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精粹】中国安防行业“十二五”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展望(二)

 罗德西亚脊背犬 2016-02-21
四、安防国际贸易格局呈现变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国际恐怖事件频发,各主要国家对安防技术产品需求都是持续增加,加上中国企业产品品质的快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安防国际贸易格局逐步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呈现“两增、两减”的新趋势。

“两增”分别为:一是产品出口总量稳定增加。目前我国安防行业约有上千家企业从事出口业务,出口交货值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占产品总值的12左右%,其中视频监控产品占绝大多数。出口的国家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既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新兴市场金砖国家,也有不少出口到非洲、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等。二是中高端及品牌产品出口增加。尤其是以海康、大华为代表一批领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外市场投入巨资自建渠道,采用自主品牌+本土化团队销售及仓储服务的策略,经营模式也从单纯销售产品向“销售产品+解决方案”的模式延伸,迅速提高了海外知名度,营销业绩获得了飞速的增长。

  “两减”分别为:一是中低端及OEM产品逐步减少。“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口的安防产品基本上都是中低端或ODM产品,尤其是以模拟DVR加矩阵系列产品为主。“十二五”期间,高清化、IP化解决方案快速发展,使中低端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二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呈逐步减退的趋势。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外资安防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优势不断受到挑战,外商在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本土化运营以及市场响应速度正成为其发展的软肋,有些实力稍弱的企业因失去了竞争优势而退出,绝大多数国际大牌企业近年来都呈现逐步下滑的趋势。


  

五、 行业科技创新积极性高涨,技术水平快速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安防企业始终对科技创新保持了很高的热情,据《中国安防》对行业景气监测数据表明,“十二五”期间各季度科技投入的景气度绝大多数都在“较强景气区间”。全行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值达到了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以上,处全国各行业中的领先水平。

  “十二五”期间,我国安防行业的技术研发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集成技术、解决方案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是安防产品、系统快速地向着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行业性的解决方案更加普及。安防技术产品性能获得了全面升级,模拟高清技术、4K超高清技术、H265编解码技术开始广泛使用。二是一些超大规模的联网平台技术逐步成熟。在平台架构、软件技术、网络技术、IT相关配套技术及集成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三是高端技术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一些领域芯片技术及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有了较大提高,如以海思为代表的芯片厂商开发出一系列高清、高性能芯片,满足了低、中、高多档需求。四是数据挖掘、智能化发展方兴未艾。如在运动目标、遗留物、物体移除、绊线、入侵、逆行、徘徊检测以及流量统计、密度检测、目标分类等智能分析方面有了广泛、成熟的应用;涌现了许多智能感知、比对识别、摘要检索、决策研判、态势分析、业务关联、评估统计等自主创新技术。五是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安防领域。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G、IT技术、生物特征识别、现代通信技术等众多学科技术不断在安防领域获得创新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安防技术发展的空间,并加速推进了安防民用化的进程。


  

六、行业集中度大幅度提升,梯队阵型更加明显


  “十二五”以来,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全力塑造企业产品品牌,同时加强科学管理,苦练内功,使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有了质的提高,一批龙头企业发展成为了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在产品制造领域:“十二五”期间,生产要素及市场份额快速向主流厂家集中,形成了一批卓越的领军企业,梯队式分布特征更加明显。如2015年海康威视销售总额已超过200亿元,大华也超过了100亿元,形成了行业的第一梯队;其次为10余家销售额在10-50亿元的企业,形成了第二梯队;第三为100余家销售额在1-10亿元的企业,最后为数千家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

  在系统集成施工及运营服务领域:“十二五”期间,系统集成施工企业、报警运营服务企业产业集中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地域性的龙头企业。目前,已有多家集成或综合型公司年主营安防收入超过了10亿元,约有100余家系统集成及报警运营服务企业总收入在1-5亿元之间,其余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年总收入在数百万和数千万元不等。


  

七、 上市融资、资本运营空前活跃,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十一五”时期,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的我国安防企业仅有浙江大立、大华股份、海康威视等少数几家企业。进入“十二五”以后,先后有20多家安防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另有30多家上市集团企业将安防列入了主营业务之一,从而形成了50余家安防上市企业板块。在这些企业中,按照主营业务大概分为4类:第一类是安防产品企业,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立科技、英飞拓、安居宝、中威电子、捷顺科技、高德红外、汉邦高科等;第二类为平台产品类,如东方网力、佳都科技、世纪瑞尔、华平股份、鹏博士等;第三类为综合集成产品类,如三泰电子、辉煌科技、高新兴、银江股份、达实智能、易华录、国电南自、中安消等;第四类为主营业务中部分延伸到安防领域的企业,如振芯科技、数字政通、万达信息、星网锐捷、凤凰光学、科大讯飞、同洲电子等企业。

  此外,2013年1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正式揭牌,为其提供股份公开转让、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并购重组等服务。这为我国中小企业开启了一场资本扩容的盛宴。据初步统计,先后有近百家安防及与安防业务紧密相关的公司登陆新三板,其中有不少成功进行了股份转让交易。

  上市以后,企业利用融入的大量资金加强研发、扩大生产,有的采用并购、合作等多种形式快速汇集生产要素,进军新的业务领域。这些不仅大大缩短了企业的积累过程,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



【声明】转载本微信平台原创文章时应遵循以下规则:1、保持原创文章中图表、图片、音视频的完整性;2、完整标注文章作者[文章前后有说明];3、转载原创中部分内容也要完整标注来源'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违者本协会将依法追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