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云的传说222 2016-02-21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2010-07-19 10:40:03)

 学过几日欧书,以探讨作为途径,以学习作为目的,现发表一下个人见解。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黄自元临九成宫帖》?
个人认为这是一部上乘的楷书字帖,准确一点,应该是黄氏风格的欧体楷书字帖。
黄自元不等于欧阳询。都知道,九成宫碑石经过千年的风雨,自然的风化,以及人为的破坏从而导致了很多的缺字、残字,又有后人的重刻等再加工,导致与原貌相去较远。
历代学欧的高手很多,比如欧阳通、姚孟起,黄自元、成亲王等,另外我还见过一位名气较小的人物咸丰十年(1860)进士王维珍的欧书手卷,相同点:这些高人写的字都是欧书(你第一眼就能看出是欧书),且都是用笔精妙的欧书。不同点:风格面貌大有不同,甚至就连很多笔法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个例子来说明:某人有好几个孩子,每个孩子长得都像父亲,但是每个孩子又都长得不一样。

黄自元九成宫的优点是什么?答案很简单:(1)黄本中没有缺损字。(2) 黄自元是个楷书间架理论和章法理论的专家。他的《楷书间架九十二法》是汉字楷书间架研究的大成。在他书写《九成宫》时,他对楷书的点画、笔势、间架的美学规律,已经具备了非常理性的认识。因此,他出手的字,绝不会有明显的疵瘕的。但是,宋拓本中(现在能见到的最好的拓本),有些字行存在着错落不齐的缺陷,有些个别的字也并非代表着欧阳询的最高水准。

据上为依据,个人认为黄自元九成宫对于初学者来讲是很好的学习范本,但是不要误认为写成了黄自元就等于写成了欧阳询,学习黄自元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欧阳询,时通往欧阳询的一个途径,是过程中的一部分,但不要最为目标。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各位师兄如有不同看法,请提出,共同探讨。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