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名家]

 杨关桥 2016-02-21

     杨丰华,原名杨金华,字逸白,1960年6月6日出生于吉林市。师从著名书法家金意庵先生,毕业于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班,师从王镛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中国》副总编辑,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历史文献中心研究员。 作品入展二届兰亭展,新人展,隶书展,行草展,扇面展,册页展,中日诗书展,千人千作展,优秀会员邀请展,中国书法院成果展,中国书协会员百人精品展,著名书法家走进大同邀请展等国家重大展赛并多次获奖。

              海不辞水  故成其大——杨金华及其书法艺术詹言

                                                                   西中文

     杨金华先生,乃吉林书法名家,早年师从金意庵先生,后毕业于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班,师从王镛先生。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重要展览,堪称吉林书坛之中坚。近年来,金华先生设帐课徒,传道授业,为吉林培养了一批批书坛新秀。金华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中国》副总编辑,吉林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历史文献中心研究员。


           初识金华先生,发现在他身上有许多让人捉摸不透的特质。比如说,他本色是一个儒雅的艺术家,但却有着武林人士的豪气;他分明是一个好动的外向型性格,但其作品却有一种安详恬淡的静气;在艺术上,他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然而却对赵孟頫等经典技法派书法大家心悦诚服,顶礼谟拜;在艺术上要求严苛,绝不苟且,但在交友处世中却能广纳博收,圆融无碍。他能把这些表面看来水火不容的特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他智圆行方、宽猛相济的独特个性。


        金华的书法,有着严格的基本功训练,不仅有着扎实的技法功底,而且由于他虚心向学和广纳博收的性格,他很好地继承了吉林老一代书家如吉林三杰、江城四老等人的优秀传统。他不但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临习了二王诸法帖,而且广泛涉猎了章草、汉隶,孙过庭《书谱》以及苏轼、赵孟頫等。书风以二王为基础,融会诸家,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面貌。


        金华以小行书见长。一望便知其出于王羲之《圣教序》,仔细观察,又不纯是《圣教》,他的笔下语言十分丰富,在二王的基调上时常能见到孙过庭《书谱》甚至唐楷和章草的笔法,用笔精到,提按有致,转折细腻,虚实相生,不论是提按顿挫,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笔到意到,绝无一丝含混之处。学二王者,无非两端,一则曰意,二由曰笔。有人得其意,欲追摹其潇洒灵动,而笔下功夫不到,以至虚多实少,是谓意到笔不到;而有人虽在用笔上积累些功夫,提按转折能落到实处,然而却乏灵动萧散的意趣,是谓笔到而意不到。能达到意笔双到,就非有过人的悟性和眼力,又有足够的工夫积累不可,杨金华学二王,能达到意到笔到的境界,是非常可贵的。


        杨金华的书法艺术视野是宽阔的,小行草之外,他在隶书、章草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其隶书宗法汉碑,尤在《张迁》等碑上用功为多,用笔朴拙厚重,峻整奇崛,而又有鲜明的书写意趣,有时以行书的笔意掺入其中,却并不显得扁薄轻浮,主要得力于他对度的把握和对意的追求。当代隶书的书写化倾向非常明显,这是当代人在继承汉隶精神的基础上力求表现时代风貌的结果。可以看出,杨金华的隶书是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金华的章草得索靖出师颂之厚重朴拙,又得宋克的灵动飞扬,常于行书中参用之,在流畅中增加几分沉稳涩滞,而使通篇的节奏感更加鲜明、强烈。


        金华有着很强的章法意识,看他的作品,章法千变万化,时出新意,而与书写的内容和书写风格又能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浑然一体,赏心悦目。凡此种种,无不说明杨金华是一个艺术上的有心人,他的作品不是信手挥洒而成,而是充分体现其创作理念和审美追求的精心之作。然而其作品表现出来的却是一派安详恬淡、率真自然的静气,毫无做作夸张的斧凿痕迹。然仔细看去,却随处可见其匠心。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每相反而相成。所谓聪明人用笨工夫,即是一例。在杨金华身上,我们还可以找出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大胆开拓创新和高度重视技法,坚守一途和博采百家等等,这些看似矛盾的特质在杨金华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古人云:“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形势解》)我们在杨金华身上看到了作为艺术家最可宝贵的海纳百川的品格,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他在艺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微信名称:中国书画名家

微 信 号:shmj2014

微信简介:提供书坛最新消息和书画艺术家的最新动态,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