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

 大东村人 2016-02-21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前言>>>

大理有很多手艺人,小白便是其中的一个。她从北京回到家乡,在自己家创办了“蓝续”。她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扎染,了解她热爱的家乡。她说,这是她的责任。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张翰敏,白族人

被朋友们称为小白,生于“扎染之乡”大理周城。

2013年,小白在周城创立了蓝续绿色文化发展中心,想要守护古法扎染技艺。

>>>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白族古法扎染特色之一便是那抹清新亮丽的蓝白色。而染成这蓝白色不可或缺的,是由苍山上生长的板蓝等天然植物制成的蓝靛。

「“蓝,染青草也。”」——《说文》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守护蓝,从种蓝起步,了解蓝,古法制靛。

一进到蓝续的院子,你就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植物染料特有的香气。在越来越工业化的今天,小白仍坚持使用植物染料。

「“种蓝成畦,五月刈曰头蓝,七月再刈曰二蓝,甓一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搅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于染布,曰小缸青。出如皋者尤擅名。」——《光绪通州志》

春 · 种蓝成畦>>>

马上二月底,蓝续基地的菜园又要开始种植蓝染的原料板蓝了。

- 2月底 ~3月 -

规划土地,板蓝需要充足的光照

整地,板蓝的生长需要松软的土质和肥沃的土壤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 4月初 -

种蓝,植株之间的距离保持30-40CM,以便日后翻土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种苗插条而成,种植时要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便于根部成长;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种苗种好,需要在行间来回踩实,这样根部不容易积水;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种苗第一次浇水,水分需充足,保持湿润环境。

夏·收获季节>>>

对蓝续而言,在夏季里团队忙于收割长得郁郁葱葱的板蓝,以及要为秋季即将到来的制作靛蓝这一重要工作做前期准备。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五月刈曰头蓝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七月再刈曰二蓝

秋·古法制靛>>>

《齐民要术》记载: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一宿,漉去荄,内汁于壅,着石灰一斗五升,急手挟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着坑中。候如糨粥,还出壅中,蓝淀成矣。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这是2014年小白邀请来蓝续教导打靛蓝的爷爷,当时他已93岁高龄,虽听力不太好,但依旧乐于与我们分享他和“永恒号”(当时他自己的染布的商号)、以及他与板蓝的故事。

爷爷说不需要戴围裙,因为板蓝很干净;不需要太多人,因为会影响做事;不用整天拍照,用心协助他就好;还说不要喝茶,打靛蓝要一气呵成......爷爷的话语,零零散散,看起来没有什么文字诌诌的大道理,仅仅源于生活而已,却给了蓝续最好的示范,他和植物没有距离,亦或许是因为他安静的内心,所以,守住了最美的蓝色。因为认识他,和他一起打靛,才让蓝续在一开始的时候那么难,还是坚持了下来。

2015年,小白又请了一位有十多年打靛经验的爷爷来蓝续,有了之前的经验,一切变得更加有序起来。

准备好陈年木桶、冬季的石灰,先把板蓝浸泡好,每个环节看似简简单单,却是大有讲究。最后,根据板蓝的情况,选定了制作靛蓝的日子。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浸泡的板蓝出蓝后,将其捞出,让其回归自然,与土地一起呼吸。当看到菜园里一堆一堆的板蓝,就知道一切都将回到它最本质的状态。板蓝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将板蓝水入缸,深绿色的板蓝水在木桶的清水中流动,自由而欢快,它们很快融合在一起。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打靛时,静静的听着板蓝水发出“噗噗”的美妙声响,大家都在学着倾听靛蓝。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满满的木桶,那么大的打靛动作,却很少有水花溅出,爷爷说,打靛凭借的是巧劲,一来一回处处用巧。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爷爷每打一个回合,都要和我们沟通靛蓝的反映,泡沫如何?颜色如何?用手来回拨动,声音如何?全程并未使用PH试纸。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上午快要结束时,爷爷说靛蓝和人都要休息,告诉我们可以看看靛花的变化,他中午会看时间过来再打靛蓝,说完便回家了。爷爷走时,木桶上方被密集的绿色靛花覆盖,团队午餐后,靛花也逐渐有了一些蓝色。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打靛要花费一整天的功夫,有时要不间断打靛半个多小时,对体力要求很高。靛花的颜色也开始蓝中带紫。我们终于等到了美丽的靛蓝花。这经过了激烈量的变化的靛蓝水,需要一夜的宁静和积淀来进行质的变化。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第二天早起,看靛蓝,放出木桶最上面的黄色石灰水,我们等到了今年的第一桶靛蓝,它们安静得像熟睡的孩子。

「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李时珍

其中“淀”指得就是打出来的泥状蓝靛,而“蓝”指的是植物板蓝。

冬·静静等待>>>

刚打出来的靛蓝是泥状的,一般需要养护5-6个月,然后才可使用,用时需要加入米酒,白糖,石灰或者草木灰来发酵,发酵成功后才能用于染色。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

靛蓝,在激烈的生命之后,最终安静并积淀,或许半年,又或许,更长一些时间,它们又将重新苏醒,释放醉人蓝。

这一抹蓝白色,来得如此不易,这篇图文进行到这里,关于白族古法扎染也只是刚说到准备染料的工作而已,光染料的制作过程都是一件急不得,马虎不得的事,十分“耗时”,而现今,因为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人在一路寻求效益和便利,因此,有人觉得这是一种“负面的价值”。然而,在蓝续看来,这种耗时却是在弥补这个时代最可贵的精神和情感的缺失。制作的过程伴着温度,爱也在蓝白色出现的一刻凝固和永恒。(未完待续)

素材源自 蓝续

微信号:lanxucdc

匠人志整理出品

━━━ 欢迎更多匠人信息推荐 ━━━

推荐匠人或平台合作请联系C--jrz

投稿邮箱:3057343601@qq.com

本平台原创或转载文章均已注明,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匠人志 | 用时间沉淀出那抹蓝--访蓝续(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