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大特色人物画家】浅谈“吕凤子”人物画艺术特点

 webbsha 2016-02-21


吕凤子(1886—1959),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江苏丹阳人。是与齐白石、徐悲鸿齐名的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均极为精湛,但最主要的成就还是体现在人物画上。早年、中年时期的仕女画、诗意画,入蜀后的罗汉画以及建国后表现人民生活题材的绘画,都为他在不同时期赢得了盛誉。近代中国画史当中有三位人物画颇见特点的画家,一为丰子恺、二为叶浅予,还有就是吕凤子。


吕凤子幼时极为聪颖,十六岁就得中秀才,十八岁在苏州武备学堂习武。二十岁才开始习绘画,就读于李瑞清所开办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图工科。美术则由山水画家萧俊贤和日人盐见竞、亘理宽之助教授。所以吕氏所受的绘画教育应是属于“中西合璧”式的。既学有传统的课徒式的山水画,也学有西方先进的素描观念。但是当时“两江”的素描教学是由日本人传授的,这与欧洲的学院派素描是有所区别的。因此他虽受“中西合璧”式教育,但这与后来的徐悲鸿、刘海粟等人的“中西合璧”有着从角度上的本质区别。

正因为吕凤子所受的素描教育并非欧洲学院教育,而是讲求、重视线条的“日式素描”,这与中国传统的线描似有共通之处,这对于吕凤子以线为主的画风奠定影响极大。由于他所受的“日式素描”的影响,其对于透视、解剖、色彩、构图,均深有研究。吕凤子曾编写过关于透视、解剖、色彩、构图等图画基础知识的讲义,因而他的人物画特色与前代人物画不同之处也正在于此。前代顾恺之的人物画今已失传,仅从摹本来看,或称'迹不逮意',而吕凤子的人物画则写形貌色极为生动,颇有顾氏'传神阿堵'的妙处。


吕凤子的人物画的归类,虽有不少讽喻时局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但是绝不同于徐悲鸿的现实主义人物水墨画,他的画品风格仍应归于文人画的范畴之中。文人画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书入画”,吕凤子的书法承清道人李瑞清之法,极有特色,且与其画风也能较好和谐。吕凤子对于书法与绘画之间关系的论识极有见地:“中国画一定要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这是中国画的特点。所以中国画最好要用能够自由传达肩、臂、腕力的有弹性的兽毫笔来制作,用手指或其他毛刷等作画,只能构成一种缺少变化的线条,它不能用来代替兽毫笔。”而“成画一定要用熟练的勾线技巧,但成画以后一定要看不见勾线技巧,要只看见具有某种意义的整个形象。不然的话,画便成为炫耀勾线技巧的东西了。”


吕凤子对于中国画的理解有两个层面:其一要用毛笔,即书法用笔;其二用线造型的目的是“形”,而不是笔墨技巧。而他的这一主张应该是对于中国画发展极熨帖的建议:既不要放弃笔墨,又不要拘于笔墨。

吕凤子一生从事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美术人才,我国现代美术界卓有声望和成就的美术家刘海粟、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等都曾随其受学,受到他的美术教育和艺术熏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