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陈子庄也曾喜欢在夏布上作画 我国第一本夏布画集 《刘海石中国夏布画作品选》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标志着荣昌夏布画开始走向全国 《刘海石中国夏布画作品选》近期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夏布画集,同时也标志着荣昌夏布画开始走向全国。1月17日下午,《刘海石中国夏布画作品选》在荣昌区新华书店举行首发式,吸引了川渝众多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关注。 夏布又名苎布、生布、麻布、扁纱,历史悠久、积淀厚重,是一种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罗纹布,早在《诗经》中就有“东门之地,可以沤苎”的描述,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绢、宣纸之后的第三大国画绘画原料。夏布画布面光洁、细腻绵韧,吸附墨粒和扩散墨液的性能好,既能以水导墨,又能以水抗墨,用笔枯、润效果都非常精妙。 因此夏布画比油画更好保存,无论远观近看都有其特殊的视觉艺术效果。且由于有独特的纤维表现力,在任何一块极微小面积的布面上,其苎麻纤维的粗细、色泽、排列都不会雷同,用目测或机器检测都非常容易鉴别书画作品的真伪,具有极强的防伪功能和极高的收藏价值,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陈子庄也曾喜欢在夏布上作画。 《刘海石中国夏布画作品选》的出版,不失为在路上的中国夏布画现场的一个重要事件,必将对推动中国夏布画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此外,书中收入刘海石50件夏布画作品,还由重庆著名诗人杨矿、亦子南为其精心配诗,使绘画、诗歌、夏布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意味深长。 刘海石中国夏布画作品 刘海石中国夏布画展举行 夏布可能成为第三大国画绘画材料 重庆市文联2015年重点扶持文艺作品首个展示项目——“经纬丹青——刘海石夏布画展”,2015年12月27日至2016年1月14日在重庆市文联美术馆B馆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重庆本土画家刘海石在荣昌夏布上所创作的40余幅中国画作品,内容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据刘海石介绍,“夏布上的画作比宣纸、绢上的画作更具厚重感。”他已经从事夏布画创作已10多年,作品多达千余幅,“曾经有一个来自广东的画商看过后一次就订了200多幅,一些朋友要带礼物给国外的朋友也都会考虑我在夏布上创作的作品。” 荣昌夏布发源于汉代,流行于唐宋时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极具收藏价值。由于每块夏布的纤维排列、色泽都不会雷同,因此每一件夏布画作都没有办法复制,“从保真的角度来讲,夏布的防伪功能和收藏价值要高于宣纸、绢等其他材料,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陈子庄都喜欢在夏布上作画。如今不少川渝画家也都开始尝试在夏布上进行创作,全国也有不少艺术家加入这个行列。业界有评论说,夏布可能成为继绢、宣纸之后的第三大国画绘画原料。” 海石花落雨来图 淡墨勾染意酣淋,丹阁流朱透空云 不独袁江是圣手,相逢何必问假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