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鸟用虫分析

 泛舟太湖 2016-02-21

食虫是大部分笼养鸟的天性,科学用虫是养好鸟的必修之课,“养鸟先养虫”也是资深养鸟人认同的道理和习惯。

多数初学者对于鸟用虫没有太多讲究,但随着养鸟技术的不断提高,怎么用虫,用什么虫最好,就是常常摆在面前的问题。这里介绍下个人的一些用虫经验。

笼养鸟常用的几种虫实际没有绝对好坏之分,其中需要估计到的是怎么配搭及使用的季节和鸟的阶段。随季节用虫是王道,什么季节,大自然会出什么虫野鸟也能吃到的,那虫就是最适合当季喂鸟的,这时核心的方法;另外就是要注意鸟的阶段来使用了,比如,养身的鸟适合温性虫,而上性鸟适合带些助火上性的虫,而换毛鸟暑热情况下适合凉性昆虫。

对于虫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划分:

虫性之分:

能影响到鸟体内平衡,我把它分为凉性、中性和热性。

凉性虫:基本上是在地里生长的,如蚯蚓、地蜘蛛、土狗(蝼蛄)。这些虫一般用于上内火的鸟,正常的鸟大量使用会下性;

中性虫:一般是地上爬的虫,如蟋蟀(中性偏凉)、蟑螂(中性)、面包虫类、蝗虫、各类蜢类、蜥蜴(草龙、油龙、马鬃蛇)等。这些虫基本对鸟是营养,而不会影响到鸟的体内平衡;

热性虫:一般是吃虫的虫和蛹类。热性虫一般是可入药,如蜈蚣、蝎子、蚕蛹类。这类虫合理使用,对鸟有助性作用,但过量一样造成体内失衡及诸多症状。

脂肪含量之分:高脂肪的虫类不大适合大量用于赛鸟类。如大麦虫、柴虫,蚕,甲虫幼虫等。只有在冬天,高脂肪的虫类可适当使用。

误区:

便宜的虫不好:我就觉得合理使用面包虫挺好,有人觉得它便宜不用。面包虫适用于广泛笼养鸟类,但用于赛鸟、中小型食虫鸟和绣眼鸟,要注意尽量使用刚退皮的白皮面包虫,用量一般少量(1-3根每次),才能保持鸟的良好消化。使用太多面包虫的老虫,大多笼养鸟会消化不了它的皮,轻者引发吐轴减弱肠胃平衡而消瘦,重者引发积食,鸟会日益消瘦。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