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后夫妻为回谁家过节差点闹离婚 双独夫妻遭孝道难题

 桂林小店 2016-02-22

核心提示:韦小姐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今年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除夕之夜,韦小姐按照传统习俗回到公婆家过年。而元宵节前夕,夫妻俩却因回谁家过节问题陷入了纠结……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日报记者张苑 秦紫霞)“除夕是在婆家过的,元宵节为什么不能在娘家过?”这几天,市民韦小姐几乎每天都在据理力争,为的是能回自己娘家过元宵节。韦小姐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今年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春节。除夕之夜,韦小姐按照传统习俗回到公婆家过年。而元宵节前夕,夫妻俩却因回谁家过节问题陷入了纠结:丈夫提出还是要回婆家,而韦小姐却认为,既然除夕回了婆家,元宵节就应该回娘家,这样双方老人的感受都可以顾及到。双方因意见不一大吵了一架。这次的“首役”让新婚的韦小姐陷入了迷茫:“才结婚第一年就为这事吵架,以后还有那么多年,岂不是年年都要吵架?”

  过年过节回家团圆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可如今,随着“80后”独生子女一代纷纷成家,“4+2+1”家庭成为普遍现象,在传统的节日里,“回婆家还是回娘家”成了不少独生子女夫妻的烦心事,有的小两口甚至为此闹离婚。不仅如此,作为独生子女夫妻,过年过节如何顾全双方老人,平时如何尽孝才能皆大欢喜,不断考验着独生子女夫妻的脑力。

  现象:回谁家过节?“80后”夫妻差点闹离婚

  “反正我是受够了,今年我一定要回娘家过节。”2月19日下午,家住文明路的邓丽丽专门请了半天假,准备东西回娘家过元宵节。小邓今年33岁,结婚5年。小邓是独生子女,而老公在家排行老三,家里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每年的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甚至冬至,小邓都必须回老公家过节。虽然小邓很不习惯,也放心不下自己家中孤独的父母,但一直说服不了老公,小邓心中想回家过节的想法只能作罢。

  “我记得第一年除夕的晚上,他家里一大家子人,十几个那么多,围在桌前吃团圆饭。我妈妈和我爸爸只能两个人随便在家吃点。八点的时候,我妈就开始给我发微信,问我吃得好不好,说他们已经开始看春晚了。我知道他们是想我啦,十点不到,他们就睡觉了,肯定很孤单。”小邓说,每次想到这里,她的心就酸酸的。3年前,小邓的女儿欣欣出生了,由于双方都很忙,自己的父母承担起了带孩子的全部责任。而矛盾也开始爆发。“白天孩子几乎都是我爸爸妈妈在带,只是周末的时候带回去和家公家婆吃饭。每次过节,我都得从我爸爸妈妈那里把孩子接过来,留下他们两个人独自过节,我是真的不忍心。”小邓说,她认为父母辛苦带孩子,应该有权利享受和孩子过节的资格,而且丈夫家中并不是只有丈夫一个儿子,偶尔回女方家过节是完全合理的。但无论小邓怎么劝说,丈夫和家公家婆就是不让步。“他们就是老思想,觉得媳妇就应该回来。”

  小邓告诉记者,为此,她和丈夫几乎每到春节前就会发生大的争吵,时间久了,本来开通的父母也觉得丈夫一家不太近人情,也劝她回家过节。在父母的支持下,今年小邓决定自己行动。“今年元宵又不是周末,我没有理由周六、周日在婆家,周一还要回去。今年我一定要回我家过节。”小邓说,她和丈夫已经冷战了一个礼拜,如果丈夫就是不同意,她宁愿离婚。

  小邓的经历并不是特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过年过节乎成了所有单独、双独夫妻们争吵的焦点问题。许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女方都认为,过年过节回家并不是丈夫的专利,也应该考虑到女方家庭的情况,回家过节。

  调查:双方老人能否顾周全?独生子女夫妻的普遍烦恼

  记者调查了解到,“过节回谁家”只不过是“80后”独生子女夫妻许多纠结中的一个而已,其背后还藏着一系列类似的问题,例如孩子谁来带,老人病了谁来管,儿女尽孝如何“一碗水端平”,等等。

  34岁的张颖与丈夫结婚三年,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且双方父母都在桂林。自从结婚后,夫妻俩就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因为回谁家争执半天,清明节错开时间安排双方家庭扫墓,就连给老人买东西都要顾及双方老人的情绪……”张颖告诉记者,前不久2岁的儿子过生日,双方老人都提出要为孩子操办生日宴。爷爷奶奶提前备好了一大桌美味,外公外婆特地买了生日蛋糕和礼物。生日当天到底去哪里难住了夫妻俩。“家里就一个小宝贝,而且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轮流带,孩子过节去哪家,另一方老人都会不高兴。”张颖说,最终他们决定在孩子生日当天“赶场”:中午去爷爷奶奶家,晚上去外公外婆家。“虽然两头跑挺辛苦,但为了让双方老人都高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刘颖苦笑道。

  同样是“双独夫妻”的易先生和妻子去年清明节就因为没处理好双方家庭的矛盾而闹得很不愉快,还差点一气之下离了婚。事情是这样的:早在清明节前,易先生的父母就预定了4月5日当天开车到临桂为长辈扫墓。可因为那段时间易先生工作忙给忘记了。清明节前,妻子在咨询了他的意见后,把娘家的扫墓时间也定在了4月5日。直到4月4日晚,双方老人都打来电话确认,易先生才知道自己记混了时间。因为双方家庭都要用到易先生的车,为此不得已要调整一方的扫墓时间。为了这事,不仅夫妻俩大闹了一场,双方的老人也闹得挺不愉快。“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偏向哪一方,对方都会觉得被冷落。而且老人的思想又比较传统,稍微忽略一点,就会被扣上不孝顺的帽子。”易先生无奈道。

  “我家是两边的老人都要争着带孩子。”今年29岁的黄静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前年刚刚生下一个儿子,两边老人都很喜欢,抢着照顾。为了“公平”起见,他们采取了一方父母带一个礼拜的模式,但每到节假日和孩子生日时,问题就来了:“孩子只有一个,带回谁家过?”黄静说,他们目前只能采取轮流回家过节的方式。比如上个月孩子生日,就采取了中午回外婆家,晚上回奶奶家的方法。但长此以往,不光是他们夫妻俩,双方的老人之间都有了不少嫌隙。“我能理解他们,都觉得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心血,都想着能让孩子陪自己多些。我打算再忍一年,上幼儿园了就自己带。”黄静说。

  据了解,我国从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30岁以下年龄的独生子女占同龄人口的比重为29.9%。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较为独特的结构,“4+2+1”的家庭模式中,由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既要抚养孩子,同时还要赡养双方年迈的父母,甚至祖父母,在具体赡养问题上,许多桂林的独生子女经历着焦虑和妥协。

  在采访中,近八成的“80后”夫妻坦言,对于双方父母如何才能照顾更周全这一问题,常常让他们很伤脑筋。一些家庭里,双方老人因为谁来带孙子(外孙)的问题矛盾不断;如果双方老人都生病,做儿女的即使有“分身术”,也很难照顾得十分周全。还有一些家庭里,夫妻俩常常为自己的父母“争利益”而争执不休。
 

    探讨:“421”家庭,子女如何尽孝心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中国传统的教养子女观念。在“4+2+1”家庭结构中,我市许多独生子女夫妻正与传统的婚姻观念、养育观念做着斗争。如何做孝顺的儿女,不少市民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儿女如是说———“两边父母都需要陪伴”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有‘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的说法,意思是女性结婚后,就应该以婆家为主。可如今都是现代社会了,一些老观念早就应该改一改。”出生于1985年的桂林人刘莉谈到,“像我们这一代,大家都是独生子女,肯定都想多一些时间陪伴自己的父母。偏向于哪一方都免不了会冷落另一方,所以,双方都应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吧。”刘莉认为,问题是无法避免,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面对矛盾时,可以改变一下思维。例如,过年过节可以把回老人家改成把双方老人请来自己的小家;又如,双方父母如果能融洽相处,可以创造机会让他们多一些接触,既可以作伴,还可以相互照顾。

  “都是父母,都需要陪伴。但是还是应该从整体来看问题。”在我市某机关单位工作的赵亮结婚三年,他坦言,从没有因为回家过年过节的问题与妻子发生矛盾。赵亮说,他老家在湖南,平时节假日几乎都是在妻子家中陪丈母娘度过,所以春节自然要回老家陪伴自己的父母“我认为可以按照尽量均衡的方式,比如除夕在男方家里,初一到女方家去,这样既避免了争执又可以孝顺老人。”赵亮说。

  老人这样想———“我们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做父母的当然都想要自己的儿女多陪伴身边,但如果因为这事让夫妻俩不愉快,那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家住北极广场附近的张荣老人坦言,其实每个做父母的最希望看到的是儿女家庭和谐。“独生子女时代,我们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尽量自己照顾自己,不麻烦孩子们。”

  “现在年轻人工作、经济、养孩子压力那么大,我们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过年过节什么的都只是一个形式,能每周回来吃饭,天天看到他们,比过年过节的才出现要好得多。我宁愿春节自己过,换儿子天天回家。”家住九岗岭社区的刘阿姨认为,在如今社会,节日氛围已大不如前,她希望的不是过年过节的陪伴,而是平日里的儿孙绕膝。

  专家给建议———“解决养老之困,需要多种途径”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的李昌阳副教授认为,当前社会发展中,“4+2+1”家庭越来越多,“80后”的压力越来越大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解决如何尽孝心的问题,一方面要靠子女、老人的思想观念和多方努力的调整,另一方面是要解决“养老之困”,让老人们养老无忧,自然子女们的压力会降低。“比如,子女最担心的就是自己不在身边父母会过得不好,但如果知道父母过节的时候和老朋友、街坊们一起很快乐,子女方面的压力自然也就会降低很多。”李副教授说道。

  他建议,解决养老之困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学习瑞典等福利国家在住宅小区内建造老年公寓的做法,养老公寓社会福利化经营。政府规划建设老年人养老机构时,应改变以往城郊化的观念,把社会福利机构建在城市城镇社区。或者进行科学调查后,在商品房小区开发规划中设计建造老年公寓,或者政府可考虑投资将开发商建造的小区养老公寓转变为福利性养老机构。另一方面,父母也应该跳出养儿防老的思想。老人本身切忌自我封闭,应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主动走出家门,与邻居、老朋友交往,尽可能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区活动或社会活动。而“80后”子女应尽量与老人保持密切联系,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也应该通过打电话、视频问候等方式加强与老人的沟通,保持并加深亲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