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亦良渚后裔人

 红瓦屋图书馆 2016-02-22

吾亦良渚后裔人


    2000年,我路经加州圣塔巴巴拉(Santa Barbara) 的索文 (Solvang) 镇,被她浓郁的丹麦风情吸引。标志性大风车,不时云间空转。快餐店的拐角处,无意中发现旅游小店,专售古今西方的名门族徽复制品。

    店铺小得可怜,各国族徽却塞得满满当当。进门设电脑,游客按字母顺序检索姓氏,古老的族徽标注着历史细节,即刻显现。休闲旅客称叹其主题别致,专业学者痴迷其史料扎实,恰似寻根得意处。别看生意小,假如没有专家支撑,根本无法实现创意和内涵。

    华夏文化也注重门第传承。逢年过节,传统家庭忙着更新堂联斋匾。比如写几句笔墨应景、口彩讨巧的门联。大户可能更换匾额,隆重些要聘请名流题匾,或光宗耀祖,或寄望未来。斗大的汉字经雕刻、涂红、镶嵌、描金,最后择黄道吉日,门楣揭匾。

    岁月流逝,人事消长。匾联内容标记频繁更替的后果,造成天涯沦落的后裔,寻根认祖不易。秦汉以降,久经传世的族徽鲜见,是中原文化短板之一。光靠五花八门的册页匾、虚白匾、石光匾和秋叶匾点缀门面,终究徒具“匾中珍玩”虚表,忠诚度和连贯性不足。这一点,有“玩家第一”之称的笠翁前辈李渔,300年前就归纳过了。

    从加州回沪后,我迁居本市西郊,大张旗鼓捣腾新屋。选视觉标识时,我设法将加州的族徽偶遇,与设计师达成居有所依的共识,即筛选一枚良渚文化的原始刻符,重新演绎我爱我家的世俗。LOG须贴切地融入墙面、地面和门面,足以体现吾乃良渚原住民后裔的意思。

    眼下被选中的原始图案,最初面世于1991年。这枚采自昆山赵陵山大墓的陶制圆形器,是陪葬陶罐的残盖。某日,这件不起眼的小家伙,被发现勾画着浅淡的刻符后,其考古标识地位和学术延伸话题,逐年升温。

    自菘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出土陶器沿壁均发现特征显著的装帧纹饰,学称编织纹,即遵循竹编、草编、麻编的基本规律,上下叠压,左右纠缠,环绕始终。而上述圆形残器传递的信息,比同期刻符更神秘,暗藏着更多有待诠释的密码,不妨称作王侯族徽。

    这帧无限循环的脉络中,历史学者基于生殖崇拜理论看见女阴器官;自然学者注重天人合一发现白蛇青龙;解剖学者立足生活读出完整的卵生动物胃肠。美学家抽象出无始无终、变化诡异的图案,类比

    后世推崇的太极图;哲学家则更形而上,将其环环相扣的内蕴逻辑,意念叠加,升华演绎至终极,认定它属于太极图的雏形,应称“源极图”。

    学界辨识原始刻符、岩画与标记,原本是探寻华夏象形文字源头的工作之一。考古出土证据显示,河南舞阳的贾湖文化,遗存9000年前汉字、制酒和骨笛三种发明同穴共处。就汉字刻符始祖而言,各地新石器时代遗迹中的鸟纹,鸟与太阳、鸟与山川的复合纹饰,出现频率最高,每个符号都深植原始崇拜、思绪和认知,有待后学破译。

    举例而言,先祖感念鸟兽的多产,飞禽的启迪。原来飞鸟传播种子,带来种植与收获。同时又敬畏上天、群山和江河的绝对权威。因此,人类顺理成章地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生殖崇拜.“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山海经·大荒东经》。“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以圣德所致,天使鸟兽保佑之也。”《论衡·书虚篇》。“有鸟来,为之耘,春拔草根,秋啄其秽。”《水经注》。

    以刻符作为族群图腾,良渚时期盛行,最著名者要数神徽,它出现在王侯的墓穴、玉佩、动物头盖骨上。这枚频繁出现的威严标记,可以解读人与神的等级,动物与太阳的统一,及其依赖关系,敬畏与崇拜熔合的结局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酋邦制度开始建立,文明规格据此提升。

    重要的是,良渚神徽既是本期文明的魅力象征,也是追踪良渚文化或消失、或北上、或融合的实证密码。史记中的防风氏之防风国,很有可能是长江流域最后的良渚王国。日本列岛出土的远古图案遗迹,其特征性的扶桑标识中,依旧投射着日月山川,鸟兽图腾。

    较之良渚文明突然消失或东移避难的观点尚属假设,良渚密码再现于千年之后的商周青铜器,则饕餮纹饰与良渚神徽的相似度更具说服力。综合考虑殷商甲骨文的面世,与早期刻划技艺,文明衔接更近一脉相承。

    从此,复合刻符诠释世事的文化传统,被诸子百家文字记载替代。后世道教符箓,恐怕是硕果仅存的复合画符,记录本土方士的意念感悟。汉字刻划传播所经历的由繁到简,推动了华夏文明的顽强文化延续和抽象辐射进化。

    赵陵王侯肉身消亡数千年后,忠贞不渝陪伴东主的刻符内涵,终要归宿吧。晚生迁居西郊起,吾乃良渚后裔人,五千年后比邻处,史前竟是王侯家。赶紧抢认族徽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