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范本之《西狭颂》

 泮溪别馆 2016-02-22

西狭颂》建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在今甘肃成县。刻在一块崖体凹进,表面平整的石壁上,系摩崖石刻。宽 340厘米,高220厘米,上有“惠安西表”四字篆额,正文阴刻20行,385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纵观全篇,汉代隶书真迹清晰可辨。碑文主要叙述了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的生平和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主要颂扬了他由感叹而下令有关官吏奋力修路,凿崖清障,削高垫低,截弯取直,终于开通新路,为民造福之德政。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它是“三颂”中保存最完好的,至今一字不损。结字高古,庄严雄伟,用笔朴厚,方圆兼备,笔力遒劲,多带长方形,不拘疏密,浑然天成。因是摩崖刻,字迹显得粗犷雄强。它虽然是隶书成熟时代的作品,但又带有较浓的篆书意味,所以有人说它“结体在篆、隶之间”。但是它用笔本身的撇、点、捺和横画蚕头燕尾等特色,仍然是隶书笔法。但临写者对其笔画的疏密,部首间的比例不能掉以轻心,否则结构就嫌松散,流于粗野而失汉隶结体紧密的风韵。

杨守敬评:“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徐树钧《保鸭斋题跋》说:“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中,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