仁 15 g, 厚朴 20 g, 炒苍耳子 10 g, 辛
夷花 10 g, 白芷 6 g, 薄荷 6 g, 细辛 3 g,徐长卿 15 g, 红参6 g, 14 剂, 水煎服。
二诊( 2012 年 7 月 17 日) : 现哮喘略减, 痰量减少, 鼻塞减轻, 舌淡苔白, 脉细滑。上方去薄荷, 加苏子
15 g, 补骨脂 20 g, 14 剂, 水煎服。
三诊( 2012 年 8 月 2 日) : 喉间哮鸣音明显减轻,痰量明显减少, 鼻塞, 流清涕, 喷嚏均减轻, 腰酸减轻,夜尿 1 次, 仍便溏, 舌淡苔白, 脉细滑。方去杏仁、 厚朴、 苏子, 加炒白术 15 g, 红参加为 10 g, 14 剂, 水煎服。
四诊( 2012 年 8 月 16 日) : 哮喘、 喉间哮鸣音基本消失, 痰量明显减少, 鼻塞, 流清涕, 喷嚏均明显减轻,腰酸、 夜尿均减轻, 大便成形, 舌淡苔白, 脉细。上方苍耳子减为6 g, 辛夷花减为6 g, 加薏苡仁30 g, 14 剂, 水煎服。后其子特来相告, 患者症状均消失。
本案属中医哮喘范畴, 辨证属肾不纳气证。以喘息日久, 呼吸急促, 胸部胀满, 痰多, 色白质稀, 腰 膝酸软, 小便频数, 舌淡红苔白, 脉沉细为辨证要点。《证治汇补》 把本病的病机精辟地归纳为 “内有壅塞之气, 外有非时之感, 膈有胶固之痰” 。故每当风寒之邪侵袭时则会引动伏痰以发为哮喘之疾, 田老认为哮喘当 “发时治上, 平时治下” , 本案患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 伏痰、 肺气上逆为标, 故田老以七味都气丸为主方补肾纳气平喘 , 《伤寒论》 云 : “喘家作, 桂枝加厚朴、 杏子佳。 ” 故田老治哮喘多用厚朴、 杏仁。用苍耳子散发散风寒, 宣通鼻窍, 加细辛温化寒饮, 宣通鼻窍, 发散风寒, 一药三用, 加徐长卿祛风止痒, 宣通鼻窍, 田老治疗鼻炎喜用苍耳子散加此二味, 加苏子降气平喘, 加红参温阳益气健脾, 补骨脂温肾纳气, 白术健
脾益气, 且上三味有实大便之功, 诸药并用, 疗效满意。
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 三补三泻, 补而不滞, 为补法之王道也, 田老善用此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临床运用本方主要把握以下五点: ( 1) 腰为肾之府, 故可用此方治腰膝酸软或疼痛, 兼肾阳虚者可加青蛾丸, 兼寒湿
者可加甘姜苓术汤, 兼瘀血或外伤者可加复元活血汤;( 2) 治下肢酸软无力, 可加怀牛膝、 五加皮、 千年健等
补肝肾, 强筋骨药; ( 3) 治咳喘之证, 为补肾纳气之法,可用七味都气丸加厚朴杏子汤, 咳喘久者, 可加石榴皮、 乌梅等收涩之品, 痰多加二陈汤、 川贝、 大贝等化痰之品, 咳嗽甚者加紫菀、 款冬花、 百部、 白前、 前胡、 川贝等化痰止咳之品, 哮喘甚者先用射干麻黄汤平喘, 待其正缓再扶正; ( 4) 治头面诸疾, 是上病下取。如鼻炎,多加苍耳子散, 酌加细辛、 徐长卿等通鼻窍之品。治咽喉红肿疼痛, 属阴虚火旺者用知柏地黄丸加银花、 连翘、 板蓝根、 山豆根、 大青叶、 牛蒡子等清热利咽之品,若肺胃阴虚火旺者可加玄麦甘桔汤。治口腔溃疡, 属
阴虚火旺者, 喜用知柏地黄丸和导赤散加味。治视物昏花, 可加天冬、 石斛、 石决明、 潼蒺藜、 密蒙花、 决明子等滋阴潜阳之品。治耳鸣, 属阴虚阳亢者, 多用耳聋左慈丸加味; ( 5) 治眩晕属阴虚阳亢者, 用此方加天麻、
钩藤、 夏枯草、 生龙牡等平肝潜阳之品, 若肾阴虚甚者,可加二至丸。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