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生活”之二:《不痴不聋 不做家翁》

 木子a 2016-02-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摄于2009年。这是孙女三岁的时候,我们到森林公园的奥海边喂金鱼。“初生牛犊不怕虎”,孙女不知道危险,到处乱跑,在休息的时候,我只好把她揽在我的怀里。[编辑]


 

《不痴不聋  不做家翁》 

 

     人到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无“岗”一身轻,儿女们也长大了。不论对社会,还是对家庭,我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是问心无愧,心安理得。按理说,该安享天年了。

        然而,有的老年人,不知道是因为“转轨”不适应,还是让“更年期”给闹的,好日子不得好过,总是为儿女的事怄气。

 “怄”什么“气”呢?据了解,无非是儿女的择业就职呀,儿女的恋爱结婚呀,夫妻关系呀,再不就是孙子孙女的管理教育呀,等等。

        要说中国做父母的,就是受累的命。儿女都那么大了,还没完没了地操心劳神,干预儿女的事。该拿的时候拿得起,但该放的时候却放不下。您说,到什么时侯是个头儿啊!

 人到退休离休,恐怕儿女们也都该到了“而立之年”或“不惑之年”。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我们做父母的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唯父母是听”了。有的老年人不适应儿女和父母关系的这种变化,觉得儿女是有意挑战自己的权威。

 其实,这很正常。儿女们既有能力,也有权利独立处理自己的事了,理应放手由他们自主处理。到这个时侯,做父母的还要插手干预,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你非要管,他们不让你管,你的主意他们不听从。你好心好意提醒他们,话还没说完,就很不耐烦地说:“别啰嗦了。知道了!”直接顶撞你,你觉得黑没面子,认为他们眼里没有你,不尊重你,你说能不生气吗?

似乎儿女们是在“故意”犯上作乱,惹你生气。

其实,儿女们不见得真的是有意要惹你生气,这里往往是两代人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代沟”在哪个场合都存在,但在家庭里的表现,一般要比社会上突出得多。老年人必须正确对待,首先要反躬自省,不要总是责怪儿女。

        我们必须明白,儿女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我们老年人年轻时所处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是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他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实际问题,他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与我们大不相同。儿女们的见解、主意、决策,自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老年人不见得都赞成,但应当予以理解。应当相信儿女们,实践结果或许证明他们是对的。即或实践证明他们是错误的,也没关系。“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和教训会使他们变得聪明、成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点弯路,不见得是绝对的坏事。

    老年人必须把眼光放长远。我说句大实话:我们老年人将来一般都要走在儿女的前面,早晚要彻底放手,这是必然的。两眼一闭,不想放手也得放手。与其总让他们在在我们老年人的“卵翼”之下生活,事事包办、代理,不给他们机会学习自理、自主、自立,将来一旦失去赖以生存的父母的庇护,面对现实而束手无策、寸步难行;倒不如在我们还健在的时候,眼看着他们学习独立自主,渐渐地成熟起来,更让人放心。您说是不是?

 关于儿女的职业选择问题,最好是由儿女自己做主。他们已是成年人,究竟什么职业适合自己,他们最清楚,就像买鞋子一样,是否合适,自己的脚穿上试一试就知道了。况且,现在年轻人的择业价值取向,跟我们老一辈人大不相同。老年人所青睐的职业,儿女很可能不感兴趣;老年人不喜欢的职业,儿女很可能觉得很有干头。比如,老年人年轻时择业,追求的首先是稳定,对调动个工作岗位慎之又慎,就是深思熟虑后也不见得敢轻举妄动;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不在乎稳定不稳定,在乎的是收入高不高,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把“跳槽”当成家常便饭一样,经常是炒老板的“鱿鱼”。

 对儿女有建议,当然可以提出,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儿女手中。我看还是应该持这种态度:支持儿女到社会上去闯荡,混好了,就好好干;混得不好,老年人至少给他们提供吃住条件,做他们的“根据地”,让儿女没有后顾之忧。

 关于孙子孙女的管理教育问题,若身体健康和精力状况还允许,能搭把手就搭把手。那样,既能减轻儿女的负担,自己也能享受天伦之乐。但必须明确,孙子孙女的管理教育应以孩子的父母为主,大主意得让儿女拿,爷爷奶奶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取而代之”,“包办代替”。不管孙子孙女在爷爷奶奶身边多长时间,这毕竟是暂时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才是长久的,管理教育还是得由他们的父母延续下去。

当然,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建议还是可以提出的。但认可不认可,接纳不接纳,那还是要由孩子的父母决定,老年人还是要豁达一些,不要固执己见。祖辈人包办孙子孙女的管理教育,会后患无穷。

        至于儿女的夫妻之间的关系问题,做父母的更没有必要多管,少说这说那的。管得过多,往往会事与愿违,由他们自己去解决就是了。夫妻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一个莫测高深的神秘领域,别人是很难探赜索隐的。我们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婚姻、家庭、夫妻感情方面的观念又差别很大,甚至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我们不插手,没准儿他们就自己解决了;而我们一插手,惹一肚子气不说,弄不好还会弄巧成拙,把简单的问题人为地复杂化。夫妻之间的事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何必要没事找事,添乱呢?

 记得唐代宗李豫曾引述过一句俗语:“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事情是这样的:

 唐朝名将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高望重。唐代宗将其女儿嫁给他的儿子郭暧。在郭子仪夫妇八十双寿举行庆祝宴会时,全家人都相率拜贺,唯独公主不出来拜寿。郭暧非常气愤,趁着酒劲把公主殴打了一顿,并且说了一些对当朝皇帝唐代宗很不敬的话。公主感到非常委屈,大哭大闹,立刻回到皇宫,向皇后告状。郭子仪得知后大惊失色,这还了得,简直胆大包天,竟敢打骂当朝皇帝的宝贝公主,这不是活腻歪了吗!他立刻将儿子捆绑起来,押解他负荆上殿请罪。

郭子仪万万没想到,唐代宗李豫得知事实真相后,并没有“龙颜大怒,大开杀戒”,反而笑着说:“常言说: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儿女之琐屑事,朕何必过问?”出人意料,皇上却毫不介意,处之漠然,他这才惊魂甫定,父子二人再三拜谢皇恩宽恕。

 这个佳话,成为千古美谈。一个至尊至贵、独揽生杀大权的封建皇帝,对晚辈不敬的言辞和粗暴鲁莽的行为,都能宽宏大量,淡然置之,取宽容态度,难道我们今天的老年人还不如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