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 | 三位逼格艺术家,开了一家逼格小面馆,一夜爆红……

 达芬奇恶魔 2016-02-2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8:34 一首轻音乐送给清晨的你们 来自重庆早晨




1989年,

他走出校园的时候,

带着一个艺术家的梦想。

他打算将绘画作为终生的职业,

穷极一生地追求他的艺术梦。





他的名字叫孔翔,

两年过去了,

他仍窝在自己的画室里,

一直画、一直画,

没有卖出去过一幅画。





艺术的梦想就要夭折嚒?

这种精神上的东西,

好像并不能满足口腹之欲,

生存才是最迫切的事情。





他开始远走他乡,

去了成都,

潜心学起设计来。

几年的时间里,

他不断的充实自己,

吃饭的事情总算是不愁了,

他回到重庆开起了设计公司。





几年后,公司招人,

在朋友的推荐下,

一个叫刘迎春的年轻人,

出现在他的视野,

他们毕业于同一所学校,

先是校友后是知己。





19976月,

21岁的刘迎春刚从川美毕业,

一头的长发飘飘,不落俗套,

故意显示出几分艺术家的味道,

但是青涩的脸庞好像魔镜一样,

出卖了年龄也出卖了阅历。





那些年,

分配是学校的官方标配,

没有后台、没有关系,

他像所有的毕业生一样,

被打回原籍。

回到永川的老家,

做起了教小朋友的图画老师。





一年的时间里,

他的内心躁动不安,

有个声音在呐喊:

不能终其一生、一事无成。

可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

让他动摇、无奈和彷徨,

可是为了梦想,

他得狠一狠心才行。





不做老师了,

他开始混迹于人群,

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

那时候的人对知识分子有种天然的崇敬,

他的大学生身份成了无形的盔甲,

顺利地接到了一些关于设计的散活。





不久,他来到了重庆,

打算找个正经的活计,

他需要一个全新的开始,

需要一个大的世界任他翱翔。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当他遇到孔翔,

他赫然发现:他们是同一类人。





刘迎春遇到孔翔的时候,

就好像遇到了走过迷茫的自己。

孔翔给他平台和鼓励,

从合作者变成了兄弟伙。

十几年的时间过得悄无声息,

他们早已磨去棱角,

有了自己的天地。





飘逸的长发已经变成了光脑壳,

当年卖不出去的画也炙手可热,

身边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刘勇就是其中一个,

这个在摄影圈牛逼哄哄的人,

绝对有着过人的天赋。





三人行必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这些年,他们走过了很多地方,

去出差、去学习、去游玩……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

人在离开家乡之后才是最恋家的,

乡愁只有离开过家的人才懂,

离开重庆,最依恋的,

莫过于小面和火锅了。





还有一个傲娇的朋友,

他们都叫他老阎,

他说:

“告诉外地的朋友们,

你们以前吃到的重庆小面,

都是面粉的条状物加不明染料。”





他们三个打起来小面的主意,

前期准备了很久,

可是店名却迟迟没有落实。

麻辣代表重庆的味道,

干脆以花椒和海椒来取名好了,

“那就叫花和海的椒!”



很多人都说“花和海的椒”,

显得特别文艺。

也就是之前那个老阎,

在他们仨面前不下十次的说:

“你们这个店名要不得。”





但艺术家们的倔强,

岂是一个老阎就能改变的?

就算走过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

艺术从来都没有被他们抛弃,

小面便是艺术和这片土地的融合。

艺术最高境界,

在于原汁原味,不受俗世干扰,

小面也应该是这样!





他们给餐厅赋予的这个名字,

给餐厅灌注的这种情愫,

是一种生命一样的东西,

这一碗小面,

或许才是他们在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走进这家餐厅,

每一份小面都是一个艺术品。

谁还敢说小面它只是江湖味道?


主办方:重庆进行时传媒

主编:坤哥| 副主编:洪伟 晏劲松

责编:冯娟 | 吕鑫

重庆进行时传媒编辑部电话:023-67129099

投稿邮箱:39088714@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