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高考化学选择题?

 青蒿绿叶 2016-02-22

  历年高考化学的选择题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且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因此选择题成为学生和教师关注的重要题型。那么该如何才能做好高考化学选择题呢,轻松拿到高分呢?

  一、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内容和特点分析。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选择题的命题,考查内容始终较为稳定,突出考查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考查到的内容有:

  (1)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判断未知元素可能性质,突出半径、熔沸点、密度大小比较以及稳定性、酸碱性等递变规律;X、Y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位构性的关系),如例1,考查了同一主族元素单质、氢化物熔沸点变化情况(隐含了氢键的知识);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判断。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与计算),02年、03年、05年分别考查了CH4H2C2H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04年给定了金刚石、石墨的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两者的稳定性及能量高低。

  (3)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简单计算(NA的考查、Vm概念及阿氏定律的理解、联系电解质溶液知识、以及物质结构知识),如例2,在“NA”的情境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考查了Vm、M、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与N之间的关系。如例3,联系电解质的电离、pH,运用电荷守恒思想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例2: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molAl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A

  B.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C.0.1molCH4所含的电子数为1NA

  D.46gNO2和N2O4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1NA

  例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K+)为()

  A.0.15mol·L-1 B.0.2mol·L-1 C.0.3mol·L-1 D.0.4mol·L-1

  例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18mol的2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8/22.4NA

  C.通常状况下,20克D2O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0.5NA

  D.常温常压下,31g白磷分子中的共价键数为6NA

  E.在25℃时,1L纯水中含H+的个数为10-7NA

  F.500mL、1.0mol/L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数为0.5NA

  G.1.0molFeCl3制成胶体,使得胶体的粒子数为NA

  H.2.7g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I.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气体11.2L时,转移电子数为NA

  J.1.6克—NH2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4)离子共存(注意条件化)、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注意量的制约)

  例6:在某接近中性的含Na+的溶液中,可能还有NH4+、Fe2+、Br-、I-、CO32-、SO32-等六种离子中的几种①在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水后,有气泡产生,溶液呈橙黄色;②向橙黄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无沉淀生成③橙黄色物质不能使淀粉变蓝。根据上述实验事实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

  A.NH4+、Br-、CO32- B.NH4+、I-、SO32-

  C.Fe2+、I-、CO32- D.Fe2+、I-、SO32-

  例7:下列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

  Fe2++2H++H2O2==Fe3++2H2O

  B.在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形成无色溶液:

  I2+SO2+2H2O==2I-+2SO42-+4H+

  C.等物质的量的NH4HS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

  NH4++HSO3-+2OH-==NH3+SO32-+2H2O

  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Ca2++2ClO-+CO2+H2O==2HClO+CaCO3↓

  E.NaHCO3溶液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

  HCO3-+Ca2++OH-==H2O+CaCO3↓

  (5)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图象分析、转化率大小判断等常考常新,等效平衡原理)

  (6)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

  原子结构:原子核组成符号意义(以新元素的发现、微粒的重要用途为背景出题)

  分子结构:(以化学键类型、键的极性、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展开)

  晶体结构:重在判断各类晶体与性质的内在联系,如稳定性、熔沸点

  如例8,考查了晶体的类型及其性质。

  例8(T060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7)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计算(以概念、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电子得失守恒法计算为主)

  (8)电化学基础知识(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产物判断与计算,实用电池分析)

  如例9,运用电子得失守恒思想考查了几种熔融盐的电解计算。

  例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9)溶液的pH及其计算:(以强酸强碱稀释类、混合类为主)

  例10:在浓度为Cmol/L的AgNO3溶液amL中,加入适量的pH=1的盐酸恰好使Ag+完全沉淀,此时得pH=1的溶液100mL(混合溶液体积为两原溶液体积之和),则C的值为()

  A.1/9 B.0.1 C.1/90 D.0.01

  (10)以电解质为核心问题

  ⑴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

  ⑵离子溶度大小比较(典型溶液为主,在考虑电解质的电离、水解情况的基础上,应用解题思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水的电离离子数守恒)解题)

  (11)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与基本反应:(原子线面分析(CH4C2H4C2H2苯)、异物体数判断(如芳香酯类)、官能团结构与性质关系,反应类型是热点)T0612、T0215,如,考查了芳香烃衍生物官能团(碳碳双键、醛基)的性质及有机反应类型。

  例12.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2)实验基本操作、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等:围绕药品保存、仪器选用、仪器清洗、鉴别、分离、实验误差等问题考查

  (13)化学与STS(主要围绕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污染、人体健康出题为主)

  (14)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非金属主要考碳、氮、硫、氯,金属为钠、铝、铁)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考化学试题已逐步渗透课改的全新理念。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实际问题、关注身边的化学问题,学会用化学视角洞察各种现实问题,注重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相结合,最终会使高考化学试题的命制进入“能力立意、关注双基、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

  二、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查方式和能力考查

  由于课程改革理念对化学教学过程以及高考测试的要求产生的影响,高考选择题命题时在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情景创设的设计中都力求从“三维目标”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

  1.在知识考查方面,立足双基,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成题,注重传统试题的推陈出新,保持相对稳定。

  2.选择题部分,在能力的要求方面,加强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查力度,力图测试考生的化学素养。

  ⑴观察能力体现在选择题中,不仅是实验现象的观察,还有图形、图表、数据等的观察,以及如对备选答案特点的观察分析等。如例16,不仅通过实验现象来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备选答案的分析思考迅速解题。

  例16: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Ba(OH)2、NaHCO3、MgCl2、稀硫酸中的某一种。现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现象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无明显现象。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bcd

  a↓↑—

  b↓↓↓

  c↑↓—

  d—↓—

  A.a可能是NaHCO3溶液 B.d一定是MgCl2溶液

  C.c一定是稀硫酸 D.b一定是Ba(OH)2溶液

  ⑵实验能力包括基本操作、实验安全问题的处理、实验仪器的判断和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等。体现在试题中,是要求学生在脑子里根据原理做实验。如例17,学生需要根据电解原理、离子的放电顺序进行分析推理,接着对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并判断其准确性。

  例17: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⑶自学能力主要是接受、分析和应用新信息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将题目所提供的新知识敏捷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在分析评价选项时进行应用。如例18,燃料电池是旧知识,但熔融盐做电解质是新知识,学生如果仍然认为像在溶液中一样,就很难得出正确答案。

  例18:不久前美国一个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台250kW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700℃,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_==2H+

  B.放电时CO32-向正极移动

  C.电池供应1mol水蒸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⑷思维能力的考查依然是高考中的主旋律,是高考中多种能力的核心。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

  3.“重视人文素养,关注社会问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有意识的将化学与科技、生活、社会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因此,试题情境的创设方面更加丰富化、多样化。体现在①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命题②以当前科技新成果新发现为载体命题T0306③以环保问题为载体命题④以人类健康问题为载体命题。

  三、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解题建议

  高考化学选择题可以衡量学生知识的容量,衡量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及文字表达阅读能力,可以衡量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双基”来解答问题。然而,化学选择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但总要经过审题、析题、解题这三个环节。

  巧解的真谛是善于审题,狠抓题目的特有条件,因地制宜地分析、推理、估算,寻找解题的最佳思路,从而快速而准确地获得答案。

  从历年高考化学选择题涉及的基础知识点看,化学计算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微观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阴(阳)离子的电荷数、原子序数为主的有关原子结构的计算;

  ②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价态,以反应过程中电子守恒为主的有关化合价的计算;

  ③以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微观粒子数目为主的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

  ④以多角度、多综合为主的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计算;

  ⑤以物质的量浓度、电离程度、pH、H+浓度、粒子浓度为主的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⑥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相互关系的计算;

  ⑦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化合价、物质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以及确定结晶水合物分子式的计算;

  ⑧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的计算。

  在化学计算部分的备考复习中要抓好如下几点:

  ①明确化学含义,理解数量关系;

  ②多模拟,多练习,以熟练掌握有关技巧和方法;

  ③建立解题的思维模式(基本步骤);

  ④重视解题的化学学科思想(守恒思想、极限思想、平衡思想、构建模型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思想等)。如例19,在不配平方程式的情况下运用电子得失守恒能迅速解题。

  例19: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受热完全分解,其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电子转移数目最多的是()

  A.NH4HCO3 B.KClO3 C.H2O2 D.KMnO4

  总之,每一道选择题都有自己的特征,只有抓住其特征方能准确作答,法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高考化学选择题备考建议

  1.进行化学选择题的专项定时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效率,但要把握好选择题的选择原则:

  ①选择“典型题”或学科的主干知识为主的试题。参照历年高考选择题的常考内容、命题方式和考查方式选择。

  ②通过分析研究学生平时考试的解题,选题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易错点有的放矢进行训练,帮助学生纠错。

  ③抓住高考热点选题

  2.进行理综选择题的定时训练。理化生是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有必要专项训练进行磨合,控制选择题解题时间,提高效率。

  3.进行教学双向反思。①对试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②对所用解题方法的反思③对解题规律的反思④对解题失误的反思

  4.讲评习题时加强变式训练,突出能力要求。如改变题干条件、一题多变,继续拓展延伸,深化思维层次。

  当然,要能有所收获,需要老师的匠心,学生的用心,二者相得益彰,方能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