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727)佛山塔坡庙
塔坡庙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福宁路京果街2号,始建年代不详,据清道光版《佛山忠义乡志》(卷二。祀典)载:“塔坡庙祀东岳神,在京果街,嘉庆丙辰年(1396年)重修。”据史料推断,塔坡庙在明清两代均祀东岳大帝。塔坡庙坐西向东,分为头门和正殿两进,面阔 4.58米,进深8.89米,总面积42平方米,马鞍式风火山墙,梁架为硬山搁檩。庙前为塔坡井,相传是唐代始建时所凿。井泉清冽,永不枯竭,至今附近居民仍在使用。在井台旁的屋墙上,原镶嵌有唐贞观二年的“佛山”石榜及“佛山初地”、“牧唱遗风”石匾等遗物。1998年被公布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塔坡庙所处之地“塔坡岗”原为东晋罽宾国(今克什米尔)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尊者“结茆讲经”的“经堂”旧址。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人见岗地夜放金光而掘得铜佛三尊及石碑,有石刻对联“圣地骤开,一千年前,青山我是佛;莲花极顶,五百年后,说法起何人。”横额:“塔坡寺佛”。后来人们重建塔坡寺供奉三尊铜佛,并立“佛山”石榜,把季华乡改名为佛山,塔坡岗也因此成为佛山得名的初始之地。正所谓:“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东晋隆安二年(398年)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尊者在塔坡岗前“结茆讲经”而始建“经堂”。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乡民在塔坡岗上建“塔坡寺”,该寺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毁坏,明天启七年(1627年),因塔坡岗已平建墟市而另在医灵铺万寿坊(即现佛山市新风路原市委党校,现民间艺术社所在地)重建,并改称“经堂古寺”。 而该旧址则建为东岳庙,又称塔坡庙,于清嘉庆元年(1796)重修。
以前,塔坡庙是备受佛山市民尊崇的“圣地”,“但凡有喜庆、结婚、长寿的事情都要去那里敬奉,祈求保佑。”每年的六月初六“塔坡诞”是塔坡的重大节庆。这天,当年出生的小朋友都要拜“塔坡公”,从街头巡游到街尾,家里添子的街坊到街上派红鸡蛋,家里添女派红包子,一派热闹景象,然而,这样的光景已经多年不复了。1971年开始,塔坡庙被人租住为民居,1998年荒废至今。
古镇佛山曾以庙宇众多驰名于世,弹丸之地竞有大小神庙148座之多,由于工商业城镇寸金尺土之故,比该庙还小的庙不在少数,塔坡庙虽小,却是佛山得名的重要物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据民国版《佛山忠义乡志》(卷十.风土一.月令)载:“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诞,凡列肆于普君墟者以次率钱演戏,几一月乃毕。”据调查,六月初六亦是“塔坡(公)诞”吉日,可推断,“塔坡(公)诞”是普君神诞的一项小区域活动,但该神诞具体活动内容及形式暂未能考据清楚。
资料来源:网络、塔坡庙---塔坡庙和井简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以下照片来自网络
25:
26: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