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学原理1

 不倦斋1166 2016-02-22

四、 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 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美”的主观性的问题,涉及对“自我”的看法问题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青原惟信: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马祖道一: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唐代画家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宗白华:“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

五、 美在意象

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方士庶)

“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灵想之独辟,总非人间所有”(恽南田)

《易传》:“立象以尽意”,最一般的规定:“情景交融”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

“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

” “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就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朱光潜 :《诗论》)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宗白华)

朱光潜:(“意象”、“物的形象”、“物乙”)“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论美》) “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论文学》)

宗白华:“美与美术的源泉是人类最深心灵与他的环境世界相触相感时的波动。”(《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

“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

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象浮士德‘追求’着‘无限’,乃是在一邱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以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

——————(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六、意象的分析:审美意象的主要性质

第一,审美意象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内涵)

第二,审美意象是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的。(产生)

第三,意象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与人的关系) 第四,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效果)

(一) 灿烂的感性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

月亮在不同的诗中,呈现的是不同的意象世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审美意象: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

情景不能分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意象世界显现的是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世界万物与人的生存和命运是不可分离的。

完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这就是审美意象,也就是广义的“美”。

杜夫海纳:“美是感性的完善。”

“审美对象所显示的价值,就是所揭示的世界的情感性质。” (《美学与哲学》)

“广义的美”的对立面:

李斯托威尔:“审美的对立面和反面,也就是广义的美的对立面和反面,不是丑,而是审美上的冷淡,那种太单调、太平常、太陈腐或者太令人厌恶的东西,它们不能在我们的身上唤醒沉睡着的艺术同情和形式欣赏的能力。”

王国维:“夫优美与壮美,皆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知识者。若美术中而有眩惑之原质乎,则又使吾人自纯粹知识出,而复归于生活之欲。”

“故眩惑之于美,如甘之于辛,火之于水,不相并立者也。”

(二) 审美意象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山谷云:“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诚哉是言!抑岂特清景而已,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 《人间词话》

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便无梅。(辛弃疾)

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

在审美活动中,不存在那种没有“我”的世界:世界一旦显现,就已经有了我。“只是对我说来才有世界,然而我又并不是世界。”

“就像一架天生的放映机,总在依据胶片上的实项内容(可比拟为胶片上的一张张相片)和意识行为(放映机的转动和投射出的光亮)而将活生生的意义和意向对象投射到意识的屏幕上。”-----(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

如何理解“心外无物”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传习录》)

“例如在人未看深山中的花树时,花虽存在,但它与人‘同归于寂’,‘寂’就是遮蔽而无意义,谈不上什么颜色美丽。只是在人来看此花时,此花才被人揭示而使得‘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哲学关心的也是人与物交融的现实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物与人相互隔绝的‘同归于寂’的抽象之物。”(张世英:《哲学导论》)

“相值而相取”

王夫之:“天地之际,新故之迹,荣落之观,流止之几,欣厌之色,形于吾身以外者,化也;生于吾身以内者,心也;相值而相取,一俯一仰之际,几与为通,而浡然兴矣。”

(三) 意象世界照亮一个真实的世界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概念 :

第一,生活世界不是抽象的概念世界,而是原初的经验世界,是与我们的生命活动

直接相关的“现实具体的周围世界”。

第二,生活世界不是脱离人的死寂的物质世界,而是人与世界的“共在世界”。这里

的“人”是历史生成着的人。

第三,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存活动本身,包含他们的期望、寄托、辛劳、智慧、痛苦

等等,是一个充满了“意义”和“价值”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

第四,由于人们习惯于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看待世界,因而这个生活世界,这个本源的世界,往往被掩盖(遮蔽)了。

“美”是“去蔽”

为揭示被主客二分所遮蔽的真实世界,人们必须创造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美”,“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意象世界是人的创造,同时又是存在(生活世界)本身的敞亮(去蔽)。一方面是人的创造,一方面是存在的敞亮,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在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之中,真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一般说的自然界,而是存在的本来面貌。

“妙造自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搜妙创真”-----(荆浩:《笔法记》) “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其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

“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 “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 阿部正雄:“作为人就意味着是一个自我,作为自我就意味着与其自身及其世界的分离;而与其自身及其世界的分离,则意味着处于不断的焦虑之中。这就是人类的困境。这一从根本上割裂主体与客体的自我,永远摇荡在万丈深渊里,找不到立足之处。

”《禅与西方思想》

张世英:“万物一体本是人生的家园,人本植根于万物一体之中。只是由于人执着于自我而不能超越自我,执着于当前在场的东西而不能超出其界限,人才不能投身于大全(无尽的整体)之中,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家园。”(《哲学导论》)

陆象山:“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

荷尔德林:“何处是人类/高深莫测的归宿?”

诺瓦利斯:“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

意象世界的“美”:情景交融

意象世界的“真”:有意味、有情趣的生活世界(人生),这是存在的本来面貌,即中国人说的“自然”。这是“真”,但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意象世界的“善”:爱的体验,感恩的体验,激励我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情操,激励我们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

第二章 美感的分析

一、美感不是认识,美感是体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几派不同的主张,但都是采取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思维模式(主客关系,又叫“主客二分”,用公式来表达,就是“主体―客体”结构)

“主体―客体”结构的特征: ①外在性。②对象性。③认识桥梁性。

张世英:“审美意识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识,因此,它也根本不问对方‘是什么’。实际上,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的交融,??它不是两个独立实体之间的认识论上的关系,而是从存在论上来说,双方一向就是合而为一的关系,就像王阳明说的,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无天地万物则无人心,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哲学导论》)

“主体―客体 ”vs “人―世界”

人与世界万物融合的关系,用一个公式表示就是“人―世界”的结构

“人―世界”关系的特征:①内在性。②非对象性。③人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 西方哲学家论体验:

伽达默尔:“体验”这个概念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狄尔泰加以概念化的。“体验”的德语原文(Erlebnis)是“经历”(erleben)的名词化,而“经历” 又是生命、生存、生活(leben)的动词化。因此,“体验”是一种跟生命、生存、生活密切关联的经历。

王夫之从印度因明学中引进“现量”的概念,用来说明美感(审美活动)的性质:

“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

“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现量”vs“比量”“非量) 王夫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

禅宗: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庭前柏树子!”

曰:“和尚莫将境示人?” 师曰:“不将境示人。”

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曰:“庭前柏树子。” ——《五灯会元》 卡西尔:“在科学中,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到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现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全部丰富性和多样性。”

伽达默尔:“一种审美体验总是包含着某个无限整体的经验。”

朱光潜:“在观赏的一刹那中,观赏者的意识只被一个完整而单纯的意象占住,微尘对于他便是大千;他忘记时光的飞驰,刹那对于他便是终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