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说蒲松龄一生穷困潦倒原因是出生前父亲梦见病和尚·城市信报·半岛网

 王浩然 2016-02-21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它的作者蒲松龄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而这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著名小说家,一生却是靠替大户人家坐馆当先生才能维持生计。与生活的清贫和仕途的坎坷相比,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却是斐然的,除了世人熟知的《聊斋志异》,他还留下了文集13卷、诗集6卷、杂剧5种、戏曲3出、词百余阕等。而这位大作家与崂山也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本期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蒲松龄的一生,以及他在崂山留下的足迹。

    

    出生前父亲梦见病和尚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人。1640年6月5日,蒲松龄诞生在老家故宅中。据淄川的《蒲氏族谱》记载,蒲松龄的高祖(爷爷的爷爷)是族中第一位廪生,自此开始蒲家的后人在明清两代出了不少有才学的人,族中的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加起来有几十人,虽然都没当什么大官,但也算得上书香门第了。

    

    到了蒲松龄父亲蒲槃这一代,虽然年少时刻苦读书,但终因家境贫困弃学经商,数年后也给蒲家赚下了一份家业。但这位蒲老爷虽然事业顺利,但在子嗣方面却一直不旺,长子早丧,后来虽过继了儿子,但到了40多岁却再也没有一个孩子出生。于是他开始“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来果然得到好报,一连生了四个儿子,但也因此耗尽了家中的钱财。

    

    名人的出生总会有些异象出现,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也不例外。蒲松龄出生的这天夜里,蒲槃正在一旁的屋里打盹,在梦里他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还病歪歪的,晃晃荡荡就走进了妻子的房间,和尚裸露的胸前还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就在这时,蒲槃被一声婴儿的啼哭惊醒,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蒲老爷大喜,连忙赶到夫人床头,借着月光,他惊奇地发现,新生儿胸前有一块青痣,这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见到的那个病和尚身上的一模一样。于是“病和尚入室”就成了日后蒲松龄归结自己潦倒一生的原因,他曾在《聊斋志异》中提起父亲的这个梦,还说自己的一生如此穷困不得志,皆因是苦行僧转世。

    

    虽然这个故事含有杜撰的成分,但蒲松龄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的确是苦的。他的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羽翼下安心读书,19岁那年就中了秀才。此后开始了游学生涯,他先在邑西沈家河,与宁绍道参议沈润之子沈天祥同读,1664年又应挚友李尧臣之邀,就读于李家。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蒲松龄四处求学之时,蒲家因家庭矛盾激化,导致兄弟分居。25岁那年,蒲松龄因兄嫂蛮横,只分到了20亩薄田和老屋三间。至此,他无忧无虑的游学生活也被迫终止了。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马瑞芳在《狐鬼与人间 —— 解读奇书〈聊斋志异〉一书中曾描述过分家后蒲松龄的窘境:“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蒲松龄找堂兄借了块门板,带着妻子、儿子搬进去。他分到240斤粮食,只够一家三口吃三个月。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开始了长达45年的私塾先生生涯。”

    

    半个世纪的科考之路

    

    顺治十五年(1658年),刚刚成婚的蒲松龄参加秀才考试,获得了淄川县、济南府和山东省三轮考试的第一名,成为众多考生中的佼佼者,但此次一考成名后,他的仕途却遇到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瓶颈,此后参加乡试十几次,全部落榜,直到72岁那年,仍然只是个贡生。

    

    据马瑞芳教授分析,蒲松龄之所以屡次落榜,与他的第一次科考经历有很大关系。当年蒲松龄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他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施闰章是个大诗人,也就是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中的“南施”(北宋指山东的宋琬),是个有才情的人。施闰章给山东秀才出的第一道考题叫《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的。而当年十九岁的蒲松龄也已经显示出了他小说家的天赋,将一篇科举文章写得像是一篇描写人情世态的小品文,不仅用词生动而且还对文中人物进行了心理描写,甚至还有人物独白。这样一篇有趣的文章在众多的八股文中脱颖而出,让施闰章青睐有加,于是拿起笔来就写批语,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观书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运笔如风”,就是写起文章来轻松愉快,非常流畅。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成了山东秀才第一名。此考之后,蒲松龄一下子出了名,而他也对于自己的才学十分自信,于是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进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

    

    可以说是施闰章发掘了蒲松龄的天赋,但也是他的一纸判书耽误了蒲松龄的仕途。史料记载,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还会连续落榜?其原因就在于主考官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科举考试考的是八股文,可蒲松龄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而是写了自己喜欢的文章。第一次考试,他在施闰章那里尝到了甜头,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就此以为以这样的文章应对考试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蒲松龄忘了施闰章本身就是个诗人,他因为赏识蒲松龄的才学才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但其他考官呢?他们大部分都是刻板地按照行文格式和内容来判卷的迂腐之人,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八股文才是他们眼中的好文章,像蒲松龄那种写法的文章,怎么会欣赏呢?

    

    能写出传世的好文章,却连个芝麻小官都考不上,世人也为蒲松龄感到不值,于是找到另一种说法为其打圆场。淄川民间就流传着“蒲松龄出联嘲魁星”的故事,说蒲松龄满腹才学,却孤傲耿直,机缘巧合遇到掌管文人功名成败的魁星现身却不懂得阿谀奉承,反倒要出对子与魁星一比高下,因为得罪了这位神仙才被削去命中状元及第的头衔。

    

    三十岁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跟曹雪芹一样,蒲松龄也是在去世之后才成名的,所以在他76年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穷困的。

    

    蒲松龄3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不光要抚养自己儿子和女儿,赡养母亲的重担也落到了蒲松龄的肩头。分到那几亩薄田本就不够一家人吃喝,再加上他常年读书准备科考,田地无人打理,家中可算是财源枯竭。当时他穷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家徒四壁妇愁贫”来形容。蒲松龄曾作一首名为《日中饭》的诗,就是家中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中写到快收麦子的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只好煮了一锅稀饭,大儿子一看煮好了稀饭,抢先把勺子抢到手里面,到锅底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边放,二儿子不干了,上去跟哥哥抢。蒲松龄的女儿就很可怜地、远远地站在那儿看着自己的父亲。蒲松龄非常心疼,不禁感叹:我该怎么养活我这些可怜的孩子啊!此外蒲松龄还写了一篇《除日祭穷神文》,文章十分通俗易懂:“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你就是世袭在此,也该别处权权印;我就是你贴身的家丁、护驾的将军,也该放假宽限施施恩。你为何步步把我跟,时时不离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

    

    当然,蒲松龄也没有非要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到黑,1670年,他曾应聘到江苏,为宝应县令孙蕙做幕僚,但仅一年后就因思乡心切回了淄川。1679年,年近“不惑”的蒲松龄应同邑毕家聘请,设馆城西西铺庄,给毕家当起了家教。在此之前,他也因经济窘困多次入缙绅之家教书,都不十分稳定,但因毕家家境殷实,且赏识他的才学,所以蒲松龄一呆就是三十多年。等到蒲松龄71岁从毕家撤帐归来时,已有养老之田50余亩,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与毕家的优厚待遇不无关系。

    

    用茶换故事有点奢侈

    

    蒲松龄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写出了《聊斋志异》,据专家推算,蒲松龄应该是在25岁分家后就开始创作这些短篇小说了,但在当时他的创作并没有得到身边人的支持,蒲松龄的好朋友张笃庆就因担心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而影响到考举人,专门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意思就是,别写这些没用的小说了,专心准备考试才是正路子。但就是这些他人眼中的“不务正业”,才让蒲松龄的大名千古流芳。

    

    对于蒲松龄创作聊斋的过程,坊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就是蒲松龄在柳泉旁边摆茶摊,免费请路人喝茶,换得喝茶人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这种说法出自《三借庐笔谈》,但鲁迅先生早就对此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不合理,马瑞芳教授也对此持同样观点。她认为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四十多年,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却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包括青岛人最熟悉的那篇《劳山道士》,也借用了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纸月”的典故。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