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词古说:隔离最早见于《汉书》|隔离|汉书

 王浩然 2016-02-22

核心提示:关于隔离观察治疗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古代医患 资料图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6年2月18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题:“隔离”最早见《汉书》

古代一旦出现疫情,对病人采取什么手段呢?许多典籍表明,是隔离。这种方法自古有之。关于隔离观察治疗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而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曾设立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

然而,隔离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晋时就有记载说当朝臣家染上时疫,只要有3人以上被感染时,即使没被染上的人,在百日之内不得入宫。这种有效的隔离方法却被当时人讥讽为“不仁”。(摘编自《西部商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